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典型做法之九:广西采取多项措施积极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编者按:目前,“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正在有力有序推进,有效解决了“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近千万贫困人口的脱贫发展问题,搬迁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推介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现推出一批地方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典型做法。
地方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典型做法之九
广西采取多项措施积极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落实搬迁责任,以“八包”责任制作为搬迁工作总抓手。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主要负责同志先后多次深入基层和深度贫困地区检查指导易地扶贫搬迁工作。2017年,研究出台《关于印发全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领导包点责任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实行“市领导包县、县领导包点”的“八包”责任制,对建设进度、工程质量、资金监管、搬迁入住、后续产业发展、就业创业、稳定脱贫、考核验收等一包到底、全责落实。同时,配套制定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包点县级领导干部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试行)》,对各包点责任人进行年度考核,极大地推动了全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程。以“八包”责任制为总抓手,推动安置区建设的换挡提速,并得到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主动进行探索,实行多种搬迁安置方式。广西山多地少、经济落后,易地扶贫搬迁是全区脱贫攻坚必须啃下的“硬骨头”。各市县在探索不同安置方式、完善实施机制、发展后续产业等方面,采取灵活有力的工作措施,涌现出田阳县“三民”破解“三难”、三江县“3+2”发展产业和都安县采用“无土安置”方式等一批典型案例,为全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提供了重要借鉴。
实行集约安置,破解人多地少难题。广西大多县(市、区)属于山多地少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选址难问题突出。各地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基础上,及时调整思路,变“集中安置、一体推进”为“适度集中、适当分散”,根据近园区、近城镇、近公路、近景区、近土地等原则,科学布局安置区。如,都安瑶族自治县将1个安置点调整为移民新城、核心安置区、分散安置点结合的“1+5+n”方式。贺州市平桂管理区注重使用低丘缓坡地,在平桂新城北片区建设“套房”式“老乡家园”,大幅汇聚了新城区的人气。据统计,全区采用“套房”式集约安置比例达95%左右,彻底改变过去“天地楼”式的集中安置,实现了对有限土地资源的高效集约利用,有效破解了搬迁安置中人多地少的难题。
增加拆旧奖励,提高搬迁户自行拆旧房积极性。2017年以来,广西积极开展易地扶贫搬迁拆除旧房试点推广工作,先后制定印发了《关于抓好易地扶贫搬迁拆除旧房试点工作的通知》《广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整改方案》《关于加快易地扶贫搬迁旧房拆除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明确享受“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均要签订旧房拆除协议,并在入住搬迁新房后两年左右拆除旧房。同时,由项目县按照“适度、可行”的原则适当提高拆旧奖励,对拆旧后每户奖励2万至5万元,提高了搬迁户拆旧房的积极性。截至2019年8月底,全区16.3万搬迁户中,已签订旧房拆除协议的有16.1万户;在入住满2年的2.6万搬迁户中,已经拆除旧房的达55.9%。
多措并举帮扶,全力推进后续扶持工作。易地扶贫搬迁不仅要“搬得出、稳得住”,更需要“能发展、可致富”。发展后续配套扶持产业方面,各地结合实际形成很多“易地扶贫+”的产业配套发展方式,促进搬迁群众增收。依托县城安置的,通过促进地方龙头企业、农贸批发市场等发展,增加就近就业岗位;依托重点乡镇和中心村安置的,通过创建万亩“飞地扶贫”基地、“扶贫车间”等,实现搬迁群众就近就业;依托各旅游景区安置的,引导搬迁群众入股组建合作社,发展农家乐生态旅游、生态长寿旅游等,实现多渠道增收。截至2019年8月底,全区有扶贫开发任务的县(市、区)均确定了“5+2”特色产业、贫困村确定了“3+1”特色产业,后续产业发展初见成效。后续就业创业方面,先后出台《关于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和就业创业工作的指导意见》《易地扶贫搬迁就业扶持工作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创新“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园区+就业”、粤桂扶贫协作劳务输出等方式,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开发就业岗位、提供就业服务、加强权益保障等途径,确保每个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易地扶贫搬迁家庭有1人以上实现稳定就业。截至2019年6月底,广西各地已投入资金35亿元,安排建设了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项目341个,安排建设了后续扶持项目4084个,全区1.64万易地扶贫搬迁户中,已有1.25万户实现1人及以上稳定就业,搬迁群众收获了更多归属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