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后搬迁时代”破解帮扶之难
“易”,意味着置换、改变。“迁”,迁出一种新身份、新生活。深处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腹地,毕节曾是贵州省贫困面积最大、贫困程度最深、贫困人口最多的地区。当面临“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困境时,易地搬迁无疑是符合毕节实际的一条脱贫之路。“十三五”期间,毕节市搬迁总规模为32.48万人,占全省搬迁人口的1/6,数十万人从大山搬进了城市,以“新市民”的身份开始新生活。如今,在全面完成易地搬迁任务基础上,搬迁工作也转入到以“后续扶持”为中心的新阶段。
随之而来的,是解决搬迁群众融入新型城镇化所面临的问题。如何让搬迁群众真正融入城镇生活?近年来,毕节市将产业就业帮扶作为重要抓手,进一步完善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保障,不断创新治理模式,提升治理效力,让搬迁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从“落脚”到“生根”,
促进群众增收对于搬迁群众而言,“搬出来”绝非是从一个地方简单迁移到另一个地方,而是生活方式的彻底改变。毕节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局长郑建旭表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社区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点区域。但由于搬迁群众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从原来自给自足转向商品性消费方式,客观上带来了生活成本的增加。这也意味着,搬迁群众需要提高家庭货币性收入,以覆盖一定的生活成本,否则难以维持在迁入地的居住生活。搬出来后,立“业”是根本。如何让搬迁群众增收更可持续?毕节市将发展产业和促进就业作为后续帮扶的重点工作,多措并举拓宽搬迁群众增收渠道,为搬迁群众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就业,是搬迁群众的生存保障,也是确保搬迁群众实现持续增收的关键。就近就业,是毕节市解决搬迁群众就业的一大方向。随着越来越多搬迁群众有就近务工的需求,毕节市各县市区充分挖掘就近就业岗位,不断提升稳岗就业措施的精准性和针对性,让搬迁群众“就地立业”。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通过建立“零工市场”,为搬迁群众提供多样的就业选择。在威宁县的“零工市场”内,接单后的冯玉顺动作娴熟地修理着电子产品。他告诉记者,2018年,一家人从威宁县哲觉镇割麻村搬到朝阳新城社区时,自己在外地一家电子厂务工,一直想要返乡就业,兼顾家庭。直到2022年,威宁县“零工市场”正式运营,冯玉顺等来了机会。“零工市场”由威宁县易地扶贫搬迁后期扶持产业有限公司与威宁灵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资建设,不仅能为当地提供各类生活服务,也成为吸纳搬迁群众就近务工的平台,工种涉及家政、安装、维修等领域。冯玉顺提交申请后,凭着在电子厂积累的工作经验,经过相关培训正式上岗。如今,冯玉顺已在“零工市场”务工一年多,不愁没订单,每月有着三四千元的稳定收入。自“零工市场”开始运营起,已登记搬迁劳动力1300余人,月均就业人数达400余人。像冯玉顺这样,就业实现从“出远门”向“家门口”转变、持续稳定增收的搬迁群众也越来越多。“零工市场”是毕节探索搬迁群众就近就业的新模式:通过在大型安置区附近设立“零工市场”,推进“互联网+公共就业”服务,实行多方参与、联动共享,就近向易地搬迁群众匹配灵活岗位,为搬迁群众提供更多就业选择。在大方县,当地解决就近就业的方法之一,则是结合社区商业规划开发一批公益性岗位,以解决部分家庭劳动力、弱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位于大方县九驿街道的奢香古镇社区。位于大方县九驿街道的奢香古镇社区,是县里规模最大的易地搬迁安置点,共有搬迁群众2858户12782人。“针对家中有老人、孩子的搬迁户,我们结合社区管理等工作,通过成立平台服务公司,统筹开发保洁、保安等公益性岗位,进一步扩大就业空间。”大方县副县长王瑜认为,解决搬迁群众就业难题,可通过用好企业的力量,让“行政线”和“管理线”共同发挥作用。此外,毕节市围绕“近”,在易地搬迁群众就业岗位拓展服务方面还做了诸多探索:结合地方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需求,创建帮扶车间(基地);依托安置社区服务场所设立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并挑选能力强的工作人员入驻服务网点,开展组织劳务输出和培训业务;通过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当地搬迁劳动力……截至目前,毕节市搬迁安置点共有就业帮扶车间138个、帮扶基地46个,毕节市现有搬迁劳动力15.76万人中,已就业15.17万人,其中毕节市县域内务工6.2万余人,为当地新型城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动能。与此同时,毕节各安置点在持续深化穗毕协作过程中,积极创新就业、产业帮扶模式,不断拓宽搬迁群众就业渠道。产业,是促进搬迁社区集体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也是促进搬迁群众持续增收的重要举措。位于毕节市七星关区的柏杨林街道,是贵州省单体规模最大的搬迁安置点,这里有2.9万搬迁群众从山上搬到了城里,后续扶持工作也成为社区面临的一大难题。为帮助搬迁群众实现增收,柏杨林街道党工委坚持产城融合发展理念,创新“四统”(统资源、统项目、统资金、统保障)工作机制,探索城市社区创办经济实体。在具体实践层面,该街道党工委在街道层面成立1个总公司,由总公司成立的党支部研究推进总公司实体化运营,并指导5个社区党支部领办分公司,共引导6043户搬迁户入股分红。实体化经营社区集体产业、促进搬迁群众就业增收的思路并非柏杨林街道独有。在纳雍县利园街道蟠龙社区的社区广场,“小木屋”里的烙锅、羊肉粉等小吃生意红火,蟠龙社区搬迁户龙祥忙得不亦乐乎。在社区引导下,龙祥在家门口开起了烙锅店,成了“小老板”。龙祥正是利园街道集中规划、连片打造就业扶持“小木屋”举措下的受益者之一。利园街道积极探索社区党支部领办集体经济实体发展,通过出租入股等方式盘活资产,为搬迁群众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带动搬迁群众就近就地创业增收。这些都是毕节市探索安置点产业帮扶的典型案例。为提升搬迁安置点产业帮扶力度,毕节市充分结合安置区商业门面、地下车库、农贸市场等资产资源,利用新形势、新业态创新盘活方式,精心谋划一批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产业发展项目,持续加大经营主体培育,并建立健全“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让搬迁群众通过入股、务工等方式参与生产经营,进一步促进搬迁群众增收。不仅如此,七星关区柏杨林安置点标准厂房、威宁县五里岗安置点农超市场、赫章县天麻菌棒加工、纳雍县珙桐街道滚山鸡卤制品等项目的建成和完善,都是在社区统筹下,以产业帮扶实现搬迁群众增收的有效实践。在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中,就业、产业帮扶无疑是“重头戏”。对此,毕节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毕节市关于促进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增收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着眼工资性、生产经营、财产性、转移性等收入增长目标,明确了9项增收内容和举措,强化有关部门职能职责,全力为搬迁群众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有效促进搬迁群众稳岗就业增收。近年来,毕节市以巩固拓展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攻坚成果、实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线,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产业项目建设发展提质增效。2023年以来,全市共投入1.4亿元资金,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种植养殖产业,建成果蔬分拣中心、天麻菌棒魔芋深加工、仓储物流分拣等项目。同时强化重点突破带动,促进形成集聚效应,通过结合各县市区资源禀赋和安置点区位、环境、人力资源等因素,重点谋划实施具有县域特色优势、具备产业辐射带动能力的重点项目,满足搬迁群众生产生活需要。
从“有居”到“优居”,
强化保障水平过去,大山里艰苦的条件,让许多群众面临出行、教育、医疗等诸多不便。从“忧居”到“有居”,再从“有居”到“优居”,新阶段中,如何加强搬迁群众的居住保障?“看群众眼下实际需要什么。”威宁县委副书记胡智光说。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目前安置点较为突出的问题,已由搬迁前“无房住”或“住破房”,转化为由于家庭人口增加导致的住房紧张。为此,毕节市对搬迁群众住房保障方面给予了大力扶持。其中,威宁县严格落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城镇住房保障家庭租赁补贴实施办法》,对人均住房面积不足15平方米的易地扶贫搬迁家庭,按照相关程序提供住房租赁补贴,2023年共发放补贴78万元;大方县为人均住房面积不足15平方米的易地扶贫搬迁家庭共发放住房租赁补贴106万元。“对于住房紧张的搬迁群众给予适当租赁补贴,实际上是给搬迁户一个过渡期。最关键的仍是不断激发搬迁群众内生动力,让其逐步拥有自主购房的能力。”毕节市生态移民局督查专员张阿卓表示。实现“有居”到“优居”,公共服务保障也是硬性指标。群众医疗、教育保障水平也在搬出大山后,有了极大的改变。来到威宁县小康馨区段兴英家中,干净、敞亮的客厅内,成箱叠放着的药品和大量使用过的药品包装箱,难免让人心生疑惑。段兴英告诉记者,自己和三个孩子都患有肾病,而她本人每隔四个小时就要透析一次,这些药也仅是三四天的用量。段兴英一家原本居住在威宁县玉龙镇团结村,由于山里医疗条件有限,又距离县城较远,取药甚至需要跑到云南省昭通市。看病、治疗曾是段兴英最头疼的事。2018年,享受移民搬迁政策的段兴英一家搬进了城里的大房子,自此生活逐渐有了光亮。楼下的卫生室让段兴英就医取药不再艰难,社区人员还用床、支架等设施为其打造一间“透析室”,一家人足不出户就能完成透析。“搬过来条件好多了,社区人员对我们很关心,他们真的很好……”段兴英说。社区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惠及千家万户。威宁县持续优化现有医疗资源,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目前县城安置点新建妇儿医院1所、街道卫生服务中心3个、社区卫生室9个,并合理配置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数量,着力打造搬迁群众“就医一公里”服务圈。搬出大山所带来的改变不仅体现在医疗服务保障。威宁县小康馨区:本科生206人、硕士生2人、博士生2人;纳雍县利园社区:本科生242人、硕士研究生10人、博士生2人;七星关区柏杨林社区:近600名本科生、44名研究生、3名博士生;…………数据也直观地反映出,随着搬迁社区教育服务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搬迁家庭子女有学上、上好学。
赫章县金银山社区少儿活动中心内,孩子们喜笑颜开。不少搬迁社区更是积极探索实践,着力提升社区教育服务水平。威宁县雄山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张鹏飞介绍,小康馨区通过整合资源,创建了社区“微课堂”,社区人员以“轮岗制”成为微课堂老师,既能帮助存在辅导困难家庭的孩子开展辅导,又能满足孩子们的求知欲望;赫章县在台盟中央支持下,建设金银山街道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少儿活动中心,为社区儿童提供社区融入、课外辅导、艺术教育、亲情陪伴等服务;金沙县创新路径引进高校优质教育资源,构建“高校支持+教研院支撑+集团化办学”教育机制,为强化易搬点群众适龄子女入学保障和后续教育服务……截至目前,毕节市总投资25.37亿元新建和改扩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学校 128所,配置搬迁点教师10265人,易地扶贫搬迁适龄学生5.8万人可实现就近就地入学;合理设置148个医疗服务机构、配备安置点医务人员1673人,为搬迁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安置点脱贫人口中,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严重精神障碍四类慢病22928名脱贫患者实现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5261名大病患者得到了大病专项救治。不仅如此,一些搬迁安置点不断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通过构建“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举办各种休闲娱乐活动、创办老年食堂等,进一步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毕节市不断将公共服务做优做细,满足搬迁群众多样化的民生服务需求,全力兜牢民生保障底线;持续抓好医疗、养老等服务保障,让搬迁群众实现病有所医、幼有所教、老有所养。
从“村民”到“市民”,
提升治理效力融入,并非一蹴而就。搬出来只是第一步,搬迁群众在安置点生活是一辈子的事。哪怕一件简单平常的小事,背后都能映射出搬迁群众面对新的居住环境、生活习惯、社会融入乃至身份认同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群众融入城镇生活离不开社区人员的引导。刚搬过来时,点燃气灶这件小事,就难住了许多老年人。他们需要在社区人员反复指导下逐渐学习、适应……”张阿卓表示。如何探索一条搬迁群众融入社区新路径?答案是既要强化搬迁群众身份认同,突出权益保障,又要加强治理效能,提升其归属感。记者走访小康馨区了解到,该安置点搬迁群众的农村户口已转为城镇户口,这些群众在享受城镇户口带来的服务保障的同时,依然同步享受原迁出地相应补贴政策。“这一举措最大限度保障了搬迁群众权益,同时也加强了他们对新身份的认同。”张鹏飞表示,不仅如此,搬迁群众办理业务不必再回到原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便捷服务。为此,小康馨区设立了“一站式”服务平台,并设置专项服务窗口及负责人员,让搬迁群众有诉求立马有“回应”。在社区治理方面,小康馨区还通过构建“乡镇(街道)+村(社区)+自管委+小组长”四级管理网格,以及“居委会+网格+楼栋”的纵向网格化管理层级,确保把每名搬迁群众纳入有效管理。“过去的自然村组以一种新的形式出现。”张鹏飞表示,治理模式不断创新,有效促进了搬迁群众的融入。毕节市在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管理体系、加强社区精细化管理的同时,引导安置点所在街道党工委及社区党支部班子成员对安置点楼栋实行包保工作制度,对于县城安置点社区,市(地级市)直部门派出一名科级干部驻社区帮扶,并推动党员干部包保下沉,提升治理服务水平。除此之外,针对社区融入,毕节市各县市区安置点还做出了其他有益的探索:赫章县金银山社区创新提出“党建+积分”的管理方式,用“加”“减”“乘”“除”法,设置积分管理中心,建立积分超市,将搬迁群众具体事务纳入“行为银行”积分管理,通过“物质奖励+精神鼓励+政策激励”的方式增强治理效力;纳雍县白水河社区探索开展“百姓讲评”行动,通过选好讲评主体、明确讲评内容、创新讲评方式、用好讲评结果,建立健全“积分制”“荣耻榜”“双台账”等服务管理机制,以兑现积分奖励激励、选树典型教育警示、联动力量排忧解难等方式,促进群众自我管理、自我革新,积极转变思想和行为习惯……社区党组织的引领作用作为推动搬迁群众融入新型城镇化进程的牵引力,不仅是毕节市安置点后续扶持工作所探索出的实践经验,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体现。“下一步,毕节将社区党组织引领作用贯彻到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的方方面面,不断提升就业产业帮扶、服务保障水平和社区治理能力,推动搬迁群众更加积极主动融入新型城镇化进程。”张阿卓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