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原型人物来了 快来看真实的“葱”民故事
谢兴昌(右)受邀参加电视剧《山海情》的展映活动(受访者供图)
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小英)电视剧《山海情》热播,让不少人一夜之间变“葱”民,为剧中人物的命运担忧,担心“葱”民因为户数不够无法通电,担心双孢菇无法卖出。
“土”和“真”让一部扶贫剧变成了爆款。无数人更是为剧中人物马得福揪心,看他从开始鼓励大家搬出来、想办法让大家留下来,到为了通电想办法等,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
编剧未夕发布微博称,拿女儿换一个水窖换一头大牲口是真的,一家子只有一条裤子谁出门谁穿是真的,挖地窝子也是真的。
“马得福这个主角吸收了闽宁镇好几个人的经历和故事,但主要的原型就是我”,宁夏银川闽宁镇福宁村党支部书记谢兴昌告诉记者。
为了演得真、演得好,马得福的扮演者——演员黄轩得知参演此剧后就找到谢兴昌,跟他详细了解了当年的情况。
第一批参加移民 掰玉米回村鼓励村民搬迁
剧中马得福劝乡亲们搬迁(图片来源于电视剧《山海情》官微)
谢兴昌说,电视剧《山海情》中,村民住“地窝子”、移出又跑回、种蘑菇等剧情都是当时真实发生的故事。
谢兴昌是宁夏西吉人,他是第一批从西海固山区搬迁到闽宁镇的移民。
1997年7月15日,闽宁村在银川城外永宁县的一片戈壁滩上破土动工,谢兴昌说,他当时带着几位村民一起,就在奠基仪式的台下。
剧中一位村民说:“未来这个好,未来那个好,未来是啥嘛,未来就是还没有来嘛。啥时候能来,谁又能知道呢?”
谢兴昌回忆,在现实中,搬出山沟沟的决心,就源自闽宁村的奠基仪式上。台上领导念福建发来的贺信,他听了以后,觉得虽然那时闽宁村还是一片荒凉,但搬出山沟沟就一定会有希望。
在距离闽宁村不远的农场,他看到种植的玉米、高粱长势很好,便掰了4个玉米棒子、4个高粱穗子,拿着回西吉老家宣传,让大伙知道搬来这儿有水能种活粮食。
1997年8月,谢兴昌带了14个人正式参加了“吊庄移民”。“刚来没经验,搭了帐篷,结果沙尘暴一来,帐篷就不见了,后来我们才想到挖地窝子”,谢兴昌说。
不过也因为要住地窝子,跟他一起来的吊庄移民中有些人忍受不了,萌生了回家的想法。
实际经历比电视剧更苦更穷
剧中不愿吊庄移民跑回家的百姓(图片来源于电视剧《山海情》官微)
电视剧中,刚从农校毕业的马得福第一个任务就是劝回自己的老乡——7个涌泉村的吊庄移民户刚搬到玉泉营,第二天就逃了回去。参加吊庄移民的百姓跑回去说,“不想吊庄了,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大风三六九,小风天天有”。
谢兴昌说,当年的实际情况比电视剧的演绎还要艰苦,“刚搬来时,这里天上不飞雀雀,地上不长草草,风吹砂石满地跑……”
“往往睡前盖一床被子,起来变两床被子”,谢兴昌解释,风沙太大,一夜过去,被子上铺了几公分的黄沙,相当于又增加了一床被子。
谢兴昌第一年来到闽宁村的时候,孩子们在西吉老家上学,妻子因为条件艰苦还抱怨过他。
1997年,闽宁村只有80多户人家,只通电不通水,要到十几公里外的地方拉水喝。
“剧中演的新村民来了,我们就做饭欢迎他们也是真的”,谢兴昌说,那时候就想让大家来了就留下。
“刚来第一年,都住地窝子,等房子盖好了,把地窝子让给新来的,他们就不用住帐篷了”,谢兴昌回忆,闽宁村从1997年的几十户增加到了1998年的200多户。
2001年5月,西吉县玉泉营开发区(含闽宁村)更名为永宁县闽宁经济开发区,2002年1月,经银川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闽宁镇。
当初的闽宁村如今已改名为福宁村,居住着4500户人家。
发展产业 经受了蘑菇滞销
如今的谢兴昌一家(受访者供图)
在剧中,涌泉村的村民搬到金滩村以后,电通了,开始发展产业,日子也变好了。
作为闽宁村第一代移民,谢兴昌见证了这个纯移民镇发展的全过程。
整地、盖房子、种枸杞、搭蘑菇棚……在一望无际的黄沙之上,身为村支部书记的谢兴昌盖起了闽宁村的第一座土坯房,带领着村民共创家园。
谢兴昌说,当年福建专家来教大家种菇,一开始建棚的人很少,后来种的人多了,村里一下子建了300多个蘑菇棚,那时候确实像剧中讲述的一样,蘑菇遭遇了滞销,后来在各方帮助下,蘑菇产业才走上正轨。
如今,蘑菇已经成为闽宁镇的一大特色产业,平菇、香菇、羊肚菌等多种菌菇是闽宁镇村民脱贫致富的利器。
谢兴昌(左)和《山海情》中马得福扮演者黄轩合影(受访者供图)
“我和演员黄轩聊了好久,给他讲了刚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从地窝子变成土坯房,后来变成砖瓦房,再到后来变成了水泥平房”,谢兴昌说,他是按照一年一年的变化来讲述的,剧中很多情节都是实际发生过的,所以自己看剧的时候感觉很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