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按照市、县政协关于开展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发展深度调研的通知,县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自5月以来开展了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问题调研活动。重点调研城关镇幸福安置社区、筒车湾胶州安置社区、江口回族镇新庄安置社区,采取实地察看,汇报座谈,走访搬迁户等方法,调研对象涉及镇政府、社区工作人员、村干部和搬迁户。通过调研,总结成绩和经验,发现后续帮扶问题,提出有关建议。

一、主要成绩及经验        

“十二五”、“十三五”以来,宁陕县政府累计搬迁8113户2.2万人,解决2486户7304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安全住房,共建成搬迁安置点40个(其中,跨镇安置点3个,跨村安置点22个,村内安置点15个)。通过实施易地搬迁,解决了我县因自然灾害易发区、贫困村所在区群众安全住房和贫困问题,搬迁后移民总体的生存条件和生产生活水平得到非常大的改善,易地搬迁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山川共建共享的目标。全县以脱贫攻坚工作统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干群齐心勇向前,撸起袖子加油干,再次获得全省脱贫攻坚工作成效综合评价“好”等次。先后退出38个村,贫困发生率降至1.04%,整县摘帽如期顺利实现。教育、医疗、兜底等扶贫政策全面落实,五保户集中供养率全市最高,“四三二一”防范因病返贫工作机制在《中国扶贫》杂志刊载,消费扶贫经验在“全国携手奔小康 ”大会交流,“1+2+N”兜底扶贫、扶贫扶志工作法、脱贫攻坚信息数据质量提升工作法等经验得到省市肯定。探索生态护林员“三四五”管理法,在国家林草局“林业生态建设与精准扶贫专题研究班”上交流发言。  

(一)配套基础设施,保证搬迁群众基本生活条件。调研发现,移民搬迁到县城、重点集镇安置点后,大部分移民务工收入有了大幅提升,子女入学、就医、就业培训等公共资源服务比较便捷,对安置社区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比较满意。

(二)强化党建引领,党组织建设得到全覆盖。新增挂靠组建任务25个,落实社区党建负责人,成立21个党小组,纳入所在村党支部管理,落实19名党建指导员,搬迁党员归口安置地所在村(社区)党组织管理,深入开展党员亮身份、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基层党建活动,确保每一个搬迁党员在安置地有组织归属、组织生活正常、发挥先锋作用。新增融合挂靠建设自治组织69个。

(三)强化就业扶持,提高移民就业增收。县财政整合资金近千万元,建设超过6000平方米的标准化独立厂房,建成标准化厂房2个,社区工厂21个,帮助搬迁贫困户稳定就业3872人。依托搬迁社区所在村成立劳务公司,培育10个就业培训基地,利用对口帮扶开展定向劳务输出,组织2822名搬迁群众实现外出务工,1977户有劳动能力的易地搬迁群众实现稳定就业。相关部门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劳动力666人,确保有劳动力的移民安置贫困家庭至少一人就业。广泛开展易迁群众创业培训,落实创业培训补贴政策。

(四)因地制宜,注重后续产业发展。围绕构建“三个三”特色产业体系,全力推进“十百千”工程,累计培育龙头企业12个,农业园区60个,专业合作社290家,建成富硒园区1个,培育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3家,培育了纤纤魔芋、绿宝有机大米、秦智核桃油、梨子园蜂蜜等一批龙头企业,培育产业示范户871户,特色产业带动3058户(9628人)贫困户增收。

(五)强化社区治理,狠抓治理体系和群众工作全覆盖。依托“智慧治理”服务平台,健全“村(社区)委会+业主委员会+楼(院)长”网格化管理体系,推选网格长40名、楼院长(网格员)266名,健全全科网格员队伍管理。成立安置点业主委员会24个,组建并引进物业公司1个,形成“三位一体”管理服务体系。深化了平安社区创建活动, 推进“雪亮工程”,安置点视频监控全覆盖,设立警务室和品牌调解室,提升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深入推进新民风建设,开展道德评议,送戏、送电影、送科普等活动,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开展“小菜园、小养殖、小客服、小修理、小超市”五小服务,盘活撂荒地40亩,流转土地175亩,建设“安心菜园”215亩。

(六)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帮扶责任。县委、县政府相继出台了《中共宁陕县委办公室印发<关于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发展工作实施意见>重点工作任务分工的通知》,制定了《宁陕县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发展2020年专项行动计划》和《宁陕县2020年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发展重点任务及重点领域建设任务建设计划》,夯实各镇及部门的工作职责。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产业园区、社区工厂全覆盖项目优先纳入年度资金整合方案,加快推进实施。建立了搬迁安置点工作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安置点管理人员工作报酬和安置点管理工作经费。按照“五包”责任制要求,落实1363名干部包帮8113户搬迁户,定期上门走访,及时排忧解难。

二、存在的问题

1.本地产业基础薄弱。一是发展产业条件较差。我县山大沟深,耕地少、分布散,气候垂直差异大,各类经营主体带动发展特色产业天麻、猪苓、香菇、黄金木耳、中蜂养殖、魔芋等种植整体规模小,农产品种类多、品质好,但数量少,难以形成规模,闯市场能力弱。二是深加工龙头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龙头”还没有舞起来。全县按照一个产业建一个龙头企业的思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引进纤纤魔芋、梦阳药业、迁西板栗加工、片仔癀等企业落户宁陕,发展势头很好,但基地发展壮大还有一个过程,保证企业生产原料任务还比较艰巨。三是生态保护要求提升,发展限制明显增大。宁陕全境处在秦岭腹地,是引汉济渭的水源地,也是国家南水北调重要水源涵养区,境内确定的生态保护红线面积达59.8%,保护秦岭生态环境责任重大、任务艰巨。秦岭违建整治以来,我县矿产企业全部关停,不少旅游项目不能及时落地,已有的一些企业面临转型,生态旅游受到明显影响。去年12月《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颁布后,配套的实施细则尚在制定当中,产业准入目录还没有明确,我县发展受到明显约束。

2.就业创业有一定困难。一是社区工厂就业不足。社区工厂处于起步阶段,稳产达效不够,工资水平偏低,缺乏吸引力,导致搬迁人员务工少,企业招工难。调研了解到,搬迁群众就业大体分为三类:一类外出务工。青壮年劳动力大多选择外出务工。收入比较高,平均月工资能达到4000元左右,形成较为稳定的群体。进厂、进建筑工地、绿化、餐饮服务者居多。第二类进社区工厂。家庭妇女为主,一方面照顾孩子上学、照顾老人生活,一方面进厂挣些收入。但社区工厂工资比较低,吸引力不足。第三类从事农业生产劳动。这类人主要是60岁以上的老人和体力智力比较弱的人,不能外出务工、社区工厂也去不了,就在家劳动。绝大多数农民都非常勤劳,只要身体能动,总要干个啥,种点庄稼、喂猪喂鸡,整天闲不住。80岁老人干农活,不稀奇。所以,在社区工厂就业的人群,大约占贫困人口四分之一。二是就业稳定性较差。部分搬迁群众进入工厂上班,不能遵守规则、分工协作,来去自由,不请假,不适应管理等,造成上班情况不稳定。

3.搬迁群众快融入困难。一是致富增收渠道变窄。部分搬迁群众只能搞种植、养殖,搬迁后白天在原居住地发展生产,晚上回到安置点,路途远了,更不方便了,艰辛而苦恼,短期内很难融入城镇生活。一些年老体迈的老人,生活来源主要靠养老金、临时救济和惠农补贴养家糊口,低收入难适应新生活环境。二是缺少生产用房。搬迁群众发展传统种植养殖业,没有生产用房,农具、种收物品无处放,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困难。三是对社区生活还不习惯。过去单家独户住惯了,突然上楼,很多习惯还改不过来,下水道常堵、锄子家什没地方放,还要交水费等等,不习惯,思念老屋。

4.社区建设与管理有待加强。一是基础设施亟待完善。部分搬迁社区党群活动中心和便民服务站还未建成,大多数安置社区文体活动、图书阅览、老年日间照料、养育未来等公共服务设施没有纳入规划,停车场(充电桩)、污水垃圾处理、公厕、公墓、红白喜事房和农具库房等便民服务设施,还没有建设到位,基层群众缺乏健康文化娱乐性活动。二是社区管理服务有待加强。目前,搬迁群众的土地、林地仍在原籍,人、房在社区,受原籍(村委会)和迁入地(社区)“双重管理”,导致搬迁户回原籍办事不方便。同时,新社区人口大幅增加,管理人员不足,办公经费紧张,工资报酬有缺口,管理难度加大。部分安置点未组建物业管理公司,公用设施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不高,新组建的业主委员会运行不顺畅,社区管理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三、后续工作建议

1.继续大力培育后续特色产业。围绕构建“三个三”特色产业体系和“十百千”工程,加大政策扶持,培育龙头企业、农业园区、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注重优质农产品品牌建设,加大农业产业发展基础装备扶持力度,着力引进带动能力强的经营主体,建立经营主体与农户之间利益链接机制,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发展风险保障机制,使各方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推进农业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坚定不移抓好龙头企业建设,坚决把“龙头”舞起来,把产业带动起来。

2.继续大力扶持发展社区工厂。扶持社区工厂政策不变力度不减,还要加强服务,从快从简办理各类手续,解决实际困难,健全社区工厂防火、通风等各项安全配套设施,鼓励企业建好员工后勤保障,如工厂餐厅,子女托管中心等,降低企业成本,增加工人工资,帮助社区工厂走上自我发展良性轨道。

3.加大生态补偿政策扶持。秦岭保护义不容辞,但我县发展怎么办、群众增收怎么办,应该统筹考虑,一并安排。呼吁尽快划定明确“三线”,明确产业准入清单,加大秦岭生态保护转移支付力度,增加护林员、护河员名额,延续退耕还林补助。增加水土治理、污水处理、环境整治项目及资金投入,不因保护而降低农民收入。

4.解决生产用房问题。从事农业生产,离不开生产用房。安置点的房子,只具有居住功能,不具有生产功能。到安置点,距离远了,守天麻、包谷不方便,收的庄稼没地方放,猪鸡没地方养。建议要统筹考虑,比如建一点临时生产用房,就近规划猪圈、鸡圈,满足这部分群众生产需求。

5.重视社区建设,健全公共服务设施和管理机制。一是及时调整村(社区)人员配备。县委、县政府印发的《关于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发展工作实施意见》(宁发(2020)1号)文件,加快完善社区的自治,由县民政部门,重新调整各村规模、村(社区)的人员配置及经费。着重对社区干部、楼长等管理人员进行专题培训,提高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建立“一站式”服务大厅。做好医保、社保及养老保险等统筹衔接工作,更多采取互联网手段, 确保社会保障不断档、不脱节,让搬迁群众“办事不回乡”。二是补齐短板配套设施。进一步加快水、电、路、气、公交等基础建设,根据实际需要,配套建设附属用房,红白喜事用房、公厕、养殖栏圈等,规划建设公益性公墓、解决跨村易迁群众殡葬难题。建设便民生活超市、综合服务社、餐饮服务、文化广场、老年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场所,提供安置点(社区)就近就医、就近入学就读,满足群众基本生活需求。三是健全各安置点(社区)的管理制度。按相关规定和程序组建居委会、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等自治组织,尽快形成搬迁贫困户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机制,使其尽快融入新环境、取得新发展。强化安置点(社区)公共事务管理专业化工作,全面完善小区的物业管理和集镇上安置点的集中管理。

2024-11-02 20:40 点击量: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