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市就业创业服务工作要点
2019年全市就业创业服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全面落实全省就业工作座谈会和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部署,按照省委对攀枝花“3+2”新定位和市委“一二三五”总体工作思路,把稳定就业放在突出位置,全面落实新一轮就业扶持政策,大力推动创业带动就业,着力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全力防范规模性失业风险,坚决完成省、市政府下达2019年就业民生工程目标任务,确保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65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500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2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确保全市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一、全面稳定当前就业形势
(一)全面落实新一轮就业扶持政策。把稳就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贯彻落实《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攀府发〔2019〕2号),健全完善就业政策体系,积极筹措就业专项资金,全面落实稳就业15条政策措施。推动就业与创业紧密结合,实现就业政策与经济政策的有效衔接,注重依托我市特色资源优势,充分发挥主导产业和中小微企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拓宽就业新渠道,扶持就业新形式,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加充分的就业。
(二)积极实施稳定企业“两项行动”。稳定企业现有就业岗位,实施援企稳岗“护航行动”,积极落实相关政策措施,稳妥做好暂时性经营困难企业返还保费工作。提升企业在职职工技能水平和转岗能力,深入实施技能提升补贴“展翅行动”,扩大政策宣传,加快推进网上申办,强力推进企业职工技能提升补贴发放工作。
(三)大力促进大学生就业。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通过举办公共招聘、职业培训、创业指导进校园等活动,帮助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对实名登记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就业帮扶,强化精准服务,多渠道促进就业。加强就业见习工作,积极创建省级就业见习基地。充分发挥攀枝花学院就业服务站前置服务作用,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前后衔接工作。
(四)促进去产能下岗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完善四级就业援助指挥体系和就业援助长效机制,重点促进去产能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民族地区“9+3”学生、农村转移劳动力等群体实现就业,分类开展针对性就业帮扶,加强后续动态跟踪服务,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消零。统筹推进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戒毒康复人员、退役军人等各类群体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就业创业补助资金统计管理,掌握资金使用情况,保障资金安全、规范、高效运行。
二、大力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五)全力促进返乡下乡创业。持续打造“创业攀枝花”品牌,优化创业环境,组织创业活动,支持“互联网+创业”。重点落实返乡下乡创业23条政策措施,促进大学生、返乡农民工等群体返乡下乡创业,充分激发大众创业活力和动力;及时落实各项创业扶持政策,做到应补尽补,充分利用创业服务平台和创业服务载体,扎实开展孵化、培训、交流等服务,力争创建1个省级返乡创业示范园,1~2个返乡创业示范县(区),争创返乡创业示范市。
(六)抓好创业担保贷款工作。根据相关政策依据,切实为符合条件的创业者提供更大力度的金融支持,重点做好返乡下乡创业担保贷款工作。加强与银行、财政部门协作,将我市所有银行纳入贷款发放经办范围,降低创业者融资难度,确保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落实到位,为创业者提供更加简便有效的创业融资担保服务,确保省级下达的创业贷款发放任务圆满完成。
(七)加强创业园区(孵化基地)动态管理。指导各类创业孵化基地(园区)、返乡创业园区建设,巩固省级创业孵化园区创建成果,提升我市创业孵化服务水平。完善创业孵化基地(园区)的评定办法,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园区)考核奖励机制。各县区结合本地实际积极筹建区域创业孵化园区。做好现有园区数据集中和园区建设管理。鼓励大学生、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等群体积极投身家政、物业服务领域创业,给予优先创业孵化。
(八)规范全市创业公共服务和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市创业服务中心资源优势,搭建本地与外阜的投融资、项目交流、产品推广对接平台,为企业提供实际帮助。提升我市创业项目库质量,优化创业指导专家团队,强化基层公共创业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充实公共创业服务内容,提高创业服务整体水平。
(九)组织筹办第二届“天府杯”创业大赛攀枝花选拔赛。做好创业项目培育,做细做实选拔准备等各项工作,全力确保第二届“天府杯”创业大赛攀枝花选拔赛取得圆满成功。推荐项目参加全省大赛,并力争取得好成绩。
三、深入推进就业扶贫工作
(十)夯实数据基础。按照市委扶贫专项巡查组整改要求,建立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机制,按季更新农村劳动力实名制登记数据库和贫困家庭劳动力信息,做好与脱贫攻坚“六有”大平台数据的比对复核工作,做实全市农村劳动力实名制登记数据库统计数据。依托“一库五名单”,聚焦2019年计划脱贫的贫困劳动力制定就业扶贫帮扶措施,掌握就业意愿和培训需求开展精准跟踪服务。
(十一)着力促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认真落实我市就业扶贫17条政策措施。在确保现有农村公益性岗位基础上,根据扶贫工作需要,据实开发更多农村公益性岗位。强化农村公益性岗位管理,优先安排大龄、残疾人及家庭的贫困劳动力。开展跨区域劳务协作,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扶贫日”等专项活动,帮助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就业。强化就业扶贫载体建设,继续创建扶贫车间、就业扶贫基地、就业扶贫示范村。做好就业扶贫政策和工作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鼓励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吸纳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组织开展送岗位信息“进乡入村”和“用工企业入村”等小微招聘活动。加大返乡创业服务,通过扶持返乡下乡创业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脱贫。
(十二)大力实施技能培训脱贫行动。因地制宜确定培训项目,实施技能培训脱贫行动,扎实开展“送培训下乡”“扶贫专班”等活动。因地制宜设置就业技能课程体系,建好培训需求、年度培训任务、参训人员“三个清单”。提高贫困劳动力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好训后就业推荐、就业指导工作。
(十三)加强就业扶贫督查指导。召开全市就业扶贫现场会,交流就业扶贫工作经验,强化督查考核。按照市委就业扶贫专项巡察要求,全面推进就业扶贫基础工作整改。对已脱贫摘帽的乡镇、村社,继续实施就业扶贫政策扶持,加强后续跟进,落实就业扶贫专项督导。
(十四)做好木里县就业扶贫帮扶。联合木里县就业局,根据实际需求,举办跨市州“扶贫专班”,通过开设“扶贫专班”“一帮一”对口帮扶等方式,组织开展就业创业技能培训,提升深度贫困地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能力。依托省内“35+45”对口援助机制,根据贫困劳动力就业意愿,联合木里县就业局在对口支援的木里县组织专场招聘会,引导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
四、统筹推进就业创业培训
(十五)分类实施重点培训。大力推进就业技能培训,认真落实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政策,以产业发展为导向,大力开展订单、定向、定岗培训。继续实施专项培训行动计划,围绕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就业困难人员、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去产能企业职工等重点群体,整合培训资源,优化培训体系,扩大培训规模,分类组织实施就业创业培训。
(十六)继续做好网络创业培训试点工作。积极做好网络创业培训推广工作。继续完善课程内容,强化师资培养,扩大培训规模,发挥培训效果,助推困难群体实现网络创业。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加强技术指导、监督评估,充分发挥培训机构、培训师资各自优势作用,为推动我省网络创业培训全面推广探索更多工作经验。
(十七)精心举办培训活动。举办四川省创业引领者专项活动暨第二届创业培训讲师大赛攀枝花市预选赛,组队参加全省复赛。开展“我能飞”大学生成功创业者提升培训。
(十八)强化家政服务、物业管理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强化家政、物业专业化服务培训,大力提升职业化水平,常态化开展岗前培训,确保从业人员“应训尽训”,按规定落实培训补贴政策。发动更多培训机构开展专项培训,鼓励本地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开设家政、物业相关专业,大力开展订单式培训和在职培训。将家政培训项目纳入“农民工品牌培训”范围。
(十九)规范培训管理工作。进一步制定完善培训管理业务规范,切实抓好职业培训实名制信息化管理工作,确保培训机构和培训质量受控。加大培训工作督导检查力度,规范培训过程,提升培训质效,确保就业创业专项资金安全有效使用。开展训后满意度调查,督促指导培训机构对学员开展后续跟踪服务。
五、切实加强失业保险经办及监管工作
(二十)大力落实失业保险政策。扩大失业保险政策宣传,不断提高企业和职工政策知晓度。对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落实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等各项失业保险待遇。全力推进失业保险金“畅通领、安全办”,确保失业保险待遇足额按时兑现。进一步做实失业保险申领下延社区的基础服务工作,为失业人员提供更加快捷、规范的失业保险服务。
(二十一)加强失业保险基金财务会计和管理工作。积极配合同级社保局强化失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行为,调整失业保险基金审计职责管理,完善失业保险内控机制,加强基金收支痕迹化监管,加强经办流程风险点排查,及时发现和整改失业保险待遇发放工作中的问题。开展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风险警示教育活动,筑牢防控底线,确保基金安全。
(二十二)加强失业保险审计稽查。结合失业保险基金监督定期报告制度,配合做好对市本级和各县区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的监督检查。按照部、省要求,争取机构编制部门支持,全力推进市审计稽核部门单独设置,县(区)全部配备专职审计稽核人员。加强审计稽核政策业务培训,提高全市基金监管和审计稽核业务工作水平。
六、着力优化公共就业创业服务
(二十三)扎实推进就业创业服务信息化建设。扎实推进就业创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全面推广应用V2.0版信息系统和就业通APP,进一步做实城镇新增就业等数据。加强攀枝花公共招聘网和攀枝花就业微信公众号推广宣传,扩大社会影响力,打造快捷高效、准确可靠的就业公益性信息平台。争取与金融机构合作,增设公共就业信息化服务网点,拓宽公共就业服务新渠道。
(二十四)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基层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服务功能,细化服务标准,优化办事流程,切实提高公共就业服务效率和水平。加强全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从业人员职业化建设,组织开展定期培训,提高职业能力。
(二十五)强化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建立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模式,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化、均等化和专业化建设。组织开展好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和就业扶贫专项招聘活动,提高活动效率,促进各类群体实现就业。
(二十六)认真开展就业形势监测研判。密切关注中美经贸摩擦及调结构、去杠杆、防风险等对就业的影响,紧盯关键指标及重点行业、重点群体的就业失业状况,加强动态监测和形势研判。继续做好就业失业登记和信息监测分析,强化监测数据采集运用,做好失业动态监测、园区用工监测。推进失业预警试点工作,完善失业预警分析模型,提高分析预判科学化水平,防范规模性下岗失业风险。
(二十七)强化宣传引导。各级就业服务机构要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站、微信号、QQ群、手机APP等媒体以及基层服务平台、公共就业服务活动等宣传新一轮积极就业政策和就业工作中的特色亮点、经验做法、典型事例,汇聚干事创业的正能量。加强信息报送交流和对外宣传,树立就业民生的良好形象。
七、加强党的建设和队伍建设
(二十八)加强政治建设。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重视意识形态,强化理论武装,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十九)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全市就业创业服务系统业务技能练兵比武活动,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强化干部教育管理和业务培训,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全市就业服务系统干部队伍。
(三十)加强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廉政警示教育,完善廉政风险防范措施,加强党内监督,着力维护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继续巩固“四风”专项整治成果,继续深化政风行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