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家政成为引爆新时代生态文明革命的新起点和突破口
2021年7月3日下午1点半,北京鸿雁社工服务中心在国家行政学院大有书馆举办了“从照顾到引领:助力城市家庭培育绿色生活方式”绿色家政发布会暨圆桌论坛。
本次活动受中国民生银行和中国扶贫基金会ME公益创新资助计划的支持,现场有来自于相关研究领域、政府部门、家政行业、公益组织及家政工代表超过百人,从不同角度探讨如何推动与培育培养家政工成为绿色生活方式引领者。
北京鸿雁理事、中华女子学院副教授苗艳梅的致辞中,强调家政工的“照顾”与“引领”中都能够体现绿色发展的理念,她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的“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强调绿色的生活方式不仅是时代风尚,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传承。
北京鸿雁理事、中华女子学院副教授苗艳梅
绿色家政发布仪式环节由北京鸿雁理事、北京大学副教授邓锁主持,鸿雁的研究顾问、独立学者李文芬发布了《绿色家政工,从家庭照料到绿色生活方式引领——基于社工实务的探索性研究》。
北京鸿雁理事、北京大学副教授邓锁
该研究以鸿雁五年多的社工实务探索为基础,进行了大量的参与观察、个案访谈、座谈和问卷调查。报告指出,调查显示,近9成的受访家政工希望成为绿色家政工,7成半的受访雇主愿意支付高一些的工资来聘用绿色家政工。报告呼吁社会方方面面力量一起来协助家政工成为绿色生活方式引领者。
北京鸿雁的研究顾问、独立学者李文芬
同步,鸿雁还发布了《绿色家政3+X生活手册》。手册的发布人、北京鸿雁理事李健解释了什么是“3+X”:其中的“3”是指环保清洁、垃圾分类和食物健康这三个家政服务的基础板块,“X”代表更丰富的理念,和回应更多元人群的具体需求。
北京鸿雁理事李健
中国民生银行与中国扶贫基金会的两位代表,一起见证了绿色家政发布仪式的启动,并向首批绿色家政工代表赠送了《绿色家政3+X生活手册》,祝愿她们把绿色的理念和技能带到千家万户。
中国民生银行与中国扶贫基金会的两位代表,与首批绿色家政工王青春、史华文、宋廷会、毕小英
绿色家政圆桌论坛作为本次活动的压轴环节,邀请了社会各界代表参与,中国环境报社记者陈妍凌、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召集人和食通社主编常天乐、银杏基金会前秘书长及信润蔚来咨询公司创始人林红、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王晓莉、绿色家政工代表陈恩华及北京鸿雁社工服务中心主任梅若。
陈恩华从事了35年家政工作,她说很多家政工是从乡村来的,生命里就带着绿色的基因,做绿色服务、做绿色家政工是对自身和城市家庭、环境都好的事情。
绿色家政工代表陈恩华
资深公益人、信润蔚来咨询公司创始人林红,她认为,首批八个绿色家政是基础,不能小看这种力量,一个家政工影响8个人,转个十次八次,指数的效应就会变成上亿。
资深公益人林红
常天乐主编指出自己对家政行业有高度憧憬,家政工的技能是高于常人的,她们能够把绿色环保生活议题带到千千万万的家庭中去,非常看好鸿雁促进绿色家政工就业创业的前景。
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召集人、食通社主编常天乐
王晓莉副教授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政策变迁的角度解读家政工困境,近十年来家政工离乡进城越来越受到经济激励因素的影响,而受制于城乡二元制度,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她们将处在乡村—城市—乡村的流动务工状态。在家政服务市场化的环境下,家政妇女的务工周期与她们自身的生育周期高度重叠,直接的后果就是家庭经济收入增长是以牺牲农村育龄女性的养育职责为代价,而放开三孩的政策将进一步激化这种重叠带来的张力。她认为家政工议题已经进入到一个全人发展的阶段,呼吁政府和市场能够创造更好的条件,以满足千万家政工的社会需求。
梅若说,中国有3700万家政工,北京鸿雁的工作是要朝向未来的。家政工处于边缘但又不被认为是弱势群体,她们作为一个人,却长期处于多重贫困交织中,包括无法自主的时间贫困、身心无处安放的空间贫困、城乡流动分离导致的情感贫困以及性别弱势造成双重照料负担等。绿色家政是一种试验性的探索,她试图通过社会创新、价值重塑的方式挖掘弱势群体的内主潜能,让基层边缘人群在城市里创建好的生活,成为可持续生活的引领者。
北京鸿雁主任梅若
中华女子学院杨静教授做了圆桌论坛总结发言:鸿雁社工成立五年,五年是开启和探索。让照顾者走向引领者的角色,需要更多社会力量一起参与出谋划策,构建未来的图景。她认为中国过去一百年是寻求强国道路,从列强欺凌中解放出来,未来一百年不仅要强起来,而且要走向绿色和幸福生活,这需要每个人的力量。
中华女子学院教授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