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巡礼之二十 梦想的家园——青海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纪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度谋划新时期脱贫攻坚工作,作出了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的重大决策部署。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新时期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和标志性工程,摆在了各级党委政府面前。
2016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视察工作时专程到互助县班彦村看望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实地视察指导青海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省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巨大关怀,为青海省脱贫攻坚特别是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4058米,集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典型地质地貌为一体,境内高山林立、峡谷纵横,改变生存条件、改善群众生活的任务十分繁重,部分地区“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问题突出,贫困群众无力改变住房不安全的困难,吃水难、用电难、行路难、上学难、求医难的问题长期困扰地方党委政府。2015年年底,全省精准识别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6万户、52万人,需要易地扶贫搬迁的农牧民5.2万户、20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4万户、11.89万人,同步搬迁的非建档立卡人口1.8万户、8.1万人,涉及全省38个县市区、266个乡镇、1249个行政村,占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23%。
“青海好,青海好,青海的山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这是青海省贫困山区“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真实写照。受自然条件、区域环境的影响,那些祖祖辈辈居住在青海干旱山区、高原牧区的群众靠天吃饭,收入微薄,生活困难,但他们从来都没有停下追求富裕、幸福生活的脚步。要走出大山过上好的生活——这是来自大山深处的呐喊。
这样的呐喊声就有吕有金的一份儿。在吕有金的记忆里,从爷爷那时候起他们家就一直生活在沙沟山上。村里的老人们说,山上已经住了六七代人。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班彦村五社和六社100多户人世代居住在这里。且不说,吃水用电不方便,要是遇上个雨雪天气,山下通往村里的山路走走都费劲。现如今,他们已陆陆续续地搬进了山下的新房。远远地望着那沉重的沙沟山,吕有金幸福地说,好日子来了。
从旧居到新房,今非昔比两重天。有电、有自来水,还有为发展产业集中建设的规模化猪舍,出门就是宽阔的马路,看病方便了,孩子上学也方便了,说起搬出大山的变化,班彦村五六社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吕有金说:“这些还都不算什么,关键是党的政策好。这一套独门独院的房子造价是8.4万元,我们贫困户只需要出4000块钱,这是天大的好事。”班彦村五六社村民陆陆续续搬进的新房,是青海省脱贫攻坚易地扶贫搬迁的一部分。在“十三五”期间,青海省要在38个县(市、区)的266个乡镇1249个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精准锁定的搬迁对象有4.8万户18万人。也就是说,到2020年至少有18万贫困群众将住上像吕有金家一样的新房子。在如此庞大的精准脱贫工程的背后,是政策和资金构筑的坚实保障。
东部农业区的西宁市、海东市9县区处于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带,居住在浅山和脑山湿陷性黄土地区的贫困群众长期面对土地贫瘠、干旱少雨,冰雹、霜冻、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原居住地远离中心村、乡镇和县城,行路难、看病难、上学难、娶妻难、就业难成为他们最大的心病。吕有荣老人的困难也是东部农业区搬迁群众的共同的心声:我们住的地方山大沟深,地质灾害多,一场大雨就发生滑坡,家里还会渗出水来,菜窖变成了水窖,日子过得担惊受怕。
“我们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大半辈子,交通不便,生活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隐患大,娶不上媳妇、看不了病、上不了学,挣不了钱,一天天熬日子。”回忆前40年的日子,青海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松多藏族乡前隆村村支书李沛福对生活的这片土地爱恨交加。
前隆村,一个被群山环抱的贫困村,从松多乡政府到村庄18公里的路程中,放眼望去是连绵不断的群山,村民们祖祖辈辈深居在脑山。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偏远的地域位置,长期以来,村民们都过着靠天吃饭的生活,“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是前隆的真实写照。这样的现状从2015年精准扶贫工作开始,有了彻底的改变。
“警察成了我们村的第一书记。”李沛福说,刚开始大家都没信心,但随着扶贫工作组的动员、宣讲、调查摸底、倾听村民心声,精准扶贫工作在村里徐徐展开,大家越来越有信心。
作为帮扶单位的海东市公安局,通过建立党支部结对共建、党员干部结对认亲、选派工作组入驻的“一联双帮”机制,成立结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帮助村民解决一些生活难、读书难等实际问题,让每一名贫困户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帮扶单位用关怀提升农户脱贫致富自信心的同时,也一步步谋划着村里脱贫的良策。探索将“输血”式扶贫改为“造血”式扶贫,彻底改变“坐等靠要”的模式。
2017年,扶贫工作队带领村民试种特色经济作物当归10亩,平均每亩收入7000元;2018年,在扶贫工作队带领下,贫困户13户59人种植当归91亩;鼓励贫困户利用本村草场多的有利条件养殖牛羊,2019年全村12户贫困户养殖牛羊,1户贫困户流转土地300亩,1户非贫困户流转土地200亩,种植当归、燕麦、青稞、马铃薯等经济作物。更让全村人高兴的是,2018年12月,前隆村整村易地扶贫搬迁至互助县威远镇松多小区。
“原来在家就是种地、看孩子,现在我们两口子在县城打工,每个月能挣6000多元钱。”对新生活,村民祁晓娟十分满意,“能住上宽敞的新楼房,家门口就能挣到钱,日子过得舒心。”“挪穷窝、换穷业。”和祁晓娟一样,前隆村的贫困户中有76人经过技能培训有了稳定工作,从事生态管护员、小区保洁、环卫工人、协警、厨师、司机、唐卡绘画等职业。
如今的前隆村今非昔比,乡亲们不仅走出了大山,还住上了楼房,小区交通方便,饮水、电力供应充足,生活环境发生巨变,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全村涉及项目资金1310.4万元,在县城安置区配套修建了商铺出租分红,2019年,人均纯收入达15149元,全村54户184名贫困人口于2018年脱贫。
青海省涉藏州县特别是纳入深度贫困地区的黄南州、果洛州和玉树州的16个县(市)是青海世居少数民族——藏族主体聚居区,也是全国乃至世界重要的生态功能区,相当一部分贫困群众居住在海拔高、气候冷、自然环境严酷、生态环境恶劣的高山、峡谷或草场退化地区,雪灾、风灾等自然灾害多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成本和难度远高于其他地方。由于居住分散,涉藏州县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居住着简易的土坯房、石头房,水、电、路配套难,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缓慢。
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为彻底解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地区的贫困问题,斩断贫困代际传递,在充分调研、摸清底数、精准识别的基础上,确定了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25平方米,建房面积控制标准;确定了原则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农区人均3.5万元,藏区人均4万元的建房差异化补助标准,并依据青海省地区差别大的实际,规定各县可依据实际建房成本予以补助,确保建档立卡搬迁户户均自筹资金不超过1万元。
省级财政对青海省38个县(市、区)安排了征地费24561万元,安排项目前期费20276万元。极大地缓解了贫困县财政困难问题,确保了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顺利推进。
2016年3月,青海省出台了《青海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和《青海省易地搬迁脱贫行动计划》,决定“十三五”期间,投入各类资金88.66亿元,对居住在深山、高寒、荒漠化、地质灾害严重、地方病多发、生存环境恶劣等地区的贫困群众实施易地扶贫搬迁。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政策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青海省委省政府自觉担负起“省负总责”的责任,在充分调研、明细政策的基础上,于2016年4月8日,在互助县举行了青海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启动仪式,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正式拉开序幕。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科学规划、积极稳妥、配套设施、发展产业、确保脱贫,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全省各市州、县、乡党委政府切实履行抓落实的主体责任,奔着困难去、奔着问题去、奔着落实去、奔着服务去,全面打响了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战。
5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足迹踏遍了8个市州、38个县市区,每到一地都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进行检查指导。省政府分管负责同志靠前指挥,全力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省委各常委包片督导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省人大、省政协把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作为检查、质询的重要内容,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省级领导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极大地鼓舞了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齐心协力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决心和信心。
5年来,青海省各市州特别是承担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县乡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强化主体意识,履行抓落实的主体责任,从选址到建设,从搬迁到入住,从入住到后扶,倾尽全力、苦干实干,西宁、海东两市瞄准干旱山区、地质灾害区、贫困群众住房不安全、生产生活困难大的重点,坚持应搬尽搬的原则,把1.8万户6.7万人挪出了穷窝,其中,5个乡镇63个村整乡整村搬迁,70%安置到县城,16%安置到乡镇,14%安置到中心村;29个涉藏县市针对山大沟深、地域严酷、生态脆弱、居住分散、水电路讯配套难的问题,采取多点集中,强化配套,打破乡村界线,向最宜居地方、最易配套地方搬迁,使3万户11.3万人搬迁安置到县城规划区、乡镇所在地和交通要道沿线,实现了三分之一县城集中安置,三分之一乡镇集中安置,三分之一建设新村或行政村内就近安置,不仅解决了住房难的问题,同步配套建设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奋战在一线的县乡干部,把贫困群众的困难当成自己的使命和担当,舍小家顾大家,合力攻坚,谱写了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的新篇章。
5年来,行业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补齐短板的要求和青海省“八个一批”和“十个专项方案”,结合各自工作职能,积极配套建设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为易地扶贫搬迁补齐短板提供了保障。
5年来,按照青海省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牵头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省扶贫局、省发展改革委,切实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认真履行监督、检查、协调、推进的工作职责,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切实加大工作指导力度,实行最严格的巡查、检查、督查,开展对重点地区“回头看”,协调各相关行业部门加大补齐短板的力度,严格督促各市州县切实抓好存在问题的整改,始终把县、乡、村工程一线作为主战场,足迹踏遍全省39个县、297个集中安置点,履职尽责,确保了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健康顺利推进。
5年来,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各类评估检查,部门领导多次深入青海省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实地检查指导工作,帮助青海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了青海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
立下拔除穷根志,不破楼兰终不还。在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下,截至2019年10月底,青海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297个集中安置点水、电、路、讯全部配套建设到位,建档立卡搬迁户3.17万户11.89万人和同步搬迁非贫困户全部搬迁入住,在全国率先完成了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任务。
易地扶贫搬迁实施后,全省有2.6万户10万人进入了县城和乡镇生活,助推了全省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了人口梯度转移、土地(草场)流转经营、产业集中发展。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成为农牧区最亮眼的风景,为乡村振兴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农牧区发生了喜人的变化:
建档立卡搬迁户生存条件得到明显改善。通过搬迁,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从高山、深沟、高寒、荒漠化地区以及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易发区,搬迁安置到县城、乡镇、中心村以及交通要道沿线,住进了宽敞明亮的砖混或砖木结构新房,配套修建了围墙、大门,有条件的地区进行了新村绿化、美化,从根本上改善了贫困群众的住房条件,为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集中安置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齐全。5年来,全省行业部门累计投入配套建设资金14.3亿元,修建饮水管道1668公里,建设各类井体1.8万个;架设输电线路1762公里,购置太阳能电源2138套;硬化村级道路3440公里;建设学校36所、幼儿园55所、村级卫生室293个,彻底解决了贫困群众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的问题。
临近2020年新年,在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九哈家易地扶贫安置小区里,一排排红白相间的楼房在冬日阳光的沐浴下更显静谧。“嗞……嗞……”14号楼传来一阵阵刺耳的电锯声,原来是装修师傅正热火朝天地帮苏永兰一家“扮靓”新居。
“第一次在楼房里过年,咱得好好拾掇拾掇。”刚从外面买东西回来的苏永兰搓着冻得发红的脸对装修师傅说。一旁的老伴儿接过话茬:“这次能顺利入住装修,咱还得感谢供电公司的师傅,大冷天儿,可咱小区的通电工程一点儿也没耽误。”
村民们在元旦前夕刚搬进新居,准备在城里过个年。“将就了一辈子,我老汉还成了城里人,今年咱可得干干净净过个年。”芦花乡丰洼村77岁的村民赵金福在九哈家易地扶贫安置小区也分到了房子。
“在老村啥时候都干净不了,生炉、煨炕这样的事儿干了一辈子,如今新居里家用电器一应俱全,终于能过个干净亮堂年了。”看着眼前干净、亮堂的新居,赵金福感慨地说,“以前最愁的就是冬夏两季,夏季雨水一多山路就变得泥泞不堪,冬天炕烟的味道很呛人……”
据了解,九哈家易地搬迁点涉及乐都区马厂、芦花两个乡镇。这里山大沟深,是典型的干旱山区。长期以来,村民们被行路难、就医难、上学难、吃水难、娶媳妇难压得喘不过气来,很多人选择外出务工,久而久之,部分村落独居老人、留守儿童家庭变得多了,社会治安问题也随之凸显。
为了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海东市加快实施易地搬迁工程,而电力作为重要基础设施,要先行一步为贫困群众送去希望。为了让大家过个亮亮堂堂的年,海东市供电公司专门针对芦花、马厂两个乡镇1880户易地搬迁村民,投资建设安置点供电工程,解决了11567千瓦用电负荷。
“现在,党的政策越来越好,大伙儿都搬进了敞亮的新家,每家每户都置办了家用电器,高高兴兴地等着过年呢……”阳光透过洁净的窗户,将整个房间照的通亮,赵金福满脸笑容。
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渠道不断拓宽。2020年以来,全省各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山西、宁夏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搬迁户稳就业工作作为当前最突出、最紧迫的重大政治任务,凝神聚力,谋良策、出实招、压责任,扎实推进所辖地区建档立卡搬迁户务工就业工作,取得了扎实的成效。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是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肩负着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神圣生态责任。与此同时,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了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吸纳就业能力不同。位于青海东部的西宁、海东两市,集中了全省69.5%的人口,人口稠密,就业岗位竞争激烈;其他6个州均为少数民族聚居区,是国家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和青海湖自然保护区全覆盖地区。特别是青南玉树、果洛、黄南深度贫困地区15个县,生态核心位置十分重要,各县均无大的工业企业,吸纳就业能力低。长期从事畜牧业生产的搬迁群众,走出去的能力弱。特殊的省情实际,决定了青海省要实现3.17万户11.89万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的目标,就必须在生态管护上下功夫,在有组织帮助搬迁群众灵活就业上见成效,在动员鼓励搬迁群众自主创业上寻突破。全省各地通过开发林业管护员、草原管护员、卫生保洁员、光伏扶贫公益性岗位,建设扶贫车间,鼓励企业吸纳,鼓励搬迁群众自主创业,召开现场招聘会送岗位、送信息、帮就业等多种办法,着力破解建档立卡搬迁户家庭就业岗位不足的瓶颈,努力做到建档立卡搬迁户有业可就、有事可做、有钱可挣。截至2020年4月底,全省共面向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搬迁户2.9万户,开发了各类公益性岗位1.36万个,保证了1.36万户每户有1人稳定就业;组织企业吸纳解决就业岗位4249个;鼓励搬迁群众发展特色农牧业、开办小卖店或修理厂等自主创业解决就业岗位547个;组织搬迁群众季节性务工、建筑工地务工,解决就业岗位7038个,稳定就业率达87.7%。5月22日,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搬迁户稳就业工作推进会后,各县(市、区)迅速行动、群策群力、多措并举,通过贫困村光伏收益80%用于开发扶贫专项岗位的办法,全省各项目县、乡、村开发出江河管护、日间照料、环境卫生治理等公益岗位2.35万个,优先覆盖到所有建档立卡搬迁户中,使全省建档立卡搬迁户稳定就业率从87%上升到目前的100%。泽库县搬迁安置建档立卡搬迁户3999户,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搬迁户3400户,通过开发林管员、草管员解决了就业岗位2300个,年人均收入21600元。通过近期组织县域内商贸、小型加工业吸纳260户260人稳定就业,通过光伏扶贫收益新增开发公益性岗位解决弱劳动力就业等办法,解决了剩余建档立卡搬迁户就业难的问题。杂多县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704户,通过开发林管员、草管员、保洁员、社区管理人员等,全面实现704户每户有1人稳定就业,年人均收入21600元。同时组织搬迁群众采挖虫草,年人均虫草收入最低10000元。天峻县开发林管员、草管员解决就业岗位334个,实现了有劳动能力建档立卡搬迁户稳定就业全覆盖,年人均收入21600元。乌兰县依托茶卡盐湖观光旅游资源,组织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搬迁户52户,通过从事旅游餐饮服务,制作旅游产品盐雕、治疗关节病热敷盐袋,以及开办家庭宾馆等办法,实现有劳动能力建档立卡搬迁户稳定就业率100%,户均年收入达5万元以上。湟中县全县共搬迁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305户,通过动员企业吸纳就业、建设扶贫车间就地就近务工,实现299户建档立卡搬迁户稳定就业,剩余8户开饭馆、开小卖店等自主创业,实现了全县建档立卡搬迁户稳定就业全覆盖。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是衡量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成效重要的标准之一。有的不愿意搬,怎么办?
海东市乐都区瞿昙镇祁家村在易地扶贫搬迁的过程中,村“两委”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部分村民不愿意搬。村第一书记告诉记者,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新村的位置距离现在村民居住地有30多公里,而且还是另一个镇,并且对于搬迁后种地问题、生活问题等有很多顾虑。
为此,青海省各地都在积极探索。乐都区扶贫局副局长说,对祁家村一部分贫困群众不愿意搬的问题,我们有两手准备。一是给贫困群众讲脱贫政策、讲发展对策,让他们不仅对现状也对今后发展都明明白白;二是先让一部分愿意搬迁的群众搬下来,做示范,形成带动效应。而在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针对贫困群众的耕地问题,县扶贫部门灵活应对,有的将旧村复耕后和原先的耕地一起交给合作社进行统一经营,搬迁群众享受经营分红;有的则依照贫困群众意愿,愿意继续耕种的则继续耕种;有的则在新村的荒山荒坡整理新的耕地分给搬迁来的贫困群众耕种。基层最有经验,基层最能创新,但不论如何,能解决搬迁中的疑难杂症,能让贫困群众受益才最重要。
脱贫产业的实招、新招开始在青海大地上涌现。“参与+红线”并行,严控风险确保政策落地。
20万人的搬迁任务,这样的规模差不多相当于省内一个中等县,要让这部分群众“挪出穷窝、拔掉穷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里面涉及土地、林地、宅基地怎样整合增效问题,涉及一产、二产、三产怎样助力脱贫的问题……
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是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如何才能使这项工程既防范了风险,又不失民心呢?乐都区扶贫局副局长表示,一是要尊重贫困群众意愿,让他们亲身参与进来,群众的事情群众可以说了算;二是要给扶贫部门扶贫干部划好政策红线,拉紧高压线。
如何让群众参与进来?西宁市湟中县委副书记深有体会。他告诉记者,湟中县易地扶贫搬迁遵循群众的意愿建立了“四让”工作法,即搬迁对象让群众评、安置地点让群众选、规划设计让群众议、建设方案让群众选,以此来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除此之外,全省多数县还成立了群众监督委员会,让搬迁群众全程参与项目监督。除了这样的参与方式,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还将有能力的贫困群众安排到工地打工,在对工程建设监督的同时,还增加了收入。
脱贫的初心不能变,脱贫的主线不能偏,政策的红线不能碰。易地扶贫搬迁不是建富裕房、小康房,而是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解决绝对贫困问题。有红线、有底线,还有高压线,就触碰不得,甚至连苗头都不行。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不折不扣地落了地,新房就建到了贫困群众的心坎上,改善了环境,又能可持续发展,何愁赶不走贫困。
为进一步帮助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群众远离原生产生活区,在新的居住地发展新产业、稳定就业遇到的困难更多,稳就业任务更紧迫的实际,互助县立足靠近西宁市、旅游资源丰富、产业园区集聚、民族特色浓郁的优势,通过发展土族刺绣、乡村旅游、县内产业园区吸纳和组织外出务工等办法,全县611户建档立卡搬迁户稳定就业。民和县利用光伏扶贫项目收益开发公益性岗位1600个,年人均收入10000元。同时,未雨绸缪,在全县16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周边,各调整出建设用地15—20亩,为搬迁群众发展后续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班玛县、兴海县安排全县林业管护员、草原管护员、保洁员时,优先向建档立卡搬迁户倾斜,实现所有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搬迁户每户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其中班玛县搬迁安置的1048户建档立卡搬迁户,通过藏茶车间吸收、民族服饰加工车间吸纳、县内土建企业吸纳、公益性岗位安排倾斜等方式,户均提供1.4个就业岗位,实现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搬迁人口全部就业。班玛县作为青南牧区深度贫困县,在易地扶贫搬迁稳就业岗位提供兜底性保障上,走在了全省前列。乐都区、玛多县出台激励措施,在引导建档立卡搬迁户外出务工就业上下功夫。乐都区明确建档立卡搬迁群众到对口帮扶的江苏省务工3个月以上,区财政每人补助5000元。玛多县是青海省深度贫困地区县,藏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以上,长期以来受语言、技能的影响,贫困群众外出务工率低。为鼓励建档立卡搬迁户外出务工就业,玛多县对赴省外务工的建档立卡搬迁户,由县财政对每人每月补助1500元,连续补助3年,力促走出去、稳就业、转观念落到实处。尖扎县利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扶持资金在县扶贫产业园建设扶贫车间3000平方米,引进4家合作社开展牛羊肉、乳制品、藏香、旅游纪念品、民族服饰加工等产业,吸纳80名建档立卡搬迁户家庭劳动力进车间稳定就业,月工资2500元。该县组织集中搬迁安置到黄河岸边“德吉村”的226户贫困群众,依托黄河风情,打造旅游观光、民宿、餐饮、采摘体验、步道健身、儿童乐园等全旅游产业链产业,仅2020年上半年,接待旅游12万人次,村集体旅游收入达到500万元,户均收入达到2.2万元,实现了搬迁群众户户有产业,人人能挣钱的产业就业模式。同时,该村采取奖惩激励措施,倒逼搬迁群众积极参加劳动,依靠自身努力实现稳定脱贫,即按照搬迁群众是否遵守村规民约、是否拥护社区管理、是否积极务工就业、家庭卫生是否整洁等对搬迁户进行打分,在此基础上分配乡村旅游收入,2019年搬迁户最高分红4000元,最低分红1000元,成为全省易地扶贫搬迁稳就业的样板。门源县整合省级扶贫资金、州级扶贫资金、本县土地增减挂钩结余指标交易资金共3200万元,建设香菇种植基地,吸纳泉口镇后沟村、沈家湾村搬迁群众164人就地就近务工就业,其中建档立卡搬迁户50人,年人均收入30000元。海西州在确保本州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搬迁户全部稳定就业的基础上,统筹人力、财力、物力,发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支持兄弟州县打赢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战,指导格尔木市委市政府对跨州搬迁安置到格尔木市的玉树州曲麻莱县64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无偿划拨建设用地900亩用于安置住房建设;投资500万元,为安置区修建了综合服务中心,配套建设了太阳能路灯、绿化灌溉、环卫设施、污水排放、技能培训等项目。同时,对曲麻莱县在格尔木市安置后没有能力解决稳定就业岗位的68户建档立卡搬迁户,由格尔木市兜底解决了稳定就业岗位。
全省各地为认真贯彻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搬迁户稳就业工作要求,压实稳就业的责任,做到建档立卡搬迁户帮扶工作跟进实、家庭劳动力信息明、务工就业去向清、经济收入统计准。兴海县县委书记张生彪、县长哇多召开迎国家易地扶贫搬迁评估核查暨易地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就业工作动员部署会,把建档立卡搬迁户稳就业工作落实到各乡镇、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各帮扶责任人,统筹全县就业资源,根据劳动能力强弱,为建档立卡搬迁群众量身打造护林、草管、护路、绿化、保洁、保安、扶残助残、养老护理、水利工程管护等岗位,做到易地扶贫搬迁稳就业工作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达日县委书记牛得海针对前期达日县建档立卡搬迁户就业率低的情况,连夜组织召开会议,专题进行研究,将光伏扶贫项目收益开发公益性岗位、以工代赈项目用工、公路养护项目用工、黑土滩治理项目用工等,全面向建档立卡搬迁户倾斜,努力做到搬迁群众短期务工变长期稳定务工,季节性收入变长期稳定收入。互助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李小牛、县人民政府县长安永辉为组长的稳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就业局加大对建档立卡搬迁户从事“青绣”、电子商务农畜产品直播带货、家政服务、拉面经济、建筑施工等方面大规模实用技能培训,助力搬迁群众有一技之长。县林草局、交通局、工信局等行业部门优先为易地扶贫搬迁贫困群众提供稳定从业岗位,实现了全县611户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搬迁户家庭劳动力稳定就业。驻青央企、省内国企和省直单位积极履行社会帮扶责任,全力挖掘行业内就业资源,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打赢稳就业攻坚战。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面向青海省涉藏州县招录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子女327名,从事电网运营和维护工作,其中建档立卡搬迁户家庭子女8名,每人每月工资3000元。中国电信集团公司青海分公司定向为久治县提供了37名电信正式职工就业岗位,招聘了建档立卡贫困户37名,其中5名为易地扶贫搬迁户子女,月平均工资6000元。省交通运输厅吸纳了79户贫困户家庭子女79人到玉树州、果洛州和海南州所辖县收费站工作,其中建档立卡搬迁户25人,月平均工资5000元。
通过全省上下的齐心协力,家住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北山乡牙合村的李三姐,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能从“山里人”变成“城里人”,每月还有稳定的收入。40岁的李三姐从小生活在海拔2400多米的民和县北山乡,那里山高坡陡,交通不便,土地贫瘠,出行、吃水、就医都很困难。
2017年,为了让贫困群众告别生活困境,北山乡整体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涉及7个村1455户4939人。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李三姐一家,当时也搬离了山上的“穷窝”,住进了山下位于民和县川口镇史纳村的北山新区。与北山新区一河之隔的是美丽的史纳湿地公园,这里原是民和镁厂的所在地。公园自西向东依湟水河而建,位于甘肃、青海两省的交界地带。
改革开放之初,一批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的冶炼企业聚集在民和县西北角湟水河畔,民和镁厂是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家。镁厂破产后,企业厂区另作他用。2018年,民和县政府收回该厂,拆除废旧厂房、回填种植土、实施场地绿化……2019年,史纳湿地公园绿化工程在民和镁厂旧址上开建。项目在招收绿化工人的时候,优先考虑解决周边村里的贫困户、原民和镁厂下岗职工等闲散劳动力。
2019年4月,李三姐被招到史纳湿地公园当管护员。“这工作美着嘞!每天在湿地公园里浇水、除草、修剪树枝,每月还有近3000元的稳定收入。”有了这份“美差事”后,她每天早上8点前就来到湿地公园工作,拿上铲子、铁锹、修枝剪刀,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2020年4月份,史纳湿地公园里的桃花盛开,这可让从小在大山里长大的李三姐开了眼界。“过去在山里,哪见过这么多花!刚来的时候,也不知道树枝哪里该剪,哪里不该剪。”李三姐说,“现在这里的树木,八成以上我都认识。”
史纳湿地公园内栽植的各类树木也被李三姐和她的同事们“呵护”得越来越好。“你们看,远处那栋红房子就是我现在的家。”李三姐指向东南方向一排排整齐的房屋,“过去在山里住的是土房子,现在我们住的可是楼房。”
如今,李三姐一家已摘掉“穷帽”。她居住的北山新区坐落在湟水河北岸,小区里处处充满绿意,全民健身小广场摆放着各种健身器材。“现在自己的收入稳定了,学的知识多了,以后要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美。”李三姐满怀期待地说。
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等靠要”思想逐步摒弃,由要我脱贫逐步转变为我要脱贫。互助县蔡家堡乡上刘家村建档立卡搬迁户刘生杰:“我原来住在离这里30公里的山上,除了种地没有其他收入来源,村里年轻人很少外出务工,不是喝酒就是打牌。搬下来后,我到县产业园区打工,每月收入4500元;老婆到西宁打工,每月也有2000元收入,一个姑娘由帮扶单位省交通厅吸收到收费站工作,月收入5000元,今年小儿子也考上了大学,我真切地感到搬下来后我的生活确实变好了。”
果洛州达日县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县之一,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巴颜喀拉山横贯全境,一年之中无明显四季之分,只有冷暖之别。1992年被确定为省定贫困县,1994年确定为国定贫困县,2002年确定为国家重点扶持县,2017年被列入深度贫困县。
作为三江源自然生态保护治理地区之一,这里自然环境严酷,生态脆弱,交通不便,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加之牧民群众生产无技术、因病致贫返贫问题突出。面对这样的发展困境,达日县通过易地搬迁,将部分贫困群众迁入县城或集中搬迁点,实现了“拔穷根”“挪穷窝”。
“如果把脱贫攻坚比作一场硬仗,对于达日县而言,易地搬迁是打赢这场攻坚战的关键。”据达日县扶贫局副局长姜明辉介绍,从2016年至今,达日县共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1960户7954人,将贫困群众搬到了自然环境相对较好、交通等基础设施便利的县城或乡村居住,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5月的达日县天气多变,雨后阳光照耀着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的岭格社区和丹玛社区,红顶白墙藏式小楼绵延数里,成为县城一道新景观。
“全县共有11个安置点,其中100户以上的有三个安置点,分别是岭格社区安置点、丹玛社区安置点以及阿达拉姆安置点。”姜明辉指着马路边一排富有藏式特色的居民区说,岭格社区是达日县最大的扶贫安置点,共安置贫困户695户2558人,社区不仅配套了水电路网讯等基础设施,还修建了学校、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实现了就学、就医、社会保障和群众安心生活、生产的“三个便捷、两个安心”目标。
在县城另一端的丹玛社区,14栋单元楼房已实现<100%入住。这里的户型有50至128平方米五种,群众根据家庭人口选择入住,安置465户201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
从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的草原搬迁到县城,对于7954名牧民群众来说,变化的不仅仅是居住条件。姜明辉说,大家经历了搬迁之初的兴奋和随之而来的不习惯,现在纷纷在努力适应新生活,在劳动中找到新的人生目标。
索南卓玛、成登、索更……如今,在达日县,像他们一样通过产业扶贫园区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的不在少数,大家有的通过好政策开店创业,有的当上了生态管护员。达日县积极开展搬迁安置点就业帮扶,探索产业就业“新路径”,使一大批搬迁群众实现了就近就业创业。
易地扶贫搬迁不只是搬得出,关键还要稳得住、能致富。对此,达日县行业部门积极配合,投入6019万元实施了县城集中搬迁安置点水电路等基础配套设施工程。同时,实施了资产收益分红、转移就业、低保兜底、生态管护等后续措施,着力提升搬迁群众后续发展能力。
从草原深处到城镇郊区,从帐篷、土坯房到崭新宽敞的新居,伴随着脱贫攻坚的春风,达日县为群众建起安居房的同时,扶持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二三产业融合,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牧民群众真正住得下、留得住、可发展。全省各民族群众感念党恩,感谢党情,民族团结之花绚烂的绽放在青海。
搬迁后的农牧民贫困群众,从内心感恩党的深切关怀,自发悬挂伟人像表达铭记党恩之情。搬迁后,生活条件显著改善,据统计,全省农牧区有385个大龄未婚男性娶妻生子,圆了成家梦。
千家迁入新居地,万人喜泪颂党恩。历经三年半的努力,青海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安排部署,战胜高原、高寒、缺氧的困难,克服施工期短、施工难度大的束缚,抢抓时间,确保质量,与全国同步完成了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任务。下一步,青海省将坚定不移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牢记“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的初心,持续加大后续扶持工作力度,为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继续奋斗,为彻底打赢青海省脱贫攻坚战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