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搬迁海口市新港水产码头综合批发市场的提案
关于加快搬迁海口市新港水产码头综合批发市场的提案
(B类)
海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对政协
海南省六届三次会议第0413号提案的答复
孙永望委员:
您《关于加快搬迁海口市新港水产码头综合批发市场的提案》(第0413号)收悉。感谢您对我市商务及批发市场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新港水产码头综合批发市场基本情况
海口市新港水产码头综合批发市场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位于龙华区滨海大道8号,占地80多亩,现有经营户400余家,主要经营日用百货、烟酒、茶叶、海南特产、海水产品等各种日用商品。该市场产权属海口市水产供销总公司、港航控股公司、国资公司及部分个体老板共同拥有。市场自80年代初建立以来,经过不断的培育和壮大已成为全省经销商熟知的综合商品批发市场。该市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处于市中心地段,比较方便城区市民的零售和小型采购。目前,市场分两块经营:一块为日用品批发;另一块为海水产品批发。日用品的主要经营模式为经销商在市场内设置的店铺里摆设销售商品,除零售在本店铺交
易之外,设置在椰海大道、秀英码头、老城等地存放商品的仓库,批量采购的,直接从仓库发货到客户手中;海水产品经营模式主要以夜间批发为主,市民每天从菜市场购买的海水产品,大多数为新港水产码头综合批发市场而来的。
二、新港水产码头综合批发市场计划改造情况
经实地调研及座谈了解,为改善新港水产码头批发市场现有设施陈旧,环境脏乱差现状,市场业主决定对新港水产码头批发市场进行提档升级,将市场拆除在原址上重建。市场将建成22层以上商住楼,其中一至三层为批发商品使用,计划今年6月份开始办理报建手续,年底开工建设。改造工程将分期实施,同时做好经销商的安置工作,把现有的商户全部安置到水产码头商业街和水港路临时设置的铺面进行经营,待市场改造后,再搬回原址经营。在临时安置经营期间,不改变市场规划,不影响市场经营秩序。改造后的市场将提档升级,店铺设计规范、布局合理安排,道路宽阔,环境优美。改造后的铺面数量不变,能够满足原有商户铺面的需求。
三、解决新港水产码头搬迁问题
根据孙委员提出加快搬迁海口新港水产码头综合批发的建议,我市多方协调,近期拟在美兰区新埠岛新建海产品批发市场,项目占地78亩,分两期建设,第一期建设面积30亩,建设内容主要分类为鲜活水海产品交易区、海产品干货交易区、海产品加工餐饮店及旅游产品等业态,预计今年底完工并投入运营,将解决就业人员10,000人。届时新港水产码头批发市场改造工作启动后,商户如有搬迁打算的,按照“企业运作,政府引导”的原则,我们可引导商户到新建项目点进行落户经营。
四、海口市物流业的分布状况及发展趋势
目前,海口市物流业主要分布于中、西、东、南部。中部、西部和南部主要为临港物流,东部主要为临空物流。西部有面积4300亩的新海综合物流园区、海口综合保税区物流园以及面积320多亩、建有13,000吨冷库存和20,000平方米交易配送中心的海南中产农产品中心市场;中部有面积约500亩“丘海大道延长线园区”;南部有南海大道面积1300多亩的城市配送中心;东部有7000平方米的空港仓储和面积800亩的桂林洋物流园,此外还有椰海大道面积660亩的南北通物流园,初步形成覆盖全市的物流网络。
海口市物流业将步入向现代物流业初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总的趋势是:设施更新,布局调整,产业集聚。
1.设施更新。海口市现有的仓库大多是村民自建或村民与商家合建的铁皮钢构简易仓库,仓储设施设备落后,企业规模小,标准化仓储设施比重低,占不到总数的10%。这种与省会城市不匹配的格局已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当前,我市正引导社会资本建设设备先进的大型分拨配送中心、公共物流配送中心、共同配送末端网点,而物流企业也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开始更新仓储设施,如南北通物流在椰海大道的物流园建设新的仓储设施等,预计未来5年标准化仓储设施建设将会在海口市全面展开。
2.布局调整。按照新的布局调整,西部地区要适应城市发展要求进行调整优化,东部地区正布局临空物流业和专业类物流。未来5年,将形成布局更为合理的产业发展格局。
3.产业集聚。随着各类物流园区、物流配送中心、物流中心等的建设,海口市物流业将呈现出产业集聚的发展趋势,“十三五”时期,产业集聚进行将会加快,物流集聚发展的效益将进一步显现。
专此回复。
海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5年6月25日
(此件主动公开;联系人:黄武群,电话:68725177)
抄送: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市商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