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武汉市委建议规范劳务派遣制度被人保部采纳
(记者 毛丽萍 通讯员李中友 刘宁)日前,由民革武汉市委提交的《关于规范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的建议》的调研报告受到民革中央通报表彰。由该调研报告形成的民革中央全国政协第十一届四次会议集体提案,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多次与民革中央进行了意见交流与沟通,据人保部最新反馈消息,人保部、全国总工会、国资委联合起草中的《劳务派遣条例》,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参考了该提案的意见。
近年来,劳务派遣因其灵活、弹性就业等特点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然而,由于法律法规的缺失,我国劳动派遣发展处于不规范状态。2011年初,时任武汉市民革副主委的石聿新带领市民革课题组针对我国劳务派遣用工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展开深入调研。调研中他们了解到,劳动派遣工制度被主体化,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但据湖北省总工会抽样调查,在生产一线岗位就业的派遣工占派遣工总数的84%,少数企业的派遣工已经成为用工主体。劳动派遣人员普遍遭遇统一企业、统一岗位的“两元用工制度”,同工同酬难以落实,利益诉求难以表达。同时由于派遣公司对派遣工的管理和服务脱节,用工单位与派遣工的劳动关系脱钩,派遣工处于“两管两不管”的尴尬境地,部分企业甚至将其作为合法逃避社会责任的手段。
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一方面组织招工考试,挑选适合企业发展的员工;另一方面又通过与劳务派遣机构合作,将招录人员转为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劳务派遣工。近年来,随着劳务派遣工人员结构的变化,除农民工外,许多大学毕业生也加入了劳务派遣工的行列,其比例正逐年增高。这种“假派遣,真代理”的劳务派遣侵害的不仅仅是派遣工的劳动权益,还有我国未来劳动力市场。为此民革武汉市委建议,规范我国劳务派遣制度:完善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劳务派遣市场,必须明确对临时性的工作岗位作具体的时间限定,对超过时间限定用工一律视为正式招录劳动者并要求签订劳动合同;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尽快制订《劳务派遣用工实施办法》,对于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应当进行整改和处理;加强监管力度,强化政府执行力,完善劳务派遣单位设立资质,减少小型派遣企业数目,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机制,禁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从事劳务派遣活动;强化企业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