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昆山市服务业企业招大引强培优育强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的公示
为不断扩大服务业有效供给,保洁钟点工13825404095进一步推动我市服务业企业招大引强、培优育强,奋力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根据市委市政府有关工作部署要求,我委会同市有关部门、区镇起草了《昆山市服务业企业招大引强培优育强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现予以公示。公示截止日期:2024年11月15日。
欢迎社会各界通过电话、信函或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意见和建议。
联系电话:57381122,传真:57314178
联系地址:昆山市前进中路108号,邮编:215300
电子邮箱:ksfgwfwyk@126.com
附件:昆山市服务业企业招大引强培优育强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
昆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11月11日
附件:
昆山市服务业企业招大引强培优育强行动方案
(征求意见稿)
服务业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组成部分,为贯彻落实《苏州市服务业企业招大引强培优育强行动方案》(苏府办〔2024〕86号),不断扩大服务业有效供给,进一步推动我市服务业企业招大引强、培优育强,奋力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特制定如下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苏州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着力点,聚焦服务业发展重点方向,深化招商工作理念、模式和机制创新,强化资源整合布局,推动服务业招大引强、培优育强,通过引入优质项目、做大现有企业,推动产业结构和投资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努力将昆山打造成为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新高地、两业融合发展新标杆,使服务经济成为昆山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县域示范的重要支撑。
二、目标定位
顺应数字经济时代产业跨界融合发展趋势,遵循服务业布局和发展规律,统筹全市招商资源、载体与力量,聚焦资源配置型服务、科技创新型服务、高端商务型服务和消费导向型服务四大类服务业发展领域,强化总部经济、平台企业、现代金融对高端资源要素的整合调配能力,重点发展研发设计、软件信息、检验检测、专业服务等生产型服务,围绕产业链进行多维度“延伸、提升、渗透、重组”,打通两业良性融合互动的关键节点,推动单一制造向“生产+服务”转型,鼓励服务业企业通过委托制造、品牌授权向制造环节拓展,加快实现产业链重组整合、价值链跨越提升,打造全国“两业融合”发展县域标杆。
立足昆山实际,聚焦服务业重点发展领域,主动对接国内外龙头企业、链主企业,着力招引一批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辐射带动作用强的优质服务业企业。力争到2026年,实现“34567”目标:服务业增加值超300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50%;新增苏州市级以上总部企业40家,总量超130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5%以上,总量超2000亿元;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超60%,总量超1800亿元;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超700家,总量超2500家。
三、重点发展领域
(一)资源配置型企业
1. 总部企业。发挥昆山产业基础坚实、开放程度高、营商环境优越的优势,密切关注央企走出北京、跨国公司产能调整、民营经济发展等多重机遇,以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导向,梳理编制央企对接招商图谱,吸引各类央企二三级总部、区域性总部或功能型机构落户昆山,鼓励支持存量外资企业向董事会争取赋予昆山基地更多总部功能,积极招引优质民营企业在昆山设立总部或区域性总部,推动总部落地与贡献落地“两同步”“双提升”。将存量企业升格总部和总部集团内统购统销放在突出位置,积极推广恩斯克、台光电子等总部企业股权重组、统购统销先进经验,排摸一批在全国有多点布局、有意愿升级总部的企业,鼓励其通过吸收合并、重组收购等方式将昆山基地升格为总部,逐步开展统购统销,提升总部经济规模贡献和辐射带动作用。(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商务局,各区镇)
2. 平台企业。依托昆山综合保税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等载体,引进物流贸易总部和结算中心、工业品电商直播中心、国际电子元器件分拨配置中心、能源管理平台等大容量服务业态。大力发展电商经济,引导京东、润华等现有电商平台做大规模、提升贡献,引育一批新型电商平台,打造中新园瑞、晨风时尚设计、两岸数字文娱、羊绒时尚等一批数字直播电商基地和“买全球、卖全球”优质平台。到2026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商品零售额670亿元。立足千行百业智改数转网联需要,重点引育省级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匹配我市重点产业的头部垂类平台、智能制造服务型平台,以平台为依托集聚智改数转网联服务商。高标准建设长三角(昆山)国际低碳产业园,引育集成碳技术、碳资产、碳金融等新业态的国内领先的低碳产业创新平台。(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发改委、工信局,各区镇)
3. 现代金融。依托昆山试验区、金融改革试验区政策平台,围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重点领域,引育一批全国知名金融机构、持牌金融机构,打造长三角产业金融开放高地,到2026年,金融业增加值突破600亿元。鼓励金融机构在昆设立科技金融专营部门,创新知识产权、天使投资、科技保险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推动科技金融提质增效。聚焦长三角低碳产业园、昆山高新区省级绿色金改区建设,招引全国知名绿色金融中介组织和研究咨询机构入驻,做优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等业务。加强与北京、上海金融资源对接,建设花桥私募基金集聚区,加强对古玉资本等优质基金公司和金融中介机构招引,打造集私募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第三方金融服务机构于一体的基金生态圈。扩大金融对外开放,聚焦两岸金融合作、外汇管理改革、跨境人民币业务等领域深化改革创新和机构引进,加快建设两岸金融中心。(责任单位:市府办(金融)、财政局、人民银行苏州分行昆山营业管理部、金融监管总局昆山支局,各区镇)
(二)科技创新型企业
1. 研发设计。围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能源及绿色低碳、生命健康等重点产业,招引一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等科技研发服务企业。引导研发企业与制造企业开展紧密合作,提供需求分析、创新试验、原型开发等服务,开展定制化研发、嵌入式研发和系统性研发。积极争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昆布局,加快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大学科计划总部建设,鼓励中科可控争创国家自主软硬件协同计算技术创新中心,推动三一重机、龙腾光电等企业争创全国重点实验室。围绕10条重点优势产业链的核心装备与关键零部件开展工业设计,支持锐芯微、澜起、蒂森克虏伯等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在人工智能设计、虚拟仿真、感性意象设计、设计验证、设计工具等方面取得突破性创新。到2026年,规模以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突破170亿元。(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工信局、商务局,各区镇)
2. 互联网和软件信息。依托HPE昆山国际数字创新谷、昆山软件园、花桥数字试验区等平台载体,以工业嵌入式软件、IT外包、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为主攻方向,以生产制造、设计服务、运维管理为重点,深化与华为、中软、甲骨文等龙头企业合作,大力引进自主创新能力强、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高的品牌软件设计企业,推进软件产业专业化发展。培育壮大云英谷、信华信技术、柯信信息等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高成长型企业,支持软件企业争创苏州市级以上服务业领军企业。积极发展信息技术咨询、设计和运维服务,推动华道数据、中金汇融、中银金融等传统金融后台、呼叫中心等业态向数字内容、平台运营、咨询设计等价值链高端转型,实现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业务规模化、高端化。到2026年,规模以上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突破150亿元。(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商务局,各区镇)
3. 检验检测认证。重点发展光电显示、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新兴检验检测服务,创新发展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安全监管、售后服务等领域第三方检验检测服务。加快检验检测认证数字化转型,探索发展“互联网+检验检测认证”新业态。支持德凯检测、新能先锋、钢研纳克、亿科检测等检验检测机构参与国家和省部级应用研究和重大科技专项攻关,鼓励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检验检测标准制定,引导检验检测机构获得相关领域CMA证资质。依托“苏检通”江苏省检验检测监管服务平台,筹建德凯昆山检测中心等检验检测认证服务领域重点项目,充分释放昆山光电产业NQI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国家模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服务效能,打造长三角检验检测服务重要基地。到2026年,集聚各类检验检测机构超120家。(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各区镇)
(三)消费导向型企业
1. 现代商贸。加快构建以轨交11号线为导向的“站—城—人”一体的TOD5.0高效互联体系,沿线布局聚合型商圈和特色商业综合体,导入一批五星级酒店和高能级商业项目。鼓励引导央企、国企及社会资本参与我市存量低效、闲置商业项目(含宾馆酒店)再开发、再利用,按照“一事一议”方式予以支持。规划推进人民路、黄河路、紫竹路、中山路等传统商业街区设施改造和业态升级,优化商业发展环境,招引一批国内外高端品牌首店、旗舰店、星级酒店和中华老字号,做精做优大渔湾、大西门等高品质商圈,打造商旅文体融合的新型消费空间。推动重点商圈周边柔性执法,加大夜间、节日临停车位供应,简化临时占道经营审批,吸引一大批激发夜间消费和节日消费活力的企业。鼓励直播电商企业加大数字化实时布景、AI+MR交互体验等新技术研发应用,拓展电商直播场景。(责任部门:市商务局、发改委、资规局、住建局、公安局、交通局、文体广旅局、市场监管局、城投集团,各区镇)
2. 文化和旅游。统筹全市文化产业招商工作,实体化运作文化产业招商中心,重点引进中国旅游集团、华侨城集团、复星旅游文化集团等头部企业,引育一批国际领先的酒店品牌。加快推进HIFIMAN数字音频产业园区、新型数字文化产业基地、携程Park华东旗舰店项目等重点项目建设。统筹推进全域旅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点发展文化、乡村、露营、研学、康养等不同主题精品旅游线路。增加巴黎圣母院、只此周庄等高质量演出供给,加大优质海外文化产品引进和本土文化产品研发力度。打造新生代潮玩聚集地,支持打造一批演艺新空间,探索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VR全景和数字人等技术推动文娱业态场景创新。完善“线上+线下”“主流媒体+新媒体”推广体系,支持利用网络直播、短视频平台开展线上旅游展示活动。(责任部门:市文体广旅局、文商旅集团,各区镇)
3. 社会服务。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加大社会事业投资,持续丰富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高品质社会服务的市场化供给。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有办学资质的集团企业合作,吸进优质民办教育资源、教育领军人才,推动优质教育合作办学项目落地。通过公建民营、民办民营等方式,招引落地一批高品质赋能型养老机构。支持九如城、康仁、玉诚等养老机构连锁化经营、集团化发展,形成若干品牌形象突出、服务品质一流、区域辐射性强的综合性养老服务集团。围绕个性化、多样化健康服务需求,招引一批健康咨询、健康体检、专业护理、养生康复、心理健康、母婴照料等健康服务机构。建设家政服务创业孵化器,打造线上接单、线下体验、学校培训、公司就业的家政服务产业链条,打通家政与相关产业服务生态。(责任部门:市教育局、民政局、商务局、卫健委,各区镇)
(四)高端商务型企业
1. 财务法律咨询。聚焦产业咨询、企业法律、财会审计等专业服务领域,招引一批国内外品牌专业服务企业分支机构落户昆山。优化“产业链+专业服务”布局,鼓励本土咨询、财务审计等专业服务机构与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知名机构联营合作,推动行业由传统审计鉴证服务向全球业务合规、ESG发展、智能审计、区块链+审计等增值服务领域拓展,开发内部控制设计、司法会计服务非鉴证类增值服务。提升法律服务专业化水平,积极引进国家级、省级行业优秀法律服务机构来昆设立分所,支持有条件的律师事务所探索拓展知识产权和数据资产等领域合规业务,加快培育知识产权、资本市场、涉外商事等细分领域专业化品牌化律师事务所。(责任部门:市司法局、财政局、商务局、审计局、市场监管局、市府办(金融),各区镇)
2. 人力资源。瞄准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对人才紧迫需求,拓展人力资源服务业态,以研发设计、信息技术、检验检测、产业金融等领域高级管理人才、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重点,大力引进国(境)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升国有人力资源机构服务能力,重点发展猎头服务、人才培训、人才测评、人力资源数智化等高人力资本、高技术、高附加值服务,推动人力资源服务外包、劳务派遣等业态提质增效。深化校地企合作,推进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联合光电显示、智能终端等领域龙头企业搭建新型产业学院,打造全国较强影响力的产教融合发展示范区。(责任部门:市人社局、教育局、工信局、商务局、市场监管局、市府办(金融)、人力资源市场,各区镇)
3. 会议会展。承接上海进博会溢出效益,拓宽“会展+服务”产业链,培育具有昆山特色的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元宇宙、汽车零部件、航空航天等一批知名品牌展会。盘活花桥经济开发区、昆山开发区展会设施资源,主动对接虹桥商务区专业运营机构、国际知名会展企业、境内外专业组展机构,探索委托运营等多种合作方式,打造一批集产品展示、商务采购、专业论坛为一体的展览展示平台。发挥链主企业产业链整合优势,举办供应商大会、经销商大会、银企对接大会,培育展会设计、信息咨询、广告宣传等专业会展服务,提高市场化运作能力。依托“昆山之链”“东方湖区”水乡资源以及研祥喜来登、雅乐轩等精品酒店集群,引育一批专注于会务会展、企业团建、年会经济的文旅项目,提升环湖年会经济品牌影响力。(责任部门:市商务局、科技局、工信局、市场监管局、文体广旅局,各区镇)
四、重点工作举措
(一)创新招商模式
1. 强化专业招商。坚持全市服务业招商“一盘棋”工作思路,由市商务局牵头整合服务业招商力量,区镇配齐配强服务业招商团队和人员,行业主管部门要强化与区镇沟通对接与协调合作,加快形成市级统筹、上下联动、多方协作的工作格局。借鉴先进地区服务业招商经验,加快组建一支“把握趋势、读懂产业、深谙市场”的服务业招商队伍,加强全市服务业招商队伍专业化培训。遴选一批企业负责人、投融资专家、科创人才等资深人士组成服务业专家智囊团,精准研判项目产业引领、市场前景、社会贡献等多维信息,为项目招引“把诊问脉”。加强与五大行等市场化专业机构合作,依托知名产投机构、中介组织、行业协会等拓展招商资源。(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发改委、工信局、科技局、财政局、司法局、文体广旅局、市场监管局、人才办、市府办(金融),各区镇)
2. 注重产业链招商。密切关注国内外产业结构调整及转移的趋势,围绕“4-1050”产业体系建设,以龙头企业为牵引,结合特色专业创新园区建设,聚焦产业链紧缺型、关键性和高价值服务环节,对目标优质服务业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小分队、敲门式招商。注重招引终端品牌企业,加大对智能汽车、智能装备、智能家居和智能可穿戴等领域龙头终端企业招引,带动上下游研发设计、信息技术、检验检测、贸易结算等环节服务业企业落户昆山。依托重点产业品牌影响力,举办供应商大会、供应链伙伴峰会等,推动供应链优质上下游优质服务业企业集聚昆山,培育形成以链主企业为核心、根植性强、搬不走离不开的特色产业集群。(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发改委、工信局、科技局、财政局、司法局、文体广旅局、市场监管局,各区镇)
3. 重视资本招商。顺应资本招商演变态势,加强市区(镇)两级政府引导基金和国资联动,聚焦头部星系资本、产业并购领域,有效整合人才、项目、平台、政策、服务等资源要素,推动产业基金和头部星系资本对接合作,引导星系企业旗下独角兽、专精特新、优质生产性服务业项目等高价值企业、人才团队落到昆山。依托市产业引导基金,根据项目招引需要,围绕服务业重点方向有序增设专业子基金。加强与银行、基金等机构合作,灵活运用“银团+基金”招商模式,放大基金及资本招商效应,提升资本招商的针对性和精准度。鼓励产业基金嵌入市场化风投机构业务循环,提升投资精准度,把控投资风险,强化对优质早期项目的发展和投资培育。(责任单位:市府办(金融)、财政局、发改委、人才办、人民银行苏州分行昆山营业管理部、金融监管总局昆山支局、创控集团,各区镇)
4. 探索场景招商。实施服务业领域重大应用场景创设行动,推动“技术端”与“市场端”双向循环,形成以场景驱动新技术推广应用、加速新模式融合的发展模式。利用祖冲之攻关计划、创新创业大赛、供需对接峰会等场景资源,聚焦未来产业培育和服务业价值提升,面向国内外服务业企业发布场景机会清单,遴选开放一批智慧城市、新型消费、民生服务等领域应用场景,常态化邀请独角兽、瞪羚企业来昆考察场景创新和城市发展,推动一批新赛道领军企业、新经济业态“安家”昆山。围绕企业智改数转、物流贸易、跨境电商等服务需求,鼓励开展“门对门”服务对接,培育一批优质服务商。(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工信局、人社局、发改委、交通局、住建局、商务局、人才办,各区镇)
(二)优化发展空间
1. 优化服务载体布局。利用昆山临沪第一站和沪苏轨交双11号线、崧泽高架开通,苏淀沪城际轨道规划建设等交通红利,加快建设昆山南站城市门户、花桥国际商务港、淀山湖商务会客厅、夏驾河科创走廊、阳澄湖两岸科创中心等高铁—轻轨沿线服务业发展载体,构建“一带一核三组团”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空间布局。聚焦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结合全市各功能片区资源禀赋,巩固提升元宇宙产业园、亚太咖啡生豆分拨中心、HPE国际数字创新谷、晨风时尚创意产业园、鑫欣科创、花桥大数据产业园、中新园瑞跨境电商产业园、易商新零售产业园、巴城天顺数字时尚中心等现有新兴服务业重大载体,布局推进长三角(昆山)国际低碳产业创新园区、陆家浜货运场站、先进计算产业园、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新一批高端专业服务基地。(责任单位:市发改委、资规局、住建局、科技局、工信局、人社局、商务局,各区镇)
2. 做强服务业集聚区。结合特色专业创新园区建设,鼓励园区延伸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建设“两业融合”的产业生态园。强化集聚区功能升级、项目引育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做大做强花桥国际商务城、综保区物流园、软件园、文化创意产业园等省级、苏州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支持HPE国际数字创新谷、晨风时尚创意产业园、中新园瑞跨境电商产业园创建江苏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挥集聚区招商引资主阵地作用,结合主导产业发展定位,引进一批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检验检测、低碳环保等服务业领军企业、“专精特新”“瞪羚”等优质企业。面向集聚区内企业共性需求,加快建设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一批新型基础设施,搭建涵盖政务服务、创业孵化、法律服务、人才培训等功能的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加强高品质餐饮休闲、文化娱乐、商业零售等生活服务配套,以标准化、高端化服务保障引领集聚区品牌化发展。(责任单位:市发改委、科技局、工信局、司法局、财政局、人社局、交通局、商务局、审计局、数据局,各区镇)
3. 提档升级商务楼宇。结合城市更新和TOD开发,科学合理规划新建楼宇布局,对标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的金牌楼宇、5A级写字楼,高标准开发建设一批集科技智慧、绿色生态、精细服务等为一体的高品质楼宇,提升昆山楼宇供给质量。推进存量楼宇改造升级,用足用活楼宇维修资金,有序推进楼宇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完善软硬件水平和载体功能,不断提升楼宇承载力、吸引力,持续释放产业空间。加强楼宇运营主体招商运营能力建设,探索实行全委托运营管理模式,引进戴德梁行、仲量联行、中信泰富等国内外知名楼宇运营商,对昆山低效存量楼宇进行委托管理,实施“一楼一策”,加强优质项目导入,提升楼宇空间运营、产业管理能力水平。(责任单位:市资源规划局、住建局、发改委、财政局、商务局,各区镇)
(三)深挖存量资源
1. 鼓励制造业剥离。引导制造业企业根据市场原则和自身发展实际情况,探索剥离生产性服务的模式和路径,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研发设计、营销贸易、检验维修等社会化、专业化服务,提升企业经营质效和核心竞争力。推广苏码信息、统一贸易、普热斯勒等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态的成功经验,引导集团企业从销售贸易、现代物流、检验检测、维修售后、融资租赁等容易剥离环节开始,逐步向科技研发、软件信息等智力密集型环节延伸。鼓励企业探索分离分散、分布整合等多种分离发展模式,与同类企业整合同类产业资源,提高规模效益和服务能力。聚焦企业分离服务业态后所面临的高企认定、融资担保、资产过户、业务拓展等问题困难,强化政策供给和企业服务,解决企业剥离后顾之忧。(责任部门:市发改委、科技局、工信局、商务局、市场监管局、市府办(金融)、税务局,各区镇)
2. 深化产业供需对接。立足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精准引育一批研发设计、软件信息、高端商务、设备诊断维保等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大力发展供应链上下游服务生态圈,推进赋能制造的智慧供应链体系、创新网络和服务平台建设,打造两业深度融合、互嵌耦合的创新产业集群。支持服务业企业聚焦当前制造领域,进行“共性问题挖掘”“潜在效率提升”创新探索,从而创造需求、培育市场、引领行业。支持品牌服务业企业充分利用本地制造资源,通过委托制造、品牌授权等方式向制造环节拓展。探索搭建生产性服务供需对接公共服务平台,开展产业链供需对接、市场撮合,支持本地生产性服务企业推出“门对门”服务,更好满足先进制造业服务需求。培育一批本地优质的服务业细分行业数字化转型服务供应商,支持企业通过“苏商通”平台上架推广,对外输出数字化转型经验及产品服务。(责任部门:市发改委、工信局、科技局、商务局、市场监管局,各区镇)
(四)完善要素保障
1. 健全多维政策支持。统筹用好服务业发展的财政、金融、土地等政策资源,形成政策合力,重点支持总部企业、新兴服务业企业发展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各行业主管部门根据服务业招大引强和培优育强导向,要对相关政策进行动态更新、修订完善,推动向服务业重点方向和优质项目招引倾斜,要加大对服务业领域政策支持力度,提升产业扶持精准度。(责任单位:市发改委、人社局、科技局、工信局、司法局、财政局、资规局、交通局、商务局、文体广旅局、市场监管局、市府办(金融),各区镇)
2. 强化专业人才支撑。由市委人才办会市各有关部门结合服务业人才从业特点,优化完善多层次人才政策,依托“头雁人才”“双创人才”计划、昆山杜克大学卓越学者计划等人才政策,加强现代服务业重大创新团队、领军人才和各类紧缺人才的招引力度。积极发挥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一带一路”昆山国际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平台作用,靶向引进海内外院士、学术带头人和细分领域服务业领军人才。支持在昆高校院所与龙头企业、创新型企业、行业协会等联合设立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基地,加快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服务技能人才。(责任单位:市委人才办、市人社局、发改委、科技局、工信局、商务局,各区镇)
3. 强化产业金融支撑。持续放大“金融超市”投融资对接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以轻资产特征的现代服务业企业授信,优化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信用保险保单质押、投贷联动等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服务业企业融资需求。高质量谋划“金融伙伴计划”系列活动,多层次拓宽服务业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通过上市融资、发行债券、私募股权融资等方式进入境内外资本市场融资。鼓励金融机构根据服务业企业特点,提供融资咨询、项目评价、财务辅导、融资设计等特色服务,研究服务业企业个性化信贷需求特征,开发多元化、多层次信贷产品。(责任单位:市府办(金融)、财政局、科创发展服务中心、人民银行苏州分行昆山营业管理部、金融监管总局昆山支局,各区镇)
五、保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昆山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负责统筹制定服务业发展重要规划、政策并组织实施,加强服务业经济运行组织调度、统计分析,统筹资源协同配合区镇加强服务业项目招引。建立服务业“引育两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担任联席会议召集人,定期召开市级会议,围绕服务业重点发展领域,明确年度服务业招商目标,研究解决招商过程中遇到的重大事项。(责任单位:市委编办,市府办、发改委、科技局、工信局、司法局、人社局、商务局、文体广旅局、市场监管局,各区镇)
2. 配强招商队伍。要像抓制造业招商一样抓服务业招商,集中力量打响服务业“昆山招商”品牌,由市招商服务中心每年集中筹划服务业招商推介活动,利用主办和承办高规格论坛、大会、展会等活动契机,全方位推广昆山服务业招商。区镇要充实服务业条线工作力量,昆山开发区、昆山高新区、花桥经济开发区、旅游度假区要组建服务业专门招商团队,各镇也要配强配足服务业招商人员,每季度开展服务业专题招商活动,提高各类市外招商推介活动中服务业招商的比重。(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发改委、工信局、科技局、财政局、司法局、文体广旅局、市场监管局,各区镇)
3. 加强监测评价。完善服务业统计制度和统计体系,加强新兴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的统计与监测。市招商服务中心会同相关单位建立服务业招商评价方法,重点从资源配置型企业、科技科创型企业、消费导向型企业、高端商务服务企业等项目的签约数量、注册资本、营收达成率、综合带动效益等方面,综合评价各区镇各单位服务业项目招引成效,定期汇总各区镇服务业招商成果,在全市范围通报并纳入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发改委、统计局,各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