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乡村振兴优秀驻村第一书记蔡国跃|用心用情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2017年9月至2021年5月,我在金盆乡金钟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参与了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因组织关心,提拔到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2023年5月,向单位主动请缨,同样以驻村第一书记身份来到了幸福里社区围绕易扶搬迁社区五个体系建设,继续在驻村帮扶的路上砥砺前行。驻村以来,我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真帮实扶,认真开展“一宣六帮”工作,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追求融入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以扎实的工作成效担当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图片


发挥优势、做党建工作领路人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作为一名区管副科级干部,也是脱贫攻坚期驻村的老兵,我深知加强党的领导对推动各项工作起的关键作用,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建强支部、夯实基础,强化引领上下功夫。

一是选优配强支部班子。到幸福里社区后,发现社区两委人员没有配齐,造成社区工作的不少被动,经和社区支部书记和两委成员商量后,引进了2名大学生到社区工作,选优配强配齐了支部班子,并带领社区两委和社区党员到娘家单位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开展党性教育。

二是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制度。指导社区党支部严格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制度,推动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驻村以来,社区党支部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集中宣传宣讲活动有序规范开展,并做好原社区支部书记违法违纪“一案一整改”相关工作。

三是党建品牌创建见成效。为发挥支部引领、党员带头作用,2023年10月,争取市移民局党建工作经费5万元,打造了高标准的党建文化阵地,“三融三新”(组织共融,筑就搬迁“新梦想”;思想交融,争做文明“新市民”;保障相融,共享美好“新生活”)党建品牌在幸福里社区越擦越亮,幸福里社区支部也相继荣获全省、全市、全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并于20231017日接受市直机关党建现场观摩。通过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幸福里社区成功举办了全市“三下乡”等系列活动,通过常态化唱红歌、文艺演出等活动,增进了邻里之间友谊,提高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促进搬迁群众融入城市生活,增加了社区群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图片


履职尽责、做后扶工作带头人

致富不致富,关键看干部。驻村以来,我严格履行驻村第一书记职责,按照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的目标,以“五个体系”和“两个社区”建设目标为抓手,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一是抓实培训服务促就业。驻村以来,我逐户走访摸底,详细了解每户家庭及就业情况,通过开展就业统计、就业咨询、就业推荐、就业培训等工作,确保搬迁群众实现一户一人以上就业。近年来,幸福里社区开展刺绣蜡染制衣、制鞋、厨艺、家政服务、锡箔纸制作、直播带货等培训718人次。同时推荐社区搬迁群众512人到省内外和附近园区普程环保、旭驰鞋业、鑫瑞达钢化玻璃、社区附近农家乐等企业上班。引进市内一家服装厂进驻社区扶贫车间,解决社区搬迁群众就近就业。针对就业确实困难家庭,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解决公益性岗位98人。通过多渠道促进就业和实现了群众增收,达到了搬迁群众脱贫成果更加巩固的目标。

二是抓好基本公共服务促融入。社区常态化开展希望小课堂”“爱心托管班”等公益活动,和妇联、团委、工会等积极对接,配套建设“妇幼之家”“青年之家”“青创汇”“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等活动阵地。关心关爱困境儿童、留守老人和特殊人群,定期进行走访。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省级衔接资金,在幸福里社区安装路灯80盏,充电桩15台,也申请省民宗委投入30万元建设民族团结进步食堂,为社区各族搬迁群众办红白喜事提供便利。组织定期评比“文明之星”“最美家庭”,倡导移风易俗,简办婚丧嫁娶红白喜事,引导搬迁群众抛弃陈规陋习,融入城市生活

三是抓好社区治理促和谐。按照“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网格化管理并实体化开展工作,组建24个联户群,26名搬迁群众成立治安巡逻志愿者服务队24小时不间断巡逻社区治安及时开展政策宣传、就业推荐及群众意见收集等,努力构建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格局。同时开展“新市民·追梦桥”工程积分兑换物品活动采取以户为单位,以基础积分+特殊加分减扣积分核算季度积分的方式,按“一分一元”的兑换标准到社区温暖帮扶超市兑换所需物品。驻村两年来,累计兑换积分奖励20余万元,充分激发搬迁居民参与社区共享、共治的激情。驻村以来,社区未发生一起群体性上访和电信诈骗事件,群众的安全感不断提升。

用心用情、做搬迁群众贴心人

干部好不好,群众来知晓。驻村以来,我扎实开展“一宣六帮”工作,脚踏实地为群众做好每一件事情。群众哪里有困难,我就出现在哪里。

一是走访慰问暖民心。关心关注社区困难党员、特殊人群的生活和身体状况,面对因病生活困难的搬迁群众李德银,我协调原搬迁乡镇和区相关部门,开车带李德银去市不动产中心帮助补办房产证,幸福里社区不动产登记全部完成,同时帮助李德银转接低保和解决临时救助等帮扶政策。驻村以来,我积极向市妇联、市民盟、区工会、区民政、区残联和派出娘家单位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等部门争取各类物资资助金,和社区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员开展各类走访慰问活动,走访慰问困难党员、搬迁群众2800余人次,发放慰问金及慰问物资15万余元。

二是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刚来幸福里驻村时,突发大雨造成幸福里社区后山滑坡点淤泥淤积,排水沟被堵,群众也多次来社区反映,我发动和带领社区两委、驻村队员和搬迁群众团结一致,共同疏通排水沟渠,保护了社区搬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了解到社区天然气管道设施建设完成,但搬迁群众未能正常使用天然气,我积极对接市燃气公司、市民盟等相关单位,帮助社区开通了天然气。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驻村事情,社区搬迁群众的幸福感也越来越强,满意度也越来越高。


供稿:月照街道



总监制:张丽

监   制:丁毅

编   审:彭玉曦 崔银平

责   编:岳阳

编   辑:张韩睿

2025-06-20 10:13 点击量: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