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在”的扶贫工程:谁动了贫困县的“奶酪”
“不存在”的扶贫工程:谁动了贫困县的“奶酪”
中国新闻(原创)来源:央视网 2017年09月08日 10:46
扫一扫 手机阅读
我要分享
原标题:
央视网消息:甘肃省86个县市区中有58个集中连片贫困区、17个“分散型”贫困县,贫困面达10.9%,居全国第二。脱贫攻坚,对甘肃省来说可谓是名副其实的“一号工程”。
如何落实好中央纪委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为“一号工程”保驾护航,成为甘肃省纪委当前工作的重点之一。近期,甘肃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扶贫领域发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进行了严肃查处。
甘肃省纪委第四纪检监察室主任崔银剑说,今天,我们受省纪委主要领导的指派,来到我们东乡县,就扶贫领域的一些工作进行督导……
这是不久前,甘肃省纪委督导组约谈东乡族自治县党委书记和纪委书记的现场。
对脱贫攻坚工作中问题较为突出的部分重点区县开展综合整治,约谈党委书记和纪委书记,督促整改问题,是甘肃省纪委落实中央纪委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电视电话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这次谈话,还得从不久前东乡族自治县发生的一起扶贫领域案件说起。
甘肃省纪委收到群众举报,反映东乡族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存在套取资金的情况。省纪委立即组成了专案组,前往核查。
甘肃省纪委专案组陈发述说,在核查中间,我们发现2011年东乡县坪庄乡双树村一个国家扶贫易地搬迁项目160多万,这个项目招投标程序不规范,没有公开招投标的程序。
在查阅项目资料的过程中,专案组还发现,这个项目的工程款是一次性支付给施工方的。
甘肃省纪委专案组陈发述说,这不符合项目实施中间基本的规则,按道理,项目边施工,边付款项,不可能是一次性打的,一次性打首先不能保证工程质量的问题,其次对于工程项目的监管是不力的,明显是有问题的。
入村核查搬迁工程实施情况
没有招投标资料、一次性支付工程款,双树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上的这些疑点引起了甘肃省纪委专案组的注意,这笔扶贫资金的使用究竟有什么猫腻?
东乡族自治县属于国家贫困县,每一笔扶贫项目资金都关系到当地贫困百姓的切身利益,关系到能否如期脱贫。为了进一步核查情况,专案组决定派一路人员前往双树村摸排情况。
双树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资料显示,双树村2012年实施了整体搬迁。对专案组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确定双树村究竟有没有实施过搬迁工程。
专案组与群民交谈了解情况
从村民口中了解到的情况,让专案组吃了一惊。村民们对易地扶贫搬迁的事情更是一无所知,这一点专案组在和双树村党支部书记沟通的过程中也得到了证实。
双树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是一个根本“不存在”的虚假工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甘肃省纪委专案组陈发述说,我们发现了虚套以后,返回到县发改局,再问这个事情县上究竟知道不知道这个事,验收的这些同志就说他不知道这个事,有同志就明确说这个项目是领导安排,我去签字,我只签了一个字,其他的我不了解。
领导直接安排签字验收,很显然,东乡族自治县发改局在伪造项目的过程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那作为项目实施主体的坪庄乡政府在这其中又做了什么呢?
甘肃省纪委专案组陈发述说,我们就去找了时任的乡长马清廉,他说他没有实施过这个项目,是书记让他补签了字,包括合同都是补签的,后期做的,明确说到这个项目就是虚套,套走了国家的钱款。
局长、书记合谋套取扶贫款
经过专案组的调查,整个案情逐渐清晰。双树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立项后并没有实施,时任东乡族自治县发改局局长周清荣找到坪庄乡当时的党委书记马剑锋,两人经过商量,决定伪造项目资料,套取资金,具体由马剑锋操作。在马剑锋授意下,当时坪庄乡的会计伪造了项目资料,并由当时的乡长马清廉签字。发改局则由周清荣安排,验收了这个伪造的项目。
国家拨付的双树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金163.7万元,则通过一家施工队进行了周转,其中13.7万元用于开具发票和施工队的劳务费。剩余的150万,周清荣拿了30万,马剑锋拿了20万,发改局截留74万作为小金库,用于违规吃喝等非正常消费,剩下的26万在周清荣的授意下,以补贴的名义分给了发改局的领导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