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乱象:一个扭曲的用工制度背后的现实困境,薪酬远远低于社会平均工资
劳务派遣乱象:一个扭曲的用工制度背后的现实困境,薪酬远远低于社会平均工资
2023-12-22 10:08
发布于:浙江省
劳务派遣,指派遣单位将劳动者派遣到用工单位,在用工单位和派遣劳动者之间建立劳动关系的一种用工形式。
它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主要用于填补企业临时性用工需求。改革开放后,我国企业效益和用工灵活化需求日益增强,劳务派遣开始作为新型就业形态在中国兴起。
1994年《劳动法》将劳务派遣纳入法律监管范围,标志着劳务派遣形态在中国合法化。此后,劳务派遣企业快速发展,解决了大量就业岗位,对缓解结构性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被视为中国经济转型期的“新名片”。
但与此同时,一些劳务派遣企业为牟取暴利,滥用派遣工,大量永久性岗位被违法派遣化,劳务派遣员工权益受到严重侵害。
2008年,《劳动合同法》对派遣用工作出新的规定,但违法用工现象仍然严重。
当前,我国劳务派遣行业正处于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型期,亟待通过制度创新,平衡劳资关系,保障劳动者权益。
根据统计,全国只有29.3%的劳务派遣工享受工伤保险,32.9%享受养老保险。
在享受基本社会保障方面,派遣工处于极度弱势地位。2019年,张某在劳务派遣工作中不慎从高处跌落,造成严重工伤,但派遣公司和用工企业都推脱不承担任何责任,其医疗费用无人问津。
在收入方面,派遣工平均工资水平也普遍偏低。据调查显示,派遣工月平均工资仅为2948元,而全国平均月工资已达7933元。
“同工同酬”的法律规定也存在严重执行障碍,各类企业普遍实行差异化工资待遇体系,造成同工不同酬现象严重。
上图为官方发布的2023年各省市社会平均工资一览表,有非私营单位(国企),也有私营单位,大家可以自行比对。
可以说,在社会保障和收入待遇方面,中国的劳务派遣工集体处于崩溃的边缘状态,他们的劳动权益遭到严重践踏。
制度性歧视:派遣工的边缘化困境
在很多企业,派遣工普遍面临着“二等公民”式的歧视对待。而且系统性被排除在各项福利和晋升通道之外。
派遣工与企业正式员工被刻意区分对待的情况并非个例。调查显示,超过80%的派遣工感到在工作中受到歧视。这种边缘化得状况,造成派遣工普遍产生强烈的隔离感和心理落差。
市场乱象:劳务公司的非法囤利行为
当前,约60%的劳务派遣公司存在各种违法用工行为,严重破坏了劳动力市场秩序。
据媒体报道,很多派遣公司在聘用求职者时以高工资为诱饵,实际支付的却远远低于承诺;
还有的公司以各种名义乱扣员工工资,每人月囤利数百元到数千元不等。
此外,许多派遣公司还强制求职者在指定店面购买产品,价格远超市场水平。根据统计,约36.4%的派遣工曾遭遇此类问题。这种市场乱象严重侵蚀了劳动者的权益。
治理困境:监管部门失灵和制度缺陷
造成种种乱象的根源在于,劳务派遣领域监管不力,法制建设滞后。
《劳动法》等主要法规关于派遣用工的规定过于原则和笼统,执行中制约性和指导性都较弱。
政府监管部门监管网络也不健全,在执行工伤认定、社保缴纳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盲区,导致违法行为难以遏制。
与制度建设滞后的现实相比,派遣公司的非法囤利行为更显猖獗。这种监管失灵的状态导致了派遣工权益的严重流失。
要扭转这一困境,必须从根本上完善法律体系,强化执行力度,真正使派遣工的权益受到法律保障。
痛苦教训:个体维权的无奈
在这个制度性倾斜和监管缺位的环境下,个体派遣工维权的道路也异常艰难。他们组织性弱、对法律权利认知不足,往往只能默默忍受各种不公对待。即使 当个人奋起捍卫权利时,也常常以失败告终。
李某正是其中的典型案例。他多次向所在国企反映派遣工所受的歧视待遇并主张权利,却不仅无人理睬,反而因此丢掉了工作。在某种程度上,这也警示人们,在现行体制下个体维权的局限性和无奈。真正靠个体力量根本无法撼动这种规模宏大的不公,必须有一个组织,专业的团队共同捍卫劳动者的权力。
反思路径:如何破解制度悖论
当前,劳务派遣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已经形成了某种程度的制度性恶性循环,这既源于政府监管的缺失,也与劳务公司自身道德规范薄弱有关。
要破解这一困局,就必须从根本上增强劳动者的权利意识和组织能力,并推动政府尽快补足法制短板,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形成权利、法律和监管的有机衔接,让派遣工权益真正得到维护。
当前,新《劳动法》正在讨论中,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窗口。我们要通过媒体发声,通过各种途径,通过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让这次法律修订,使派遣工享有应有合法地位和权利。这既是实现制度公平的内在要求,也将推动社会进步之路更加宽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