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减薪、逃离!深圳越来越多的万人大厂搬迁:一个时代的结束
说起深圳,它是中国经济的核心之一。
作为当年改革开放时邓小平同志亲自指定的特别经济区,深圳这些年凭借一开始的商业特权与启动资金,加上天然的地理优势,通过海上国际贸易,成功跻身于中国经济的一只领头羊。
不计其数的资金流汇入到深圳,无数的人才也前往深圳。
多重作用之下,深圳突飞猛进,一座座企业在这里安家落户,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
据统计,深圳的城镇化率高达100%,是中国第一个实现完全城镇化的城市。
2021年,深圳gdp达到惊人的30664.85亿元。
在华顿经济研究院的全国城市榜单上,深圳位列中国百强城市第三名,仅次于北京与上海。
2021年的第七次人口普查中,深圳常住人口高达1700多万,是名副其实的超大城市。
然而近一两年,深圳的大厂却一个接一个地裁员、减薪、逃离,迁移工厂到其他地方。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大厂放弃了这座奇迹的城市,放弃了多年在深圳积累的资源与人脉也要离开这里呢?
02 时代剪影
深圳德昌电机的大名,相信业内的很多人都是有所耳闻。
作为深圳最大的工厂之一,深圳德昌电机仅仅在沙井,就拥有超过15座大型厂区,旗下员工达20000余人。
它辉煌到什么地步呢?
中国的电机市场,德昌电机就是龙头。
德昌电机建立于1959年,1982年改革开放后是几家率先进入深圳的企业之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
然而最近,德昌电机却是异闻不断:先是一波降薪潮。
原本从外地到深圳打工的“深飘”们,首选的就是德昌电机、比亚迪、富士康等深圳大厂。
原因无它,就是因为这些企业工资给得高,也不拖欠工资。
最近,德昌电机突然发出公告,公司的工资直接下调百分之二十。这一下全厂人都炸了锅,人们都私下里抱怨,个别胆大的直接拦住上级,问问这是怎么回事。
可是不论如何,降薪之事已成定局,一些人选择离开,但是大部分人仍然选择留在这里。
一方面虽然降了薪,但是工资不拖欠。
另一方面,一些人已经在德昌电机干了半辈子,现在离开,让他们去哪里呢?
不过虽然忍下了降薪,却还有一波又一波的浪潮:随之而来的加工时,以及派遣到其他单位。
于是德昌电机的厂道上,时常能听到一些讨论的声音:
“职员降薪20%?这一降我的工资连2000块到不到了啊!这样下去连吃饭租房的钱都不够了……”入职不久的新员工一脸哀怨。
“你年轻,这不行就再换一个地方。我可就没办法,在这干了十几年,不在这干上哪里去?”一个中年人也是愁眉苦脸。
“你降薪了也有四千块的工资,在这里待着也行啊。”
“是啊”,另一个一头红发的青年说:“我这边不仅扣工资,还要加工时呢。和我一个宿舍的小张更惨,一个运营部的都被调去参加生产了。这破厂不待也罢,等这个月工资发了,我就辞了这工作走人好了!”
“听说工厂还要搬到江门,你们去不去?”
“不去了……搬到哪里估计都一样。”
德昌电机要搬迁的事,其实很早前就开始计划了。
2013年的时候,已经基本上确定了搬迁到江门。
只不过当时此事只有几个高层知道,外人不得而知。
即使偶尔有走漏一些消息,外界也只是风传一下,不能确定真假。
2019年,深圳与江门开展了经济合作,德昌电机也参与其中,并派遣人员在江门搭建新厂房。
直到此时,德昌电机仍然没有宣布要搬迁至江门,而是任人议论。
2020年,深圳德昌电机才发出正式通告:宣布工厂将搬迁至江门。这才有了上面交流的一幕。
除德昌电机外,深圳的其他工厂也出现了相似的情况。著名的苹果手机代工厂富士康,最近要求员工休息四个月。
确切地说,是工厂强制员工放假四个月。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因疫情导致苹果公司iphone手机的销量锐减,因此减少了对于富士康工厂的订单。
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富士康的订单减少,但员工却未减少,导致入不敷出。
因此,富士康决定对一批员工采取停薪留职:即仍然将员工名单保留,但放假四个月。
从5月至9月这四个月期间,愿意回家休息的,富士康将直接在5月12日的工资发放日给他们发放6750元的奖金。
如果在9月1日还能回到厂里上班的,额外再给予500元的奖金。这道消息似晴天霹雳,震得员工们心惊肉跳。
有些人可能会问:“放假不是好事吗?还有钱可以拿,何乐而不为呢?”可是你应当知道,这6750元,大概就是一个月的工资。
工作没了,剩下的三个月怎么生活?这还是对于那些负担少,无债一身轻的人来说的。
而富士康的员工里背着车贷房贷的想必不是少数,一旦这几个月停工拿不到工资,车贷房贷不能打,面临的将是更加严重的后果。
债务违约不仅会被起诉,被索赔更高的罚金,还会面临信用降低的处罚,以后的生活处处受限。
因此,说起来这六千多是给他们的休息费,还不如说这是遣散费。至于那五百块的奖金,有几个人能一直等着富士康四个月呢?
不过就是个虚的添头罢了,恐怕富士康自己也没想过要给吧。
03 为什么大厂会纷纷“减薪逃离”?
从吸引到逃离,深圳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大厂选择减薪或逃离?
我们要看到它的本质。这些大厂当初来到深圳就是为了赚钱,如果赚不到钱,那自然而然地就会选择减薪或者搬迁,这是非常表层的、显而易见的道理。
那么再往深层次探究,为什么深圳会赚不到钱?这其中有哪些原因在共同作用,这是我们应当思考的问题。
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场席卷全球的疫情了。
中国一直走的是对内对外双循环的两条路线,一直推进经济全球化,与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都有贸易往来。
当疫情冲击全球经济,中国受到的限制与损失是显而易见的。
而深圳又是中国典型的外贸城市之一,深圳对疫情冲击的防御力,远不如内陆其他城市那么强。
俗话说得好,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深圳的经济受到疫情的冲击,这些在深圳的大厂诸如德昌电机富士康之类的,日子当然不好过。
在深圳这样外贸城市的企业,产业结构也大都偏向出口,对内的销售其实占的比重并不算大。
尤其典型的是富士康,是专为苹果制造手机的代工厂。
苹果的订单,是富士康收入来源的大头,苹果在疫情下销售量萎缩,富士康也自然而然地受到影响。在这场疫情中,全球经济的走低其实是难以避免的。
第二点则是深圳将要进行产业结构升级或者产业结构转型。深圳在这次疫情中认识到,如果产业结构单一,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就会变差。
因此,深圳开始发展第三产业,将更多的资源从制造业抽离。
而这些大厂,大多数都是制造厂,资源的抽离导致成本的攀升,而成本的攀升导致产能降低。
而产能降低会导致制造业萎靡,人们会认为制造业前景暗淡而把更多的资源从制造业抽离,从而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利润越来越单薄,企业在深圳赚不到钱,减薪是一种办法。
而到其他城市去,也不失为一条上策。
这些大厂经过多年的发展,有厚实的底蕴,虽说还没有到“大而不能倒”的地步,可如果搬迁到其他城市,对这个城市的经济增长显然是有帮助的。
还可以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提升当地的稳定性。当地政府也会为这些企业开绿灯,为它们提供更加优厚的政策支持。对于地方和企业来说,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第三点是人的原因。近年来我国人口出生率持续走低,而每年毕业的大学生却是越来越多。
然而这些毕业的学生是“毕业即失业”。
于是国内出现了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一边是企业用工荒、用工难,另一边则是每年的毕业生人数持续增加,就业率持续走低。
而这是在国内,国外还有其他力量进一步压缩企业的生存空间。
因为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劳动力减少,用工成本是增加的。
而国外比如东南亚和印度,那里的用工成本低,于是外资也纷纷从中国转移到那里。中国曾经用来吸引世界资本的廉价劳动力已经消失。
换句话说,专家所谓的“人口红利”已经一去不返。
当然,除了以上这三点,还有其他的原因。限于眼界,笔者也无法得出更多的结果了。
但是从长远来看,大厂减薪逃离,这已经是必然趋势。
我们只能延缓它,不能逆转它。因此最重要的,还是开辟出一条新的路来。
总结
今日深圳的一些大厂如德昌电机、富士康等,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减薪、裁员,有的甚至还把厂房搬离了深圳。
究其原因,就是这些大厂的业务在逐渐缩水,已经无力维持现在的规模了。离开深圳,也是因为在深圳得到的利益减少了。
首要的原因是这几年的疫情冲击,让这些主方向在外贸方面的制造厂受到打击。
疫情加剧了全球化的退步,各地单边主义,外贸被影响。深圳在疫情中转变政策,改变较为单一的产业结构,也加剧了这种现象的成型。
最后,国内用工难问题逐渐显现,而在国际上,东南亚和印度用更加充足和廉价的劳动力,将外国资本从我国拉走,也是这些大厂离开的原因之一。
这也充分告诉我们了,全球化固然重要,能在环境的影响下坚持的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