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政服务行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中国家政服务行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2017-07-21 14:04
我国家政服务行业到目前为止都没有良好的规范,市场上各种中小型家政公司仍处于管理混乱状态,那么我国的家政服务行业有哪些突出的问题,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呢?
1.供求矛盾是家政行业突出问题
供不应求是家政服务业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家庭服务业的供求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总体上的供不应求、服务质量上的供不应求以及季节性供不应求。
总体上的供不应求体现在家庭服务员从业人数不能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服务质量上的供不应求是指服务员的综合素质、职业技能、职业道德等方面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服务质量上的供不应求还体现在家庭服务中高技能、高职称专门人才的缺乏。高级月嫂、高级育婴师等职业人才匮乏,难以满足消费者日益扩张的高端化需求。
季节性的供不应求主要由于从业人员以外地农村妇女和下岗职工、无业人员为主题,在春节、农忙等时间大量家庭服务员回家劳动、休息,加上节假日期间需求量的增加而导致的。
2.家政行业市场管理不规范监督机制缺失
家庭服务实体没有统一明确的主管部门,十分不利于市场管理的规范化,容易造成行业混乱。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商、妇联等部门均不同程度参与市场管理,但又分工不明。
由于行业有效监督制约机制的缺失,涉及各方的争议纠纷频发且纠纷协调难度大,家庭服务机构、从业人员、消费者三方权益在不同程度上未能得到有效维护。
3.服务价格混乱、服务标准不健全
多数家政公司的网站上都有自己的服务价格表格,但实际签订的价格和表格上往往相差很大。以某网站为例,找一个带孩子的保姆,初级保姆每月2000。但是实际电话中会引导你找更高级的保姆,工资水平差异较大。
在还不是很规范的家政市场上,几乎每家家政公司都存在涨价现象。一来很多保姆来自农村地区,返乡过春节到回京的一段时间里出现了人手空缺,二来保姆很少和家政公司签长期合同,无法固定工资额度,导致一些区域的保姆相互交换信息,“串通涨薪”。
在北京发改委网站上显示,目前北京市家政服务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由公司自主定价。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二条规定,实行市场调节价的中介服务收费标准,由中介机构自主确定。“公司自主定价”意味着缺乏法定统一价格标准,这给家政行业恣意定价以可乘之机。
家政市场不够规范,主要是因为缺少一套好的服务标准和规则。而现阶段,行业制度化建设有待完善,行业准入制度、资质认定制度、监管制度均建设不足。行业标准化建设不足,缺乏统一的服务质量、服务流程、服务收费标准。
目前,标准的设立主要是由各企业自行规定的服务标准难以规范化,且多数企业没有能力针对每种项目都建立一套服务标准。工资待遇、服务质量问题是家庭服务纠纷中争议的焦点,而如果能够建立起针对各类别家庭服务业的收费指导标准和服务质量标准将可大大减少此类纠纷。
4.家政企业员工制发展困难
由于中介管理模式服务过程简单,企业门槛低,手续简便,企业成本低,经营风险小,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部电话、一个人就可以开门营业——这种模式成为家庭服务企业,尤其是家政服务中的主体。
小散乱为特点的企业管理模式,服务人员信息不完善、无法上社会保险,健康状况不透明,综合素质难以保证;不培训即可上岗,服务质量难以得到有效监督。数目众多的小企业给市场管理带来不小难道,还给服务安全、纠纷处理埋下隐患。家庭服务企业难以品牌化、规模化、规范化、连锁化经营。
员工制企业被视为行业发展趋势。但签订正式劳动合同,提供家政培训、支付社保费用,使得企业成本大幅增加,同时还需要承担家庭服务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员工制企业发展较为困难,生存及抗风险能力不强。
5.家政培训体系不完善
目前提供的家庭服务业培训主要分为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以及企业主导型。对于市场和企业主导型来说,往往面临着费用、成本难以解决的问题。
一方面,政府对市场和企业主导型培训支持力度不够,政府补贴门槛高;另一方面,由于服务人员流动性大,家庭服务企业和消费者处于自身考虑没有为其出钱培训的意愿;此外,由于家庭服务是买方市场,从业人员很容易找到工作,而且他们收入不高,不愿意自掏腰包参加培训。
因此,员工制企业值得社会鼓励和推崇,但是作为发展方向却面临着高额的培训费用和员工管理费用,所以也应该得到国家部分的财税等政策支持。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