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新首钢:从“山”到“海”,涅槃重生
十余载栉风沐雨,山海作证。
从西山南麓,到渤海之滨,率先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首钢完成了史无前例的搬迁调整,实现了一场从“山”到“海”的跨越。
曹妃甸昔日的荒凉滩涂上,一座钢铁“梦工厂”迅速崛起。转型升级后的首钢京唐公司点燃创新炉火,锻造“首屈一指的钢”,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海上新首钢,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立下标杆,更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首钢京唐公司全景。
中国钢铁史上最大规模迁移
5月初的一个周末,首钢京唐公司炼钢工郭佳宁踏上从北京市石景山区到唐山市曹妃甸的班车。从石景山区到曹妃甸,路程全长220公里,班车要开4个小时。12年来,作为首钢“双城大军”的一员,郭佳宁每周都在这条线路上往返,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双城”生活。
2001年,郭佳宁从首钢技校毕业进入首钢第二炼钢厂,在炉下工岗位练就肉眼看炭花、看钢样儿的本领,成了班组里的“多面手”,很快越过巡检工和摇炉工的岗位,破格成为一名炼钢操作工。
那会儿的首钢老厂,生产工艺与现在比堪称“原始”——工人们需要顶着扑面的热浪,端起测温枪和取样勺伸进炉口测温取样,哪怕炼钢工练就“火眼金睛”,判断失误的情况还是时有发生。
而在钢厂之外,企业发展和首都环境、产业结构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也就是在郭佳宁进厂的2001年,首钢迎来重大转折:北京申奥成功,绿色北京的发展要求让首钢搬迁势在必行。
2005年,国务院批复同意《首钢实施搬迁、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方案》,拉开了中国钢铁史上最大规模迁移的序幕。
时代的巨轮滚滚向前,首钢自身也急需开辟新的发展空间,于是将目光投向了有着大型深水港建设条件的曹妃甸。
荒凉的滩涂上,首钢人开启了二次创业,曹妃甸小岛很快崛起一片新钢城。短短3年,错落有致的现代化厂房,自动化的生产设备,花园式厂区,簇新的宿舍楼、餐厅等生活设施,双向四车道的便利交通全部建成。2009年5月,首钢京唐公司1号高炉铁水出炉,首钢在曹妃甸启动试生产。
“从北京到河北,并不是简单的搬迁,设备和工艺全都是新的!”来到首钢京唐后第一次站在300吨大型转炉前,郭佳宁看呆了:这比首钢老厂的210吨转炉大了一圈,5个大型转炉的数量也比老厂多了两个!
新厂房、新设备、新目标。“肉眼看炭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郭佳宁把自己当成了新人,一切从头学起。为了钻透国外钢厂开发的“全三脱”(脱硫、脱磷、脱碳)炼钢技术,他和班组里的老师傅、年轻人一起反复试验,“突击”大半年吃透炼钢新工艺。在主控室里,数十张大屏幕直播着生产现场的每一幅画面。忍受高温炙烤的作业方式已成历史,如今系统已能远程监控操作全部生产流程,真正实现“一键炼钢”。
“首钢搬迁曹妃甸,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异地迁建,而是一次‘脱胎换骨’的产业革命!”首钢京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以搬迁为契机,首钢发展迎来海阔天空的新机遇。
首钢人的新名片——“蝉翼钢”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非首都功能疏解拉开大幕。站在新的历史节点,首钢以引领京津冀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感,进一步加快产业升级的探索。
搬迁之前,老首钢主打的产品是“面条”加“裤腰带”,也就是螺纹钢和盘条钢,生产工艺相对简单,市场竞争力不是很强。而在搬迁之后,经过十余年的科研攻关,首钢京唐已经拥有汽车板、镀锡板等“拳头”产品。
走进首钢京唐生产现场,炼钢、冷轧等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厚度堪比普通A4纸的钢材源源不断生产出来,最薄的只有0.07毫米。这就是首钢人引以为傲的新名片——“蝉翼钢”。
薄如蝉翼、光似镜面的“蝉翼钢”,又被称作“5G钢”,主要用于5G基站信号接收器、信号发射滤波器、集成电路板的制造。
“3年攻关,我们一直在突破极限,让宽幅‘蝉翼钢’厚度从0.11毫米降到了0.07毫米,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首钢京唐公司镀锡板事业部副部长莫志英自豪地说。
10年前,他从另一家知名钢厂辞职,来到了曹妃甸“另起炉灶”。在他看来,这里是最适合钢铁工人发挥聪明才智的“梦工厂”,他下定决心要在新岗位上做出一番事业。那时,很多企业都反馈高端超薄钢材“蝉翼钢”需求量大,国外进口产品价格高昂,希望能用上国产钢材。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技术挑战,摆在了莫志英团队面前。
“蝉翼钢”极薄极宽的特性,对生产工艺要求极高,钢质纯净度、厚度、张力控制的轻微波动,都可能导致断带或褶皱。作为“蝉翼钢”全流程研发、生产的负责人,莫志英必须对炼钢、热轧、冷轧等各个主流程的300多个小工序、上千个质量控制点尽在掌握。
“哪怕降低0.01毫米的厚度都非常困难,需要所有生产部门协同努力。”莫志英对此深有体会。在炼钢环节,首钢京唐炼钢转炉全炉碳氧积(衡量钢水洁净度的关键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先生产出230毫米厚、宽度1米的纯净板坯。到了热轧和冷轧工序,板坯在多次轧制、退火中逐渐变薄。去年2月,首钢“蝉翼钢”厚度成功下探至0.07毫米极薄规格,标志着首钢京唐高端产品制造能力再上新台阶。
“蝉翼钢”上市后受到国内外新能源车企、通信企业、食品企业的青睐,订单如雪片般飞来。“蝉翼钢”产品还成功进入文创领域,先后被制成北京冬奥会主题明信片和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长城颂》明信片。在今年5月21日第四届“国际茶日”上,“蝉翼钢”制成的艺术茶罐文创产品登上国际舞台,被作为官方礼品赠送世界各国嘉宾。
“大都市有的,如今这里都有”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并就京津冀协同发展发表重要讲话时,唯一提到的企业就是首钢,他指出:“首钢搬迁到曹妃甸就是具体行动。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做下去。”
当年7月,京冀两地签署《共同打造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框架协议》,双方决定在产业、交通等7方面不断加强协同合作。依托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首钢深度融入协同发展“一盘棋”,加快打造京津产业转移首选地、协同创新新基地、非首都功能疏解新空间,协同发展的示范引领作用愈发凸显。数据显示,自搬迁调整以来,首钢在河北注册企业81家,资产规模1947亿元,有力带动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提升。
在首钢的示范效应下,金隅供应链、京能鑫华源智能停车、建工市政钢结构、城建重工新能源汽车等10多家北京市属企业,华润电力、国投港口、中铁十六局盾构等10余家中央企业,以及厦门日上、常青股份、东邦绿建、三一重工等20多家上市企业及知名民企陆续成功落地曹妃甸并实现投产运营。
曹妃甸港区水深港阔,为国际货轮提供了天然的靠泊条件。来自五湖四海的货船踏浪而来,载满出口钢材的货船起航驶向远方。作为入驻曹妃甸的首家龙头企业,首钢京唐带动北京生产性服务业转移到此,与钢铁业下游形成产业链,推动曹妃甸矿石港、原油港、煤炭港等港口群建设,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潮头,勇当先锋。
产业加速聚集的同时,热气腾腾的烟火气也在此聚集。
“一开始附近都找不到吃饭的地儿,每天只能在路边三轮车小贩那儿买盒饭吃。”刚到曹妃甸工作时,莫志英每天看着没车、没人、少配套的街道,心理落差很大。现如今,小区门口就有医院和北京景山学校曹妃甸分校,生活日渐便捷。随着华北理工大学等高校搬迁到曹妃甸,很多学生毕业后直接到首钢京唐工作,莫志英的团队和高校展开科研项目合作也更加顺畅。
“有产业,有配套,有年轻人。”莫志英真切地感受到曹妃甸这片产城联动宜居之地的日新月异,“大都市有的,如今这里都有。”
从石景山到曹妃甸,新首钢成为“山”与“海”之间一道独特的风景。
百年钢城,从此翻开崭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