【“媒体看易地扶贫搬迁”系列报道之五十:此心安处是吾乡

  “今非昔比,恍如隔世啊!”

  这是2020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弘德村调研时,看完回族群众刘克瑞拿出的一张照片后,发出的感叹。

  弘德村,是黄河岸边的“十二五”生态移民村。2012年7月,刘克瑞一家4口人,随着大移民从老家固原市原州区毛套村来到了弘德村。习近平总书记看到的照片,就是当时刘克瑞一家在旧房子前的合影。

西海固群众曾经居住的土窑洞、土坯房。这样的房子,在上世纪90年代前,处处可寻。徐胜凯、田春林摄

  当刘克瑞一家在西海固的“穷山恶水”间为了实现基本温饱而挣扎煎熬的历史影像,倒映在如今安居乐业、昂首阔步迈向小康的现实场景时,“今非昔比”的感触油然而生。

  当刘克瑞一家在生产生活中只用了8年时间演绎完翻天覆地的变化后,“恍如隔世”的感叹情不自禁。

  在搬迁中告别贫困的宁夏,在过去近40年里实施了6次波澜壮阔的大规模移民搬迁,在塞外的山河间,诉说着123万余个“今非昔比,恍如隔世”的生动故事。

  没有乡愁的故乡

  西海固过去是个什么地方?

  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村民王志珍说,是一个给不了乡愁的地方。

  王志珍的故乡在固原市原州区石湾村。2012年,全家5口人通过宁夏“十二五”生态移民搬到了原隆村。

  搬到原隆村8年多时间里,王志珍丝毫不想念那个生活了40多年的村庄,除了贫穷,实在想不起在石湾村有什么值得怀念的美好记忆。王志珍说,过去西海固人的生活,就是生出来,挣扎着活下去。

  西海固的极度干旱,造成了土地的极度贫瘠。即使高产的玉米,在这里亩产也不过200余斤,而种子就得40多斤。如果种小麦,平均亩产只有100斤。王志珍还记得,幼年时兄弟两个心疼父母,偷偷背着种子、扛着犁耕种了一亩多玉米后,换来的却是父亲的一顿打。在西海固,关乎全家人一年生计的耕种,容不得半点差错,装种子的布袋,万万不能交给孩子。

  王志珍幼年时最深刻的记忆,就是等水、拉水。全村人的饮水,全靠山沟里渗出的一汪又苦又咸的泉水。每天清晨鸡还没叫,泉水边已经等满了人。一汪泉水能装满3桶,而渗满就需要半个小时。于是,无论何时,都能在泉眼旁看见一群孩子推着车、挑着桶在那里等水。王志珍说,遇见大旱年景,政府送水车后面跟着一群即将干渴毙命的麻雀,赶都赶不走。

西海固山区的娃娃在拉水的路上,这样的场景,在上世纪90年代前处处可见。肖自林摄

  这方贫瘠的水土已经倾其所有,这方勤劳的百姓已经竭尽所能,但黄土地上的一条条沟壑褶皱,如同西海固人民脸上饱经苦难的皱纹一般,诉说着太多的苦难与无奈。

  在宁夏南部山区,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减贫实践表明,西海固自然条件极差,开发建设所需的能源短缺,交通落后,无力也无法就地改变贫困局面。并且,南部山区人口密度超过临界指标数倍甚至十几倍,人口超载已达到必须迁出一部分人口不可的地步。这一系列因素,导致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党和国家在西海固扶贫工作上的巨大投入并不能收获对等的回报,西海固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也难以从根本上改善。

  1982年,国家作出实施“三西”地区(甘肃河西、定西,宁夏西海固)农业建设的重大决策。党中央、国务院的深情厚爱和大力支持,给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极大的鼓舞。

  宁夏抓住机遇,下定决心:搬!

  这条波澜壮阔的移民之路,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一任接着一任走,越走越长;123万多搬迁群众的步履坚定,越走越阔:

  吊庄移民——1983年,按照“3年停止破坏,5年解决温饱,10至20年解决问题”的目标,宁夏制定了“以川济山、山川共济”的扶贫开发政策,采取吊庄移民的方式,搬迁南部山区部分生产生活条件比较落后的19.8万贫困群众,开创了宁夏扶贫移民搬迁的先河;

  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移民——1998年,按照《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宁夏在“双百”扶贫攻坚中,确立了“兴水治旱、以水为核心、以科技为重点、扶贫到村到户”的思路,伴随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建设,累计搬迁安置中南部8个县(区)30.8万人;

  易地扶贫搬迁试点移民——2001年,借助党中央易地扶贫搬迁试点移民工程,宁夏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政策协调、讲求实效”的原则,以居住在中南部山区偏远分散、生态失衡、干旱缺水、就地难以脱贫的贫困人口为搬迁对象,在红寺堡、固海扩灌等灌区搬迁安置移民14.72万人;

  中部干旱带县内生态移民——2008年,宁夏在千村扶贫整村推进中,把西海固地区的扶贫开发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考虑,实施中部干旱带县内生态移民工程,累计搬迁安置移民15.36万人;

  “十二五”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在“十二五”期间,宁夏按照“山上的问题山下解决,山里的问题山外解决,面上的问题点线解决”的思路,对中南部地区的9个县(区)中,生活在“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区域的34.5万人实施了搬迁; 

  “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启动以来,宁夏充分借鉴历次移民搬迁经验,采取县内就近、劳务移民、小规模开发土地、农村插花四类安置方式,对中南部地区9个县(区)8.08万贫困群众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

移民搬迁也为西海固这片土地卸下了“包袱”。图为在今日披上绿装的六盘山下,留下来的人们也过上了好日子。

  历史在这里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让数以百万计的西海固群众的命运得以逆转,近40年的移民工程托起123万群众的小康梦想,凝结成一部宁夏扶贫移民工作的厚重画卷。

  2012年6月4日,王志珍全家将踏上一块新的土地。虽然他对这块新的土地所知不多,甚至根本没有到过那个地方,但他坚信,再穷穷不过西海固。

  那天上午,王志珍一家跟随原州区一支由208个家庭、1400余口人、100多辆汽车组成的队伍,开拔到300公里外的原隆村,告别了祖祖辈辈居住的故乡。

  像逃离这片土地一般,望着生活了40多年的故乡渐行渐远,王志珍没有一丝留恋。

  “终于离开了这个鬼地方!”

  已把他乡作故乡

  “今日的干沙滩,明日要变成金沙滩。” 

  这是1997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在银川城外永宁县的一片戈壁滩上的预言。

  20多年斗转星移,流年成画。2016年7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闽宁镇原隆移民村。当年“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的景象早已成为历史,这里已经从当年只有8000人的贫困移民村发展成为拥有6万多人的“江南小镇”——干沙滩变成金沙滩的预言已成现实。总书记指出:“移民搬迁是脱贫攻坚的一种有效方式。要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把移民搬迁脱贫工作做好。”“闽宁镇探索出了一条康庄大道,我们要把这个宝贵经验向全国推广。”

  西海固人兰金芳的梦想,也在移民中搬进了现实。

  每当有人问起在银川打工的兰金芳是哪里人时,兰金芳总会告诉他们自己的“第二故乡”——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乡滨河家园三村。

  兰金芳的“第一故乡”是彭阳县黑牛沟村,他在那里生活了30多年。2012年,通过生态移民搬到了“第二故乡”。

  虽然在滨河家园三村生活了只有8年时间,但兰金芳觉得在这里自己有房有地有亲人,因此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乡也理所当然。

  从黑牛沟的沟壑纵横到400多公里外黄河岸边的一马平川,从顿顿吃土豆到天天吃白面米饭,从天天挥舞锄头到天天转着汽车方向盘,兰金芳没有觉得不适应。这些场景他再熟悉不过了,因为已经期盼了很多年,梦见了无数次。

  成功的移民,不只是空间上的迁徙。纵观宁夏6次大规模移民,每一次都是结合当时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重新配置自然资源、整合各类发展要素、扩大群众发展空间、壮大群众发展能力的壮举:

  在吊庄移民时期,宁夏按照“有水走水路,无水走旱路,水旱路都不通另找出路”的基本思路,让搬迁群众在引黄灌区有灌溉条件的荒地上开垦出了新家园;

  在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移民时期,宁夏通过扶贫扬黄灌溉工程把黄河水上扬数百米,开发灌溉耕地80万亩,让长期缺水受穷的南部山区农民走出祖辈居住的大山,喝上黄河水,种上水浇地,迈向新发展;

  在易地扶贫搬迁试点移民时期,宁夏按照“人随水走,水随人流”的思路,让饱受干旱困苦的群众在红寺堡灌区、固海扩灌区、盐环定扬水灌区、彭阳县长城塬灌区、中卫市南山台灌区、南部山区库井灌区、平罗自流灌区以及农垦国有农场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安了家、扎了根;

  在中部干旱带县内生态移民时期,宁夏通过劳务创收和发展特色种养业为主要措施,改善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让搬迁群众“两条腿”走稳致富路;

  在“十二五”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时期,宁夏通过把34.5万人集中安置到近水、沿路、靠城和打工近、上学近、就医近以及具备“小村合并、大村扩容”的地方,让搬迁群众靠特色种养、劳务输出、商贸经营、道路运输摆脱贫困;

  在“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时期,宁夏统筹考虑水土资源、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等因素,将安置区选择在近水、沿路的地方,通过产业配套、劳务移民等多种途径,让搬迁群众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宁夏的移民成效,不仅体现在随处可见的一排排整整齐齐的新房子、一个个充满活力的新村庄里,更体现在123万搬迁群众在新土地上拥抱幸福新生活新故事中。

  在弘德村过上好日子的刘克瑞,不想忘记曾经的苦日子,他在客厅的墙上,不仅挂上了如今幸福洋溢的全家福,还挂上了给习近平总书记看过的那张搬迁前全家在旧房子前的合影。他想用两张照片的鲜明对比,时刻提醒自己:今天的好日子,全是党和政府给的。

  “我家2017年就脱贫了,全家年收入10多万元。”谈到现在的生活,刘克瑞幸福满满,掰着指头算了起来:自己负责看护村口蓄水池,老伴儿就近打零工,一年下来少说也有两三万;儿子儿媳在附近的纺织厂打工,年收入五六万;家里养了3头牛,一年净赚一两万;还有土地流转费、合作社入股费。现在收入多花销还少了,粮食是自家种的,看病有新农合,孩子上学有义务教育……

  “哪里能过上好日子,哪里就是我们的家乡!”

  西海固重获新生

  “西海固变了!”

  在红寺堡区扎下根的刘建军,前两年再次回到故乡同心县红湾村后发现,曾经的“烂泥湾”如今瓜果飘香、郁郁葱葱,留下来的乡亲们的日子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红湾村,因村庄位于一条雨水冲刷出的干湾,且村里的土丘中广布红胶泥而得名。

  望着这片土地,刘建军感到陌生。“这可是曾经生活了20多年的故乡啊!”刘建军说,曾经赶着羊群翻遍了每一座山头,为了砍柴走遍了每一条沟壑,如今再回这里,竟然迷了路。

  刘建军回忆,以前红湾村人多、羊多。为了种地,村民把能站住人的地方都犁了种粮;为了养羊,羊啃光了草皮,光秃秃的山丘一年四季一个样,太阳一照红得刺眼;为了烧柴,砍完了山上所有的树,割完了所有的灌木,最后孩子们扛着锄头,去刨被羊啃完草皮后地下的草根。

  而如今,红湾村的底色已由“贫瘠红”变成了“生态绿”。曾经光秃的土丘已渐渐披上了“绿装”,荒滩上20厘米高的野草茂密如毡,农家宅院里墨绿成荫。

  这样的改变始于生态移民。2013年,红湾村800多人搬迁到宁夏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的引黄灌区,村里的3000多只羊也悉数“撤离”。这让生态超载的红湾村有了喘息的机会。

  在西海固,贫困与生态脆弱性成高度正相关。过去,这里每平方公里土地最多承载22人却要养活142人。如今,迁出去的移民过上了好日子,迁出区的土地也得以休养生息。同时,宁夏加大了对迁出区生态修复力度,通过实施大六盘山水土保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中部干旱风沙区水土保持生态保护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让西海固披上了绿装。

  据宁夏林业和草原局提供数据显示,通过造林种草,目前宁夏已完成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230万亩,迁出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6%。

  刘建军来到了“发小”锁成贵家中,锁成贵作为红湾村留下来的少数几户见证了红湾村的生态巨变。锁成贵告诉他,如今村里飞鸟、野鸡渐渐多了起来,山里甚至还出现了多年没见的狐狸等野生动物。

  现在,锁成贵还有一个新身份——生态护林员。2007年来,同心县共完成移民搬迁近13万人,迁出区土地总面积达376万亩。2016年,同心县成立了生态林场负责迁出区生态保护工作,锁成贵成为生态护林员后,每年有1万元的工资。

  好生态也成为锁成贵等留守群众脱贫致富的“本钱”。除了种地、当生态护林员,锁成贵还和老伴儿种了十几亩文冠果。如今,宁夏各地探索移民迁出区“生态友好”的发展路径。同心县在移民迁出区种植了10.6万亩的文冠果经济林。固原市彭阳县则在移民迁出区培育了山楂、苹果等经果林1万亩。

  2018年,固原市在迁出区实施了“一棵树、一株苗、一棵草、一枝花”的“四个一”林草产业工程,已建成试验示范园17万亩,计划今年达到440万亩。昔日“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经过多年生态建设及修复,固原市在满目疮痍的黄土地上谱写了壮美绿色篇章,如今在山间种出产业、种出风景、种出财富,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目前固原市森林面积422万亩,森林覆盖率28.4%。

移民开发建设的号角唤醒了红寺堡这片沉睡的土地,改写了23万移民的命运。图为红寺堡区新庄集乡马渠生态移民村全景。

  地变了,天也变了。生态修复还使移民迁出区小气候有所改善。固原境内的战国秦长城,与我国地理学上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重合。如今,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已经跨过六盘山,越过长城,向着更西北前进。

  刘建军感叹,原来不是故乡拖累了他们,而是他们拖累了故乡。他们的搬迁,仿佛给疲倦不堪的故乡卸下了包袱,“解放”了这片山河,也“解放”了这方人。

  而对于“留守”故乡的锁成贵来说,虽然没能搬出去走上新路子,但守着家乡也过上了新生活。“看着守护的沟沟岔岔一天天绿起来,心情怎能不好?以前我们这里是有名的天旱地贫的穷窝窝,现在生态一天天变好,穷窝窝也变成了富裕地。”

  故乡越来越美,家乡越来越好。“日暮乡关何处是?”123万搬迁群众用今天的好日子给出了答案:此心安处是吾乡!

  (转载自《中国扶贫》2020年第18期)

2025-01-21 01:50 点击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