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多个社区这么想这么做

>>关键词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

是指以社区(小区)为单位,通过新建或改造的方式,在社区(小区)公共空间嵌入功能性设施和适配性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家门口服务。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面向社区居民,提供养老托育、社区助餐、家政便民、健康服务、体育健身、文化休闲、儿童游憩等一种或多种服务。按照精准化、规模化、市场化原则,优先和重点提供急需紧缺服务,确保便捷可及、价格可承受、质量有保障,逐步补齐其他服务。

3个社区的实践与探索

随着《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和《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导则(试行)》等文件的发布,推动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运营成为时下社区发展与建设的热点和重点话题。

今年的西安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4年计划办好30件为民实事,其中一件就是“启动100个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和服务项目试点”,政府支持、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托育、儿童托管、社区助餐、家政便民、健康服务、体育健身、文化休闲、儿童游憩等设施建设和运营服务。

从公开报道看,2月13日(正月初四),西安市民政局局长李平伟到新城区、雁塔区调研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情况,2月17日到长安区、高新区调研。他表示,民政部门和街道要对辖区资源充分摸底,积极协调利用场地资源,通过整体式建设或插花式建设等灵活多样的方式,为嵌入式服务提供场地保障;民政部门要牵头对各街道嵌入式服务中功能设置进行统一规划,专业设计,尽量满足居民群众的实际需求;要充分利用场地,合理布局,完善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功能配置。

近日,华商报记者对西安多个社区进行走访,看看不同社区结合自身实际的实践与思考。

1黄河社区刚改建好西安首家社区营造中心

长乐中路街道黄河社区营造中心,是不久前才刚刚完成1期改建的西安市首家社区营造中心,每天仍有社区居民来打卡。

2月21日,居民李女士透过阅览室的玻璃窗仔细看着窗内展台,一幅中国娃娃挂画贴窗放置,后方角落处放置一张小方桌,桌上天青色茶具放在木质八角茶盘上,上方悬着橙色、红色小灯笼各一串,以及手写或印刷的创意对联,地面则是错落有致4个灯笼。

“还怪好看的”,她边说边推门进去,门中间灰底白字印着“茶饮阅读·邻里议事·文化创意·自习交流·实践写生”字样。

一面墙和一扇门将门后空间分为南、北两区。北区较窄仅设置了吧台,上面放着各类制作饮品的设备,西侧整面植物墙上贴着“奇妙营造”字样。

南区宽敞,中心放置着圆桌和凳子,东西两侧也设置有台面和椅子,南侧贴墙设置了整面书架,靠北一侧的墙上有多媒体设备。与该区域相邻的则是已打造好的“公共茶饮间·卫生间”、社区餐厅等。

社区“孵化”的企业均摊了1期改建费用50万

“去年9月,我们按照‘三去一改’(去行政化、去办公化、去形式化)对原社区办公场所进行改建,即将完工时看到了‘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的相关政策。”黄河社区党委书记呼延泽惠说,“不管是此前西安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深化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实施‘六个一’攻坚行动的工作方案》中要求的‘三去一改’优化党群服务中心功能,还是即将落地实施的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都是推动社区治理回归服务本质的政策,作为社区工作人员,抓住机会干就对了。”

目前已接近完工的1期改建共计花费50万,面积约为270平方米,由开展睦邻市集、跳蚤汇等活动的共享室外场,共享食堂,可阅览、休息、茶饮、集会等的营造工作站以及直播间和社区中心网格工作站等组成。“2期改建即将启动,将把2楼空间打造成各类共享服务场所、创业孵化中心。”呼延泽惠专门提起“改建”经费,是来自于社区多年的积累。

2019年,呼延泽惠在任职的康乐社区成立社区级创业孵化中心,目前该中心已迁移到黄河社区。

“可为企业提供创业贷款等国家政策性创业扶持。在企业孵化的2年,社区党委无资金需求化入股,并参与企业运营决策、人员部署、产品推行等,帮助企业规避和应对市场风险,直到企业壮大出孵无条件退股。”呼延泽惠说,“至今该中心已成功孵化了5家企业,还有2家正在孵化中。5家企业涉及数字经济、动漫、传媒和生物医药等行业,目前经营状况不错。作为对社区的回馈,5家企业自愿均摊了50万的改建费用。”“这5家企业还共同捐赠10万元发起成立了社会组织——众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呼延泽惠说,“目前,众友已完成民政部门的备案并通过行政审批局审批,拿到《准予注册登记行政许可决定书》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且已招募到有丰富活动经验的7位社工,新改建的场地也将成为其主要活动阵地。”

社区营造中心“不光好看还得好用”

对于居民“怪好看”的评价,呼延泽惠认为只说对了一半,他更希望大家评价“挺好用”。他指着一进社区就能看到的“快乐升级通道——黄河社区营造中心”以及下面一行英文翻译“Youwillbecomehapper”。“这个happer是错的对不对?这其实是众友策划的活动,因为真正的‘happier’需要一个个‘i’(即居民)的加入。”呼延泽惠说,“这只是与居民互动、沟通的一个小细节,还将有更多结合居民需求而打造的活动。”比如,阅览室和吧台正是结合小区托管班多,特意给不愿午休的孩子打造的阅读、聊天场所;已建成为“明厨”的共享食堂既可在餐厅用餐也可送餐;直播间既可由社区策划主题邀请嘉宾直播,也可以交由社区居民结合近期大家需求直播。

“我们相信,硬件的提升以及日渐丰富的各类服务和活动,会让居民更愿意走进社区,随着粘性建立并日渐牢固,引入的业态就有稳定的消费群将吸引更多业态入驻,为居民提供更多便捷服务的同时让社区更有活力。”呼延泽惠说。

2天府社区“光有阵地没想法,服务也搞不好”

长安区韦曲街道天府社区,作为成立仅3年多的新社区,有着令不少老城区社区工作人员“羡慕”的硬件条件:3层总面积为974平方米的社区服务活动中心。

但在天府社区党委书记赵丹蕾看来,“硬件条件是社区开展各项服务和活动的重要基础,但光有阵地没想法服务肯定也搞不好。这3年间,我们一直在探索实践如何用好硬件条件,让社区的‘先天’优势彻底发挥出来。”

一走进天府社区,正中间就看到从社区创立之初就确定的党建品牌“FU在身边”。“化用社区名字中‘府’的音,蕴含了‘服务在身边’‘孵化在身边’‘幸福在身边’的含义。”赵丹蕾说,“我们用‘常暖行动’作为‘服务在身边’的品牌,将不打烊服务、上门服务等对辖区特殊群体如独居老人、孕妇等或上班族开展特定服务作为亮点内容,同时扎实开展精细化网格化管理,入户更新不断深入辖区居民的情况和诉求,为我们拓展更多针对性服务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赵丹蕾在各功能区的设置上也花了不少心思。“一楼为‘友邻服务静态区’、二楼为‘友邻交流动态区’、三楼为‘友邻共享业态区’。”赵丹蕾说,“一楼服务吧台旁设置书架和沙发,让来社区办业务的居民边看书边等待,也在培养社区的阅读氛围;二楼是居民自我提升和娱乐的主阵地,常驻的老年大学和夜校提供如茶艺、插花、瑜伽、戏曲、少儿绘画等各类课程;三楼主打‘共享’,有小型的室内阶梯空间、圆桌式的交流空间等,但目前整体使用率较低,我们正结合嵌入式服务设施的相关要求重新构思。”

尽心服务好辖区各种业态争取“多赢”

赵丹蕾深知,除了硬件优势外,辖区一些居民与社区间的稳定粘性也是社区的优势之一。

2月22日华商报记者采访期间,她不时与来社区参加各类文体活动的叔叔、阿姨们打招呼。

她指着社区大门内右手边的花店说:“自社区成立之初,我们就一直尝试引入各种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业态。经3年多的孵化,正对一些业态进行调整。这家花店从社区成立不久就在此经营,除对买花居民常年有不同折扣外,经营者也是社区居民,她还以很低的价格为辖区老人们进行插花培训。”

在社区2楼,赵丹蕾已与同为社区居民的一位经营者达成合作协议,该居民有丰富的活动策划经验,社区将孵化其为自组织,为社区提供策划服务。

同时,针对辖区居民阅读需求较大的特点,赵丹蕾正在与相关意向书店谈合作,并向对方提出如“书目与总店保持一致,3个月更换一次架上书籍”、“雇佣辖区全职妈妈在书店兼职”等条件。“这样的合作一方面给书店争取了一个较稳定的市场空间,也为想买书的居民争取到了离家近、可打折等优惠,还将有各类阅读、亲子活动定期举行,也给辖区居民创造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另外,她还计划不断深化社区已成型的“15分钟便民生活圈”的内涵。

“计划印发一些‘便民卡’,将大家都需要的通下水、缝补或者抽油烟机清洗、室内保洁的电话公布出来,为辖区居民提供大于市面优惠的折扣等。”赵丹蕾说,“还有一些设想,本应该等完全落地再分享,先分享出来是希望变成一种动力,鞭策我克服各种困难实现。”

3电建社区

新城区长乐西路街道电建社区服务中心是一座3层“小白楼”,在老城区的老社区里争取到150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场所,社区党委书记刘胜宝深知这其中不易。

“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是提升为民服务水平的好事。但作为老社区,阵地在哪儿是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刘胜宝说,“为把这座‘小白楼’争取成社区居民服务中心,我们社区在街道的支持下,往返多个部门积极争取,当时支撑我们的信念就是‘把阵地争取来符合辖区居民的利益,必须要克服各种困难’。”

因社区老年人口多,在街道的大力支持下,电建社区还一鼓作气争取到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医疗站和餐厅的阵地。争取到这么多阵地,建设经费从哪儿来?“一定也是多方努力,有热心居民的帮助,更有街道的经费支持。”刘胜宝说,“但在具体项目上也有差异,比如在社区餐厅方面我们就与合作方达成一致,由对方出资建成,一楼作社区餐厅,二楼由其结合社区居民的需求进行运作。”

目前,“小白楼”里已设置了康养中心、儿童之家、文体活动部室等多个功能部室。“我们还依托西北电建与电的深厚渊源,打造‘电宝梦工厂’儿童科创教育实践品牌;3楼的大露台也将成为辖区所有居民休闲场所,打造‘全龄友好’社区。”刘胜宝说,“此外,辖区一位从业多年、主做大学生创业孵化的居民也积极需求与社区合作,将为初创的企业提供办公空间、创业培训和导师等服务。当然,我们还将继续深挖居民需求,结合社区实际引入更多的服务,早日实现社区资源的‘自循环’发展机制。”

有些困惑 需要更细致全面的顶层设计

采访中,多个社区的工作人员都对“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给予高度关注、深度思考,有社区工作人员感叹说:“这是基层治理观念的解放和新要求。”但大家也有不少困惑。

有社区工作人员说:“此前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社区管理的若干措施》中规定,‘对于社区服务中心内已享受一段时间的水电减免补贴的业态,根据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水、电、气、暖价格执行居民生活类价格,物业服务收费标准按照不超过本小区住宅类物业服务收费标准执行’。可目前大部分社区服务中心水电都只一块总表,该如何收取?”也有社区工作人员问:“收取的费用如何保管?”

在采访中,有些社区的思考和实践已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比如,有社区工作人员说:“我们计划对这类业态实施‘包干制’,可参考业态门面位置、使用频次等包干收费,但推行起来需要双方深入沟通和提前约定。”

去年年末,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莲湖区红庙坡街道梨园社区党支部书记刘思雨依据辖区居民需求成功嵌入托幼服务。“开始时,我们也有类似困惑,担心如何接收与引入托幼机构约定的每月收入5%的公益反哺。但实践中,这部分资金均直接进入社区的水电账户,常常还不够。今年,我们计划继续在社区教育方面依托夜校等资源打造全龄段的嵌入式服务,并创新出更多公益反哺形式,激发社区引入业态的活力。”刘思雨说。

但诸如“社区开展低偿服务后,首先面对的肯定是人员流失,该如何应对”以及“社区引入业态时的准入和监管标准如何制定”等问题,可能不仅仅在实践中找答案,还需要更细致全面的顶层设计。 华商报记者 付启梦 文/图

2024-11-16 10:25 点击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