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巡礼之八 写好挪掉“穷窝”的江西故事

图为江西宜春市,铜鼓县大塅镇公益村大邱塍安置区配套产业基地,公益助农活动进入茶园,引来全县各地群众来观看。

  新时代,江西继续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光辉篇章——

  这片豪杰辈出的红土,是人民军队诞生的摇篮,是我们党开辟早期革命根据地的地方,孕育了红色古都,是万里长征的出发地。

  这方秀美壮阔的大地,山河奔涌幸福、原野滋长希望,在新时代的春风里,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脱贫攻坚战捷报频传,扶贫成效位列全国“第一方阵”。

  在这里,我们读懂新中国——江西,承载着我们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穿越风雨、历久弥新,升腾着亿万老区人民对党的信赖、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站在这样的角度,我们激赏新中国——在生存发展条件较为恶劣的偏远山区、库区、地质灾害区,134696名易地扶贫搬迁的江西“老表”,在党委政府帮助下,“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与4600万江西人民一起,同写全面小康的江西华章。

  一、永恒的初心神圣的使命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早在2003年,江西省委、省政府就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措施来抓,先后从深山区、库区和地质灾害区搬迁安置群众80多万人。“十三五”以来,江西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按照国家的部署和要求,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继续稳步推进。

  赣鄱大地,演绎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定格下一个个感人的瞬间。

  江西井冈山,晨曦微露。

  刚吃过早饭,大陇镇爱心公寓的杨小飞一家都忙碌起来:孩子步行上学,他和妻子去瓷厂上班,老人到集市买菜。

  一路上,杨小飞讲起了他的故事。

  杨小飞一家原来住在井水村雷公坳组,“报道敌军宵遁”的黄洋界保卫战,就发生在那附近。村里曾流行一句顺口溜:“雷公坳、雷公坳,雷公来了绕三绕。”每当春夏之交,这里经常遭受雷电之灾、暴雨之袭、泥石流之害。村里几辈人都想走出大山,兜兜转转,就是搬不出去。

  易地扶贫搬迁实施后,政府出资在镇里统一建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每户只要出不超过1万元,就可以搬进宽敞明亮的新房子。他们小组的32户村民从此搬出大山,搬进了新生活。

  “去年家里收入近8万元,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啊!”杨小飞说。

  “十三五”期间,像杨小飞这样品尝着易地扶贫搬迁成果的江西家庭,逾3.5万户。他们想不到、不敢想的幸福,早已化作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标注在航程上、实践在奋斗里。

  2016年2月2日,南方小年。习近平总书记沿着崎岖的山路,来到井冈山。他深情地说:“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将继续大力支持老区发展,让乡亲们日子越过越好。”

  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深入江西考察,在长征出发地,他动情地说:“我这次来江西,是来看望苏区的父老乡亲,看看乡亲们的生活有没有改善,老区能不能如期脱贫摘帽。”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五个一批”工程中难啃的“硬骨头”。江西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重要论述,立下军令状,坚持把做好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检验,不断提升政治站位,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全力推进这项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战。

  在省级层面,历届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强力推进这项脱贫攻坚的民生工程。特别是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现场会后,江西省委、省政府把易地扶贫搬迁摆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突出位置,省委书记刘奇批示“要结合江西实际,抓好贯彻落实”,省长批示“要认真落实会议精神,强化后续管理”。省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副省长任组长,省扶贫办、省发展改革委牵头,财政、自然资源、人民银行、国开行、农发行、省投融资平台等多个部门组成的易地扶贫搬迁领导小组,建立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省直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省扶贫办、省发展改革委建立联合办公机制,共同研究推进工作。

  在基层,60个有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县,均成立易地扶贫搬迁领导小组,由县级党政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形成了凝聚合力、务实高效的工作格局。

  对“十三五”规划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人口,县乡村组织扶贫干部逐一上门进行调查核实、精准识别,按照“户申请、村审核、乡调查、县审批”规范认定工作程序逐步推进。全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人口134696人,根据实际情况,从2016年起分三年下达搬迁计划,分步分期、保质保量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牵涉面广、情况复杂、政策性强。江西从实际出发,在总结“十二五”深山区移民搬迁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详细的“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实施方案和搬迁安置规划,明确了统筹规划、精确瞄准、安置方式、补助标准、整合资金、创新方式、完善政策等举措,出台了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资金管理、问题整改、后续帮扶、社区管理、拆旧复垦等政策文件,建立健全了完善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体系,做到安居与乐业并举,搬迁与脱贫同步。为了保证政策执行不走样,全省上下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政策宣传培训和深入调研,强化了对项目、资金和后续帮扶等工作的政策指导。

  顶层设计科学严谨、微观落子妙着迭出,江西的“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按照“五个三”模式,呈现出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态势。

  二、一样的搬迁梯度的安置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基本要求就是消除贫困。易地搬迁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群众“能脱贫”。

  2020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现在搬得出的问题基本解决了,下一步的重点是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以问题为导向,立足资源禀赋、尊重群众意愿,江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着力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70多岁的泰和县上祀乡西岗村贫困户温著德,跟大山打了一辈子交道,妻子死后,他一个人含辛茹苦把儿女抚养成人。村里200多户村民陆续搬出了大山,但温著德故土难离,虽然住的土坯房已经开裂,但一想到要去别的地方重新开始,心里就舍不得。他想搬到一个既安全舒适,又乡土乡音不改的地方,可以继续熟悉的生活。

  30多岁的遂川县大汾镇庄坑村贫困户李海平住在大山深处,祖祖辈辈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心有不甘的他,18岁那年扛起背包,南下打工,当过流水线工人、做过保安。虽然一直没赚到钱,可他对城里的生活已经不再陌生,还十分向往。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搬进城里,重新开始,一步到位。

  搬迁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想法。

  实行“三级安置”,因地制宜规划选址。江西在推行易地扶贫搬迁的过程中,坚持政府主导,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以集中安置为主,实行县乡村安置。各地因地制宜,高起点搞好规划,县乡村都拿出位置最好的地块,用于安置点建设。重点将县城(工业园)、乡镇和中心村作为集中安置点规划选址,形成县、乡、村“三级梯度”搬迁安置模式。对有劳动能力的家庭或已有成员在县城或工业园区务工的,引导进县城进园区集中安置;对要求留在乡镇兼顾原有耕种资源的,集中安置到乡镇所在地;对没有离乡意愿、打算在农村发展的或没有劳动能力的特困户,安排到中心村安置,并对特困户实行住房保障性安置,满足群众多层次的需求。

  与此同时,江西牢牢把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是扶贫房,不是致富房、小康房”的要求,高标准、严要求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坚决守住搬迁对象精准的“界线”,对搬迁户进行严格核实、动态管理,确保精准搬迁、应搬尽搬;坚决守住住房面积的“标线”,既满足搬迁需要,又控制面积不超标;坚决守住搬迁不举债的“底线”,确保搬迁群众不因搬迁影响脱贫;坚决守住项目规范管理的“红线”,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

  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推进,没有资金可不行。2016年以来,江西严格资金管理,用好用足专项资金,全省累计筹集各类易地扶贫搬迁资金83.3亿元。2017年,还将原来由县级财政偿还的长期贴息贷款、专项建设基金改为全部由省本级财政承担,切实减轻县级财政负担。

  人搬走了,土地可不能浪费。为了提高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益,江西把握“三个节点”,有力破解拆旧难题,即在确定搬迁户之初,就大力宣传“一户一宅”和“新建必须拆旧”的政策要求,签订搬迁安置协议的同时,全覆盖签订拆旧协议,明确拆旧过渡期。推进中,拆除旧房给予适当补助,发放“奖励金”。搬迁后,以乡镇为单位建立旧房拆除档案,安置住房不动产权登记与旧房拆除实现挂钩,确保应拆尽拆。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江西共建设6户以上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886个,其中有3.74万人在45个县城(工业园)安置点集中安置,4.43万人在270个乡镇安置点集中安置,3.61万人在571个村级安置点集中安置,集中安置率为87.5%。截至2020年6月底,全省应拆旧房2.39万套,已拆2.35万套,拆旧率达98.6%。

  易地扶贫搬迁,让梦想照进现实。

  如今,温著德搬到村委会附近的集中安置点,离他原来的家走路只有10分钟,乡亲邻舍大都住在那里;应荣花带着全家搬进了芦田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住进三室两厅南北通透的楼房;李海平搬迁到县工业园区旁边的“梦想家园”小区,打工生活都方便。

  赣鄱大地上,千千万万的贫困户按自己的心愿,搬出了穷窝。正如应荣花所说:“做了一辈子的梦,终于实现了。”

  三、升腾的希望红火的日子

  望着田里生机勃勃、已经剪了2道枝芽的金丝皇菊,修水县汤桥村易地扶贫搬迁的53户贫困户知道,2020年又将是一个丰收年。

  2016年年底,这53户214名贫困群众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搬进了位于村部不远的集中安置点。人虽然搬下了山,但今后怎么发展呢?搬迁户原来在山里以小农经济为生,习惯了“红薯饭、茶壳火,除了神仙就是我”的生活。他们发展产业缺动力、缺资金、缺技术、缺土地,更缺抗风险的能力。

  为改变这一现状,2017年,汤桥村“两委”干部带领部分党员和村民四处学习,最终选定了菊花这种当年收益、市场前景好的产业。在发展模式上,采取“合作社+基地+搬迁户”模式,通过免田租、免费提供种苗、免费技术指导和管理、保底价收购的“三免一保”方式,按人均3至5亩地提供给有能力的搬迁户栽种菊花,让搬迁户深度参与产业扶贫。

  这样的好政策,吸引了搬迁户的广泛参与。汤桥村党支部书记佐赣锋告诉我们:“村里的合作社已经累计种植菊花700多亩,创收500多万元,带动贫困户增收70多万元。大家都夸这个产业好呢。”

  搬迁的目的是脱贫。贫困群众易地扶贫搬迁后,江西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帮扶措施,建立健全到户到人的后续帮扶管理台账,定期跟踪回访调度,确保贫困群众都有帮扶措施,逐步“能脱贫”。

  突出“三个优先”,着力抓好就业扶持。帮扶就业促进增收。发挥安置点临近工业园区的优势,优先安排搬迁对象到园区企业就业,在安置点附近建设产业基地、扶贫车间、帮扶工厂、商店等,帮助搬迁群众就近就地就业。优先做好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和贫困户自身实际,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并通过线上招聘和线下安置点专场招聘会等方式,做到“人岗对接”“送岗上门”。优先安排“4050”就业困难搬迁贫困户在公益性岗位就业。统筹开发保洁保绿、护林员、治安协管员、图书管理员、保安物管等公益性岗位。

  落实“三种形式”,多元发展后续产业。鼓励自主发展产业。采取“易地扶贫搬迁+特色产业”发展形式,依托各地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和传统手工业,积极推进光伏发电、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等新型业态,落实好产业发展奖补政策,安排产业扶贫发展资金扶持搬迁户发展产业,让贫困户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落实“一领办三参与”产业合作形式,鼓励合作社、能人带动,大力推行村干部与能人带头领办、村党员主动参与、村民自愿参与、贫困群众统筹参与,带动搬迁贫困户脱贫增收;落实资产收益扶贫形式。充分发挥扶贫资金红利和搬迁户山林、农田资源优势,整合资金入股分红,引导、动员搬迁户把其原居住地山林土地实行统一有偿流转,其原有的集体资产收益权不变,切实增加其股金、租金收入。通过租赁联结、劳务联结、股份联结、订单联结等多种联结机制,紧密完善搬迁贫困户与合作社的利益联结。

  据统计,截至2020年6月,江西在安置点和周边已建成扶贫车间(加工点)575个、产业基地475个,搬迁贫困户实现就业3万户6.1万人,较2019年年底增加1.03万人,基本实现了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家庭中每户最少一人就业。搬迁劳动力中发展种养产业1.11万户2.13万人,较2019年年底增加0.36万人。

  汤桥村搬迁贫困户万继华给我们算了这样一笔账:以前在山里生活,每年只有种田和生态公益林补助的一点钱,一年下来,满打满算能挣1万元。2016年搬下山后,他参加了村里的合作社,种了4亩菊花,每年收入2万元,妻子在工业园务工每月3000元,他还买了辆小货车,帮人跑运输,去年轻轻松松赚了10万元。

  “当年搬迁,政府只帮我们做了一层楼,等明年脱贫攻坚结束了,我准备自己把这二层小楼给盖上。我这日子是越过越红火,好日子,还在后头呢!”万继华憧憬地说。

  四、贴心的服务长久的稳定

  “迁新居告别穷乡僻壤,跟党走迎来温馨小康”,“笑脸迎春添异彩,深山搬迁住新居”……虽然春节早已过去,但走进武宁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武安锦城锦宁社区,搬迁贫困户门口的对联依然鲜艳。

  锦宁社区比邻县工业园,周围的超市、卫生所、警务室、中学、小学、幼儿园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公交路线四通八达。小区内,绿树成荫、干净整洁、安定和谐,1000多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里,阅览室、心理咨询室、运动健身室、扶贫车间,应有尽有。

  最受群众欢迎的是社区里安排的“四点半课堂”,12名专业的志愿者老师轮流细心地给孩子们辅导功课,那些在工业园务工的家长们,再也不用担心孩子们放学后没人管、没地方去了。

  锦宁社区有居民1000多户,分别来自武宁县20多个乡镇场。他们从偏远的山区洗脚进城,虽然成了居民,但对城市生活还有很多不适应。社区党支部书记李世荣回忆说,刚搬来时,搬迁户的生活习惯和城里大相径庭,他们我行我素,养鸡养鸭的,拔了绿化种蔬菜的,闹矛盾吵架打架的,甚至还有人住不惯、闹着要回去的,什么情况都有。“我们只有把贫困户当家人,以真心换真心,提供更多更好的社区服务,才能让他们在这找到家的温暖。”李世荣说。

  易地扶贫搬迁,不是简单的一搬了之,如何让群众“稳得住”,是摆在广大干部面前的一道难关。

  为了让搬迁贫困户生活得更加舒心,江西加大了安置点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全省新建安置点配套道路1000余公里,新建或改扩建医院(卫生室)332个、幼儿园177个、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05个,实现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就业、教育、医疗、公共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的集约化、均等化,进一步完善了乡村基本公共服务。

  有的搬迁贫困户人虽然进城了,心还惦记着乡下,他们放心不下家里的那点土地、那片山林。为此,江西明确贫困户搬迁后原有的土地、山林、水面承包权及所有权不变,收益仍归搬迁贫困户所有。搬迁后村干部待遇不变,既承担原村委会的集体资金、集体资产、集体资源的管理职责,又承担安置点社区的社会管理职责,彻底解决了搬迁贫困户的后顾之忧,让其“稳得住”。

  抓住“三个到位”,规范完善社区治理。在安置点后续管理上,江西本着因地制宜、高效便利、属地管理的原则,设置相应的管理服务机构。安置规模较大、人数较多的安置点,设立党组织和管理服务机构(中心),并安排相应的工作场所;安置规模较小的纳入安置地村(居)委会统一管理。规模较大的安置点,还根据需要配备相应的专(兼)职管理人员;规模较小的安置点,则明确当地村(居)委会2至3名干部作为专(兼)职管理人员,做到“三到位”,即管理服务机构设置到位、社区管理人员配备到位、管理服务工作落实到位。

  围绕搬迁贫困户的需求,设置了技能培训、就业介绍、产业服务、心理疏导等功能,做好搬迁户入住教育、感恩教育,以及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接续服务,着力改善贫困户搬迁后“衣食住行”等实际问题,让贫困群众搬得放心、住得顺心、过得舒心。

  江西886个集中安置点中已经成立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管理机构的406个,其他480个小型安置点全部纳入所在地村(居)委会管理。

  “经过这几年的生活适应,我感觉自己从里到外都是城里人了,城里的生活,真好!”搬迁贫困户方丽燕道出了很多易地扶贫搬迁进城群众的心声。

  五、不朽的精神不变的作风

  “三更风雨行,道义担肩,一念身心系乡梓;万里扶摇去,勋名载史,满城父老送英雄。”

  2017年6月29日,修水县殡仪馆里,四里八乡的群众自发赶来送送杭口镇扶贫专干程扶摇最后一程,灵堂里高高悬挂的挽联,道尽了乡亲们的不舍。

  那一年,修水县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袭击,全县短时间降雨量高达174.5毫米,引发了百年一遇的洪灾。6月24日凌晨1时多,刚准备下班的程扶摇接到指令,赶往受灾村庄疏散群众,在途中被暴涨的洪流卷走,不幸罹难,年仅28岁。

  “表我已经交了,如果还有需要修改的地方,请随时打电话给我。”这是程扶摇牺牲前1个小时,给县扶贫办副主任发送的一条短信,内容是报送易地扶贫搬迁的有关数据,而这条短信也成为他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最后的“告别”。

  英雄已逝,牵挂绵长。

  修水县是秋收起义的重要策源地和率先爆发地,是主要军事力量的集结地和出发地,这里的土地浸染着烈士的鲜血。硝烟逝去,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战场变为反贫困战场。这里没有枪林弹雨,却同样有流血牺牲,同样考验理想信念——

  肖新泉,31岁,会昌县小密乡罗田村驻村队员,主要负责村里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2019年9月在村里不幸牺牲,原本3天后他将步入婚姻殿堂。

  周友才,36岁,余干县东塘乡副乡长,负责全乡易地扶贫搬迁点的建设,2019年2月,在脱贫攻坚调度会上突发心源性心梗,永远离开了他心爱的岗位。

  ……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西共有40位扶贫干部倒在基层一线,其中很多都参与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他们成了新时代的一座座精神丰碑。

  不朽的是精神,不变的是作风——

  兴国县长冈乡长冈村村民曹承凤家,80多年前盖的土坯房,至今矗立。

  1933年春,苏区贫农马荣海家不慎失火。时任乡苏维埃政府主席谢昌宝闻讯赶来,发动互济会和群众捐钱募料,帮助他家盖新房。毛泽东同志在著名的《长冈乡调查》中,引用此事,述说鱼水深情。80多年间,马家几代后人都没舍得拆除这栋闲置多年的土房子。马荣海的孙媳妇曹承凤说:“人要记恩,这栋土坯房里有党的恩情,老马家要一直传下去!”

  老屋装着苏区干部好作风,也见证着精神的传承。

  刘超是上饶市广信区扶贫办易地扶贫搬迁股负责人,部队转业回来后,刚好碰到易地扶贫搬迁对象重新精准识别。

  花厅镇白塔村十八排,10户43人居住,下车后还需步行2个小时,沿途要穿过一座座山林,道路曲折泥泞;应家乡佛母村黄金坪,17户74人居住,下车后须沿着黄沙古道步行一个多小时……那个如火的夏天,刘超不分昼夜地深入全区各地深山区、库区、地质灾害区、地方病多发区调查核实,真正做到“不漏一村、一户、一人”。

  两年时间里,广信区20个安置点要完成规划、选址、设计、建设、交房,时间紧、任务重。刘超高频率地在各地安置小区工地上奔波,下地基、浇筑楼板,封顶、验收,每一个重要环节,他都坚持和监理、理事会一起在现场督促指导,直到全区772户2822名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全部搬进了新居。

  “看到群众顺利住进了新房,我这心就踏实了,所有的辛苦都值得。”刘超说。

  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于都河畔,长征渡口。

  1934年,于都人民主动送来门板、床板搭设浮桥,帮助8.6万余名红军渡河,踏上万里征程。“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这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所在!”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纪念馆副馆长张小平说。

  90多年后,在易地扶贫搬迁的战场上,共产党人与百姓同心战贫。从罗霄山区到鄱湖之滨,一个个安置点、一项项扶持措施,搬迁群众用勤劳和智慧谱写出催人奋进的脱贫壮歌。

  距长征渡口不远的易地扶贫搬迁进城进园小区思源社区,从偏远山村搬到城区的杨流生在新家建起一个“扶贫车间”,靠制衣年收入超6万元。他说:“政府把我们迁出来,只要勤劳肯干都能脱贫!”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社区广场上的9个大字是他们新生活的最好注脚。

  六、永驻的民心崭新的征程

  “精准扶贫暖人心,安居乐业赋新篇。”在南康区家具产业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迁户王小荣的家门口贴着这样一幅红对联。

  42岁的王小荣是南康区龙回镇油田村坳背组村民。搬迁前,王小荣的家在距离城区近40公里的大山深处,生活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购买日常生活用品要到十几公里外的圩镇,一家人守着一亩三分地过着清苦的日子。2018年,他搬到了位于家具产业园的梦想家园小区。“现在的生活跟搬迁前相比,差别真是大,不仅眼界开阔了,心也跟着敞亮了,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王小荣感慨地说。

  “现在我在南康团团圆家具公司就业扶贫车间上班,工作比较稳定,每个月工资近五千元,而且工厂距离家不到2公里,上下班非常方便。”王小荣说,他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都在附近上学,“搬到这里住后,孩子上学再也不用走远路了。我老婆同时也在城区的制衣厂上班,我们夫妻下班之后还可以照顾孩子,生活是越过越有奔头”。

  铜鼓县棋坪镇丰坦村地处大山深处,交通不便。以前,贫困户李裕昆一家人住的是干打垒房子,家里没有一样值钱的家具。望着连绵不断的大山,他几乎认为贫困将是自己的宿命。

  2016年,李裕昆的命运开始转折。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他们一家搬到镇里的富民小区。在这里,他参加了县里组织的培训,成了一名泥瓦匠,还带起了徒弟,业务越做越大。2018年,35岁的李裕昆娶了四川姑娘卢小美为妻,隔年还生了个胖小子。因为搬出大山,短短几年,李裕昆一家从村里的贫困户一跃成为“富裕户”。

  李裕昆终于过上了小康生活。

  穿过簇新的门楼,来到宁都县小布镇大土楼新村,墙上的一张大幅拼版照片引人注目:左边土楼泥墙裸露,逼仄狭窄;右边新楼窗明几净,静谧祥和。

  村里187户群众见证了土楼村的蝶变:一幢幢新楼拔地而起,一条条水泥路四通八达,粉墙黛瓦,花红草绿,曾经交通不便的小布镇成为旅游小镇,年接待游客近30万人次。2019年年底,一个5G基站落成,在外务工的年轻人回村搞起了电商,把山里的茶叶、蜂蜜、笋干等销往全国各地。

  土楼村里无土楼。

  易地扶贫搬迁改善民生,赢得了民心,百姓以最朴素的方式表达对党的感激。

  和谐秀美的铭恩新村,原来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那时,村民们住在周边5个村庄的土坯房里,低矮破旧、透风漏雨。当年乡干部上门宣传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村民杨学生根本不相信:“天底下还有这样的好事?”

  不敢相信的好事,就这样发生了。在距县城5公里的枫林村,兴国县划出1平方公里的土地,陆续建起一幢幢青瓦白墙的三层联排楼房。杨学生等309户搬迁贫困户,终于告别土坯房,搬进了梦寐以求的新居。

  新村建好后,乡亲们聚在一起商量,要为自己的新家取个好名字。有人提议,就叫“铭恩新村”,我们世世代代都在这居住,要世世代代记住党的恩情,乡亲们一致赞成。

  现在,“铭恩新村”4个大字镌刻在村头的大石头上。

  实践证明: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充分体现了党的坚强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江西取得了“多、快、好、省”的扶贫效果。“多”,即从根本上解决居住在偏远山区群众的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等多种困难;“快”,即相对于传统的就地扶贫,快速有效地实现减贫效果;“好”,即不仅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当代人的贫困问题,而且有利于子孙后代的发展,阻断贫困在代际之间的传递;“省”,即比传统就地扶贫模式,更能有效地节省大量财力物力。

  史无前例的举措,带来的是史无前例的减贫效果。截至2019年年底,江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2015年年末的200万人减至9.6万人,减贫190.4万人,其中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人口占已脱贫人口的7.8%;全省25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贫困县“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人口9.62万人,占全省搬迁人口的71.43%。

  缔造减贫奇迹,中国的脱贫攻坚和江西的易地扶贫搬迁引起世界的关注——

  2019年9月,德国电视一台派出一行4人,专门到石城县就易地扶贫搬迁进行采访。从横江镇珠玑村谢屋组的贫困户迁出地,到县城旁边的铜锣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从搬迁的贫困户雷尾秀、熊石连到扶贫干部刘必应……德国电视一台的记者用了整整4天时间,进行了详细了解。

  采访结束后,记者Daniel Satra深有感触地说:“易地扶贫搬迁真是一项了不起的工程,江西的经验是一个有益的样本,值得我们研究。”在德国电视一台黄金时段的新闻中,他将向世界讲述中国脱贫攻坚的故事,展现易地扶贫搬迁的江西篇章。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江西永远不会停下奋斗的脚步,正在整装待发,开启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崭新征程。

2024-11-30 20:28 点击量: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