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巡礼之二十一 挪出穷窝窝叩开幸福门
这是一份铭刻于历史的实践——将宁夏中南部山区数万贫困人口从“山窝窝”中搬出来,从源头破解“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困境。
这是一份掷地有声的承诺——全面小康路上,坚决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到2020年,宁夏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确保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打响了一场脱贫攻坚战。
在2015年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时指出,移民搬迁,规划要谋划好、政策要贯彻好、工作要落实好,既要解决好“搬得出”问题、也要解决好“安得下”问题,既要解决好当下生活问题、也要解决好长远生计问题。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宁夏充分借鉴历次易地搬迁移民经验,多措并举、合力攻坚,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稳步实现解决温饱、脱贫致富和全面奔小康的三次历史性转变,广大移民与贫穷挥手作别,迈向了不愁吃、不愁穿、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的新生活!
一、贫中之贫、困中之困,一方水土养活
不了一方人——吹响搬迁号角曾有“苦瘠甲天下”之称的西海固,以“苦”字当先,被联合国粮食计划署称为“不适宜人类居住”,长期的人口压力和经济贫困互为因果,导致干旱缺水、生态失衡,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
自1983年起,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在国家各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宁夏党委、政府抓住“三西”建设历史机遇,根据宁夏实际,制定“有水走水路,无水走旱路,水旱路都不通另找出路”的建设方针,并由此拉开易地扶贫搬迁的帷幕。
几十年来,宁夏历经吊庄移民、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移民、易地扶贫搬迁移民、中部干旱带生态移民、“十二五”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等5次大规模的易地搬迁,将生活在生存条件极差地区的贫困群众搬迁至有水、沿路、靠城的区域,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事实证明,这条路是正确的。
但是,到2015年年底,宁夏尚有58万名困难群众仍生活在“走路难死,有病愁死”“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下雨没路走,不下没粮吃”“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穷窝窝,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成了脱贫攻坚最后的“硬骨头”。
从还是个毛头小子到胡子花白的老汉,顾占之迎来了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领导,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帮顾占之解决温饱问题。可是天一旱,一切部署都付之东流。“冬天冻死,夏天旱死,走路难死,有病愁死。”顾占之用简单的四句话总描述故土的贫瘠。
为了吃甜水,马如秀半夜12时起来,来回奔波4小时取水。冬春两季,还要从山洞里背雪、背冰往水窖里存。走一路,冰雪化一路,滴滴答答背回来,棉裤就成了泥棒棒。
六盘山下成千上万的困难群众,与贫困的“鏖战”,一刻未曾停歇。
既然贫困赶不走,小康进不来;既然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那么遵循成功之路的经验,自治区坚定不移首选易地扶贫搬迁对策,咬牙也要“啃”下最后的“硬骨头”。
重重大山像一道道屏障,却阻隔不了党和人民共同的心声。
2016年,根据中央安排部署,宁夏吹响“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的号角,计划对8万名困难群众实施搬迁,确保到2020年使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收入接近全区农民收入平均水平,与全区人民一道进入小康社会。
二、不具备大规模有水有地集中安置条件,
“硬骨头”难“啃”——拿出智慧和勇气这8万名困难群众八成以上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产业基础薄弱、公共服务资源匮乏的地方,自我发展能力最弱、脱贫难度最大、减贫成本最高。
与此同时,受水土资源约束,“十三五”伊始,宁夏已经不具备大规模有水有地集中安置移民的条件,要跨越地市、跨越县区,将群众搬迁出来,解决户籍管理、土地置换等棘手问题,也绝非易事。这一系列问题横亘在干部面前,成为搬迁的“拦路虎”。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这是党中央对人民的郑重承诺,更是党员干部造福人民的责任和义务所在。
“无论这块硬骨头有多硬都必须啃下,无论这场攻坚战有多难打都必须打赢”,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扶贫办等部委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下,宁夏各级党委政府咬紧牙关,攻坚克难,以更加顽强的斗志,更加坚韧的毅力,更加精准的措施,以奋斗的姿态攻坚克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的标志性工程,最受贫困群众欢迎,也最考验各地攻坚能力。面对8万人的搬迁工程,宁夏各地各部门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标准,紧盯脱贫目标,实化细化工作举措,使出超常之力、超常之举,合力完成攻坚。
——以摸清底数作为基础,确保心中有数。宁夏党委政府领导忙碌的调研日程表上,中南部山区占比最高,他们多次深入农村,入户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百姓心声,找准贫困诱因,聚焦贫困问题。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发改、扶贫等部门联合发力,逐村逐户摸清底数,对于哪些搬迁对象完全离开原先生产生活区域,哪些搬迁对象就近安置等,做到情况明、底数清。同时,聚焦移民用地难调、户籍管理复杂、群众诉求多等突出问题,明确任务完成时间表、路线图,拿出过硬举措和办法,确保如期完成任务。
——以科学规划为引领,确保搬迁任务圆满完成。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相关工作。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扶贫办编制并印发了《宁夏“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为了实施好移民搬迁工作,自治区先后出台了《宁夏“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效考核实施细则》《宁夏“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资金管理办法》《关于解决政策性移民发展问题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后续扶持发展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含金量高、针对性强的文件,有力地推进了移民搬迁工作的顺利实施。
——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勇于面对,加强整改。“十三五”期间,宁夏以“人民满意”作为最高标尺,坚持问题导向,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多次会同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和宁夏扶贫开发投融资有限公司、国家开发银行宁夏分行、农业发展银行宁夏分行组成联合督查组,对全区搬迁工作进行联合督查,找准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督促各地加强整改,确保搬迁数量完得成、质量过得硬。
——实事求是,把握快与慢的辩证法。对于搬迁征地、工程招投标等前期相关工作,开辟绿色通道,特事特办,以最快速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地实施。为把易地扶贫搬迁的“帽子”戴在该戴的贫困户头,宁夏下足“绣花”功夫,对标“精准”严格识别,合理确定建设标准,严守人均住房建设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红线和不低于“15平方米”的底线,有效防止了贫困户因举债搬迁致贫。
——创新搬迁方式,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历经多次移民,宁夏域内几乎没有可规模化安置的区域,有安置任务的县区想方设法为移民“挤”土地、建住房,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下,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扶贫办等部门干部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反复推敲、再三斟酌用地。在迁入区,几乎所有的平地都被利用上了,除了建设安置房,每隔一段路,都有大棚和庄稼。宁夏发展改革委一位干部感慨地说:“宁夏水土资源有限,我们是在有限的空间内为移民争取更大的发展。”
三、资金、用地、搬迁、产业、民生问题一连串,
“堡垒”难攻——量身定制“精准到人”搬迁道阻且长,为群众量身定制脱贫计划,是破题之策。宁夏经过充分科学调查研究,提出符合实际的安置方式,即利用有限的土地和资源,采取山区与川区结合、城镇与农村结合、集中与插花结合、政府组织与市场化推动结合等多种方式,量身定制翔实的搬迁举措,对中南部地区的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同心县、盐池县、海原县、中宁县9个县(区)的困难群众进行安置:依托重点城镇、工业园区、产业基地以及山区大县城,新建或回购商品住房,城镇安置5.28万人、农业安置2.8万人。
——合理利用政策空间,确保安置用地。宁夏回族自治区将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纳入土地利用规划,保障易地扶贫搬迁所需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供给。在安排年度用地计划指标和增减挂钩指标时,向易地扶贫搬迁任务重的市、县(区)倾斜。对不具备开展增减挂钩条件的,优先安排安置所需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
与此同时,各地创新安置方式,拓展“用地”空间,取得了良好效果。平罗县黄渠桥镇对全镇13个村中农转非或者进城务工农户空置的住房进行回购,共回购维修住房20户(套)进行分散安置。利用村镇总体规划体系中保留的中心村或村庄点内的农村空闲宅基地,通过有偿转让使用方式,采取联户自建的方式新建移民住房,实现了收储与新建有机结合,既盘活了住房、土地等闲置资源又实现了闲空置宅基地的合理利用,大大减少了收储工作难度,为易地扶贫搬迁提供了新的安置方式。
——兜牢民生底线,织牢“两不愁三保障”网。根据木桶原理,事物的成败往往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宁夏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实行按人补助和农户自筹的方式,人均建房自筹仅0.3万元。城镇安置房都有暖气、有线电视、网络、天然气、自来水、太阳能等。集中安置区配套完善了小学、卫生室、文化活动室等公共服务设施。对迁入区现有公共服务资源不足的,及时调整教育、医疗服务机构规划布局,进一步完善村级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医生服务“应签尽签”。
——产业扶贫,精准施策拔穷根。搬迁不只是“挪个窝”,更要“铺好路”。住房问题解决后,如何确保稳得住、能致富?找准脱贫的关键点、着力点和结合点,从顶层设计上给出方向路径,成为易地搬迁的关键环节。
宁夏将搬迁对象从“十二五”时期的“精准到户”变为“十三五”时期的“精准到人”,通过产业扶贫,带动移民致富。自治区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产业扶贫的指导意见》,明确新增扶贫资金重点用于产业发展,支持移民发展马铃薯、冷凉蔬菜、牛羊养殖、覆膜玉米等优势产业。在全区范围内大力实施“四个一”示范带动工程,建设100个产业扶贫示范村、培育100家扶贫龙头企业、培育1000家扶贫产业合作社、发展10000名致富带头人,带动包括安置区在内的贫困村发展产业。推进产业项目到户,针对易地搬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需求,按照户均3000元标准,以“扶贫到户、责任到人”方式扶持发展致富产业,增强造血能力,提升收入水平。
坚持移民住房与配套产业设施同步建设,对有养殖或种植意愿的搬迁安置户,每户建设1座养殖圈棚或1亩大中型拱棚;对小规模开发土地安置的,集中建设养殖圈棚或日光温室;对劳务移民安置的,鼓励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农业产业化企业在移民安置地附近投资建厂或建立生产基地,促进移民就近务工就业,让劳务成为移民的“铁杆庄稼”。
坚持产业发展与就业培训同步推进,针对县内就近安置、小规模开发土地安置、农村插花安置等有土安置移民,通过采取加强技术服务、引进龙头企业、培育经营主体、加大支持力度等措施,发展增收产业;针对劳务移民,综合运用国家和自治区就业扶持政策,通过强化就业技能培训、开展公共就业服务、建设扶贫车间、鼓励重点项目工程吸纳用工和政府购买岗位托底安置等措施,帮助移民多渠道实现就业。
——管好资金,督查跟进,将安全贯穿始终。宁夏虽然家底薄,但对扶贫资金毫不吝啬。自治区党委政府创新金融扶贫模式,全面推行千村信贷、互助资金、金扶工程,在全国率先实施扶贫加保险模式并实现全区域覆盖。为确保每一分钱用得合法、花得合规、分得公平、经得起检查,自治区扶贫办(移民局)与宁夏惠民投融资有限公司设立的独资子公司宁夏扶贫开发投融资有限公司,由第三方承接地方政府债券资金、专项建设基金以及政策性银行长期贷款。全区有搬迁任务的17个县(区、市)、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均组建了县级项目实施主体,建立了上下衔接顺畅、规范高效的资金运转流程。
为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宁夏回族自治区采取“区、市、县”三级督查督导的方式进行督导检查。同时,大力推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代表对工程建设质量的监督制度,确保搬迁群众住上放心房、满意房。盐池县青山乡方山村在论证初步确定安置区时,由于规划要占用耕地、且后期投入较大,村监会在参与论证时提出反对意见,帮助分析利弊,经和村“两委”班子多次实地勘察后,及时调整方案,重新规划选址,此举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搬迁扶贫、产业扶贫、民生扶贫、财政扶贫……随着一系列脱贫攻坚方式合力的形成,贫困的“堡垒”逐个被攻破。
“十三五”期间,财力有限的宁夏耗资49亿元,为8万移民盖新房,建产业扶贫园、种养殖大棚,让8万困难群众挪出穷窝、走向新生活。
四、思维意识、生产方式、传统技能与新环境格格不入,
信心何来——政策“方程式”精准促融入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标,如何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
移民搬迁前,常年深居大山,多数文化程度偏低,传统生产观念根深蒂固。迁入川区后,种植方式改变,短期内难以适应当前的生产方式,对参加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搬迁“总目标”。
“乐业才能安居。”为做好“后半篇文章”,避免搬迁户“住着新房子、过着苦日子”,宁夏坚持“挪穷窝”与“拔穷根”并举,下足“绣花”功夫,实现“户均培训一人,户均一人稳定就业”的目标:引进企业在移民安置区投资建厂或建设扶贫车间44个,吸纳搬迁群众就业;借助迁入区四通八达的交通,鼓励移民外出劳务;推广“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等方式,鼓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经营主体与搬迁群众建立契约型、分红型、股权型等合作方式,带动搬迁群众通过种养殖产业致富;加大技能培训,鼓励移民掌握一技之长,累计培训2万余人次,实现县内就地就近就业1万多人、县外务工7000多人、公益性岗位就业2000多人。
环境一变天地宽。
“以前在老家守着三四十亩地,靠天吃饭,娃娃上学也不方便。现在政策好,我在铁厂上班,媳妇边照顾娃娃边打零工,收入比在老家翻了两番。”提及近几年生活的变化,中卫市沙坡头区东园镇金沙村村民李四龙喜不自禁。
为使移民搬迁后稳定脱贫,金沙村建立搬迁户劳动力就业帮扶台账,积极对接工业园区企业用工需求,开展“菜单式”培训,确保培训后能稳定就业。同时借助金沙村发展成熟的设施蔬菜产业优势,为移民新建特色产业园,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鼓励移民参与入股,年底实现分红。
2020年6月16日,青铜峡市叶盛镇“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移民设施农业扶贫产业园,安廷俊正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打理自家的蔬菜大棚。“按照技术员讲的科学选种、科学管理,一个棚一年收入2万元不成问题。”安廷俊说,2019年,他承包大棚种植西瓜,当年就尝到了“致富果”的甜头。
近年来,青铜峡市在“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瞿靖、邵岗、叶盛3个镇建设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园,为每一户搬迁户算好产业发展账,最大限度帮助搬迁群众发展产业,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可融入”。
距叶盛镇100多公里的同心县扶贫产业园中,机器声轰鸣,马艳正在麻利地操作缝纫机,身旁的计数器上显示:当天完成扎领子143件,返工0件。
“每个月收入3500多元,中午还能赶回去给娃做饭。”围着锅灶转了大半生,马艳做梦也没想到,有一天,她会成为产业工人,拥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跟随搬迁的脚步,8万移民的命运也随之峰回路转,据统计,“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6187元增加至2019年的8387元,98%的移民成功脱贫!2019年,劳务收入占群众总收入的65.2%。仅4年时间,宁夏8万人用今昔巨变充分证明——“移民搬迁是脱贫攻坚的一种有效方式”!
只有激发内生动力,才能让脱贫可持续、致富有干劲。
到达迁入区的移民,迫切需要一把向上的“梯子”。产业、住房、民生都有保障,如何鼓励移民自己往上攀?
同心县豫海镇永春社区将招聘现场设到小区里,根据移民需求,对接企业,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的产业模式,既有效地促进了移民就业增收,又激发了移民的内生动力;银川市金凤区丰登镇润丰村对移民进行前期摸底,按需求开设家政服务、烹饪、驾驶、挖掘机操作等专业技能培训班,举办大型招聘会,尽最大努力给移民创造就业条件;青铜峡市邵岗镇玫香园小区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五好模范”评选,扶志气、扶道德、扶文化,激发移民内生动力,切实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天雨不润无根之苗”。从“要我富”到“我要富”,移民“飞”的意识和“先飞”的行动不断增强,获得源源不断的长久致富能力,形成长效机制,实现了“真脱贫”。
从故土难离,到此处安心是家乡,可持续的产业、稳定的就业不仅带来多元化的致富渠道,更稳住了移民的心。
五、殷实的生活扑面而来,获得感、
幸福感、安全感摸得着、看得见时间像一支如椽巨笔,记录着抵达幸福彼岸的今天。时光倏然而过,移民到底发生了哪些巨变?
走进移民迁入区,家家户户的变化,如同雨后山里的蘑菇,咕咕嘟嘟冒了出来。
盛夏,微风徐徐拂面,空气中弥漫着青草的香味。中卫市沙坡头区东园镇金沙村村民刘勇正猫着腰给承包的200多亩水浇地补水稻苗。背后,成片庄稼在黄河水的滋润下,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2017年之前,刘勇在老家干涸的土地上挥汗如雨,却刨不出几口粮食,一家六口人年收入不过1万元。搬迁到新居后,刘勇跟随老村民学习水稻种植技术,在村委会和驻村扶贫队的帮助下,贷款流转了200多亩地,除去用工、化肥等成本,纯收入达10万元。闲不住的刘勇和老伴儿趁着农闲外出务工,每年还有2万元收入。“搬迁上来4年,贷款早还清了,今年还投资10万元,与人搭伙建了一家养殖场。”如今,刘勇一家成了村里精准脱贫的典型。
短短3年,变了命运,换了人间,让刘勇恍如隔世。“做梦也没想到,我会有水浇地,还学会了种水稻。共产党好,黄河水甜!”
坐在87平方米的楼房里,同心县豫海镇永春社区的马彦虎一脸满足:“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还住上了楼房。”
老家在同心县田老庄乡,山大沟深、缺水少雨,马彦虎夫妇辛辛苦苦劳作一年,收入甚微。“以前日子苦,家里没几个钱,鞋底袜套都藏过钱。”2016年,赶上好政策的马彦虎,从老家搬迁到同心县。每人自筹3000元,马彦虎一家四口就住上了楼房。铺好的地板砖,崭新的门框、灶具,甚至还有干湿分离的卫生间,走进新家,拧开水龙头,看到自来水哗哗流,那一刻,马彦虎心里笑开了花:“梦想原来不远。”
入住新家后,马彦虎在附近的建筑工地务工,工资日结,每天180元,妻子经过培训,成为扶贫产业园的一名产业工人,每月3000多元工资。2019年年底,马彦虎两口子算了一笔收入账——务工费加上劳务补贴,一年下来收入近6万元!
经历断裂与重生的艰难过程,从几十公里外拖家带口来的移民们,如今生活成了崭新的模样:
一排排红砖瓦房、一栋栋新楼,取代了原来的土坯房,成为家的代名词;
校园里传来的阵阵读书声,取代了因贫困而辍学的无奈,成为希望的代名词;
一张张溢满幸福的笑脸,取代了对生活的绝望,成为幸福的代名词;
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摸得着、看得见,在移民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梦想里,在移民越来越殷实的家底里,在移民自信自强的精气神里;
这些载入人类社会发展史册的成就,足以向世界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六、规划、选址、统计、筛查、督建、帮迁、找工作……
全环节服务的路上,是干部们写在民心里的担当从“50后”到“90后”,成千上万的扶贫干部坚守“扶贫”初心,牢记“为民”使命,用汗水谱写着壮烈的扶贫史诗,用奉献之火点燃群众战胜贫困的希望之光。
担任同心县兴隆乡民生保障服务中心主任后,“5+2”“白+黑”成了李进祯的工作常态,除负责单位所有人员工资、养老保险等各项收支以及单位后勤保障财务支出,全乡农业、林业、拆迁补偿等多达二三十项的涉民生类资金的核实、审查、兑付都经由他手,对于这些群众的“救命钱”,李进祯精打细算、仔细核验,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在他心中,百姓的分量永远最重。2017年,李进祯因突发心肌梗塞,经抢救无效去世,将生命永远定格在52岁。
2017年,西吉县扶贫干部撒凤虎因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积劳成疾,患糖尿病伴心力衰竭去世。在扶贫路上,他永远是“拼命三郎”,为了编制《六盘山片区扶贫攻坚‘十三五’实施规划》,撒凤虎随身备着4瓶冰冻矿泉水,把胰岛素放到4瓶水中间冰镇着,血糖高了就取出来打一针。一次,一个项目表最后金额的小数点后两位对不上,大家都说差这几分几毛钱没啥大问题,但是撒凤虎却固执地把几百项数据重新一一核对,最终让所有数据完全一致。
2017年7月,大学生村官何欢接手104户青铜峡市叶盛镇“十三五”易地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东家脱贫缺产业,西家发展没资金……为了帮助移民安心生活,何欢挨家挨户跑,把每户贫困户的情况掌握得门儿清。同时,主动帮助移民办理电卡、天然气卡等,让来自异乡的移民感受到党的关怀和地方政府的热情。她还自费为住院、家庭困难的移民购买慰问品、为帮扶户完成微心愿、为学生们讲解作业,被移民亲切地称呼为“闺女”。
担心移民搬迁到新居,生活没有着落,同心县豫海镇永春社区居委会主任周军急得几宿难眠,“不能等着工作找上门,要学会主动出击!”他带领班子成员,主动到同心县扶贫产业园的三聚环保、中核集团、闽江、同亳药业等企业对接沟通,了解企业的性质、发展前景、用工制度,为贫困户寻求就业机会,目前已有246人在工厂稳定就业。考虑到这样“上门找工作”方式提供的岗位有限,周军又联合部分单位,在小区内举办移民专场招聘会,引入8家企业、2个劳务中介公司,为移民提供就业岗位2150个。
“70后”的他是2万多移民的贴心人。2011年,一纸借调令将赵波从彭阳县城阳乡党委办公室调到彭阳县生态移民办公室。搬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群众需要对家庭财产进行处置,然后将剩余的东西全部装车带走,期间的安全问题尤为重要。赵波和同事们日夜奔波在各个山沟,为群众准备干粮和水,帮群众装东西,解决装车过程中的矛盾纠纷。由于他的认真负责,近十年时间里,当地搬迁从未出现安全事故。
从业多年,泾源县香水镇劳务扶贫办主任陈志琴把生活、子女上学、产业发展等移民最关心的事一一记挂在心上,她和三个社区紧密联系,做好对移民的后续跟踪管理和服务。组织社区干部及网格员深入移民小区,主动为移民上门送服务,并开展感恩教育、素质教育、家庭评比等,引导移民群众崇德向善,提升文明素质。
在宁夏,成千上万的扶贫干部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兑现着党向人民作出的“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庄严承诺,践行一名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因他们的存在,无数困难群众的生活从绝望走向新生。
七、易地搬迁37年对宁夏带来的启示
“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在宁夏37年5次扶贫搬迁百万移民的扶贫史“河”里静静流淌,悠长而美好。宁夏改天换地的搬迁史注定彪炳中国扶贫的史册,它将带给世界怎样的启示?
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彰显中国智慧和制度优势——37年来,一届又一届宁夏党委政府矢志不渝,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带领各族群众实现从解决温饱到摆脱贫困,从输血式、分散式扶持逐步到造血式、精准式脱贫转变,解决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中国乃至世界扶贫史上前所未有的成就,为全球贫困治理贡献了智慧和方案,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锻炼队伍,锤炼作风,人民至上执政理念得到诠释——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克服重重困难,在依法依规前提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投入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工作当中去。想方设法提高搬迁群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提升农村治理水平,让搬迁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艰难困苦中考验队伍“战斗力”,在复杂环境中锤炼干部作风,牢牢守住对象精准的“界线”、住房面积的“标线”、搬迁不举债的“底线”、项目管理的“红线”,为宁夏长远发展积累了宝贵人力资源财富。
紧缩开支,不吝为民,小省区集中力量也能办大事——宁夏财力有限,为完成8万人搬迁任务,除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外,集力聚资,“勒紧裤带”过日子,将有限的资金用在为民谋利上。如今,所有迁入区实现了通水、通电、通路,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实现全覆盖,住房难、就医难、上学难、行路难、吃水难等问题基本解决,群众共享发展红利。是“小省区也能办大事”的生动写照。
产业带动,精准“到人”,“骨头”再硬也能“啃”得动——发展致富产业成为扶贫开发的根本出路,枸杞、葡萄酒、养牛、大棚蔬菜等特色产业成为“铁杆庄稼”,占贫困群众收入的1/3以上,劳务收入占到贫困群众收入的四成以上。通过产业扶贫、扶志扶智,调动移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逐步帮助移民增强造血功能,内生动力不断被激发,进一步防止返贫,巩固了脱贫成果。
效果很好,收获更多,从根本上解决西海固地区贫困问题——如今,通过实施产业扶贫、劳务扶贫、教育扶贫等易地搬迁“组合拳”,宁夏贫困发生率已由从1982年的74.8%下降到2019年的0.47%,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大大改善,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实现了脱贫目标。搬迁区各民族在共同发展生产、勤劳致富的过程中,增进了民族感情。中南部山区的迁出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生态功能显著增强。沉甸甸的“硕果”证明,易地扶贫搬迁是从根本上解决西海固地区贫困问题的治穷之方、治本之策,更是一条以川济山、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扶贫开发成功之路。
走出故土、走向新生。全国人大代表马慧娟的家在吴忠市红寺堡区,宁夏最大的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区,历经22年扶贫开发,红寺堡区实现整体脱贫摘帽。2020年全国两会上,马慧娟向世界深情讲述“红寺堡春天的故事”:“我来北京开会之前,乡亲们请我捎句话:感谢习近平总书记对贫困群众的挂念,感谢党中央对贫困地区的关心,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移民区群众今天的美好生活。”“红寺堡的建设、成长、蜕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生动注脚,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实施的见证!”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视察时强调,“要完善移民搬迁扶持政策,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要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保持现有政策总体稳定,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并对移民给予深切期望:“乡亲们搬迁后,更好生活还在后头。希望乡亲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发挥自身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