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介入易地搬迁社区儿童发展策略研究——以昆明市东川区Y项目为例

一、研究综述与问题提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及城市化持续推进,大量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作为我国扶贫攻坚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推进全面脱贫与人口城镇化方面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民政部数据显示,全国累计建成集中安置点3.5万个,易地扶贫搬迁960余万贫困人口,建设安置住房266万余套。云南省民政厅数据显示,全省累计建成2832个集中安置区,150万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全部搬迁入住,16个州(市)的121个县(市、区)“百万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昆明市东川区作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对象8754户32227人,搬迁进城7322户26917人。易地搬迁工程虽然帮助人民群众摆脱基础性贫困问题,但是搬迁居民如何获得再发展,如何融入当地社会,需要政府及社会力量的持续关注与参与。易地搬迁社区由于青壮劳动力长期在外务工,儿童由父母单方、祖辈或者其他代监护人进行抚育,无法得到正常家庭的看护和照料,在成长过程中较为容易出现教育、心理和安全等问题。

社会支持理论认为,社会支持通过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等主体能够为弱势群体提供帮扶,社会支持的供给主体和服务内容具有多样性。个体产生问题与他所处的环境有关,社会工作者应从支持网络入手帮助服务对象。目前有关社会工作参与儿童发展的相关研究主要涉及以下方面:一是社工机构作为第三方力量介入儿童发展,是非正式资源的整合和专业服务介入的过程。“非分配约束”是社会组织的一个重要特征,使其能够满足公众的额外需求,成为政府功能的有效补充,社工机构基于客观实际慎重判断社会问题现状,从服务实践中回应公众诉求,激发服务主体的自我意识和参与意识,社工机构在政府普惠性服务之外,重视和维护儿童差异化的利益诉求,与政府合作形成推动儿童福利事业发展的合力。二是社会工作促进儿童发展过程中通过公益性引导,运营科学方法进行的职业化助人活动。社会工作的非营利性和公益性决定了其专业参与的合理性,是推进儿童社会福利和社会问题解决的重要力量,儿童是整个社会群体中处于最弱小地位,是社会工作需要关注的群体之一,社会工作依据专业工作方法全程性为儿童提供服务,儿童社会工作一般有两种不同取向,以美国为代表的儿童保护取向和以瑞典为代表的家庭服务取向。三是社会工作介入儿童发展的专业性方法探索与实践,从理论探索和案例实践分析专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社工提供的喘息服务满足了困境儿童家庭的康复支持需求,抗逆力重构促进儿童形成良好的自律品质,社会工作介入儿童发展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需要重视法律、政策、文化背景及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相冲突的问题,从儿童积极品质的培养视角打造儿童健康环境。整体上看,我国儿童社会保护工作已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制度框架,通过建立系统的社会工作干预机制是有效开展儿童社会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构建优质的社会工作支持体系,缓解儿童的心理压力,使其接受高质量的生命教育,促进儿童更好适应社会。

综上所述,组织力量和专业力量具备介入易地搬迁社区儿童发展的工作基础,组织力量整合了社会支持的主体,专业力量提供了社会支持的服务,综合性的支持体系是推动易地搬迁社区儿童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儿童的成长生态、扩展资源链接、增能等方面改善取得成效较好,最大化地满足儿童多样化、个性化服务的需求。易地搬迁社区儿童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主要原因在于缺少社会支持来源,他们更多时候依靠自我力量成长,因此,通过社会工作介入能够拓宽易地搬迁社区儿童的支持来源,凝聚更多的支持力量帮助困境儿童缓解或者解决困境状态。基于此,本研究从社会工作介入的视角出发,聚焦于社会工作在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儿童发展问题,具体探索和了解社工机构中社会工作提供服务的现状,归纳和分析项目现存问题,剖析和探讨现存问题可能的改善方向。

二、TY社区儿童发展问题与Y项目的实践

(一)TY社区儿童面临的问题

1.儿童学习适应性方面。一是学习适应能力不强。Y项目执行团队在调研中发现,东川区TY社区的移民入学儿童整体上学习能力处于中下水平,由于学校、朋友、老师等要素变化带来了短期的不适应,而这种不适应如果缺乏引导,对儿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有巨大的负面影响。从与儿童的沟通上课,移民子女学习能力较强,但缺少科学性的引导,而且存在自卑、不自信以及焦虑问题,这些问题儿童自身以及家长可能尚未意识到其不良影响,因此需要外部有经验、有能力的老师给予指导,儿童学习能力和成绩的提高,对于易地搬迁社区的移民而言,也是社区融入的重要体现。二是师生互动来往不足。从于TY社区儿童交谈情况看,儿童与教师的交往情况、课堂状态、对教师的亲近感方面存在不足,一方面,潜在影响要素是儿童与教师建立信任关系需要时间,另一方面,移民家庭的孩子在自信心、沟通能力、需求表达上与城市孩子有较大差距。

2.社会交往适应性方面。一是物质支持基础不牢。由于政府经费有限以及家庭生计困境影响,TY社区儿童成长环境相对不理想,一方面社区周边缺少幼儿园,3-6岁儿童基本没有学前教育,主要有老年人看护,另一方面,由于移民家庭没有足够多的资金,6-12岁入学儿童日常生活和学习物质相对匮乏,例如,书本、文具、服装等对于部分移民家庭来说仍是很大负担。二是父母沟通交流较少。从TY社区儿童交谈情况看,儿童对于家庭气氛、父母对自身的关心程度等感受相对正面,部分儿童遇到不开心的事愿意告诉父母,少数搬迁儿童与父母缺乏交流,认为父母不关心自己;在父母对子女学习与心理的关注程度方面,搬迁过后父母忙于生计与家庭琐事,搬迁儿童大多由爷爷奶奶照顾,父母不能对子女的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缺乏与子女的沟通交流;父母自身文化水平较低,没有能力对孩子学业进行辅导,对于子女兴趣爱好、心理很少关注,不能很好地为子女提供心理支持。三是邻里关系疏离断裂。从TY社区儿童交谈情况看,传统的邻里关系对家庭的教养功能进行了补充,原住地的居民仍然延续着这一功能,搬迁后,由于空间的变化,原有的邻里关系被打乱,搬迁家庭并未主动建立新的联系,儿童的邻里关系网络处于断裂状态,同时由于缺少儿童共同玩耍交流的空间,儿童与邻居玩伴来往不多。

3.心理适应性方面。完整的家庭生活是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之一,长期与儿童脱离互动沟通,对儿童心理产生负面影响,情绪问题、社会交往问题和心理问题往往是在父母外出后儿童开始有明显的现象。一是儿童安全感不足。TY社区的儿童父母常年外出务工,多采用隔代抚养、寄养的方式,亲子交往沟通的机会和时间少,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联系不紧密,缺乏充足的时间陪伴孩子成长,无法及时给予其呵护与关爱,使得易地搬迁社区儿童面对生活、学习中的问题时更容易产生焦虑感、失落感和不安全感。二是心理健康指数较低。隔代教育为主的方式较易使得TY社区儿童心理健康失衡,祖辈和代监护人在儿童遇到心理问题时无法进行及时有效地疏导和缓解儿童紧张情绪。三是安全感的缺乏和人际交往能力不足,使得儿童不善于积极主动地寻找倾诉对象,极大地影响了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致使不少儿童形成性格内向、孤僻敏感、软弱无助的心理。

(二)Y项目的实践

1.项目背景。当前国内有关促进易地搬迁社区发展的项目服务领域广泛,从不同角度逐渐促进易地搬迁社区的融合发展,基于不同社区现存问题及移民需求设计项目,就业帮扶、生计支持、儿童发展、孤寡照顾、心理疏导等领域的服务均有涉及,这些项目较好的推动移民顺利地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Y项目由云南省省级社会组织设计并实施,该机构成立于2014年5月,是由云南省内11位专家发起成立,项目得到了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原中国扶贫基金会)的资金支持,针对易地搬迁社区的具体问题及儿童需求,开发出有针对性、实操性、持续性的服务项目。

2.项目概况。项目实施地TY社区是东川区最大的移民安置点,该社区搬迁户数共计2839户,总人口12790人。针对TY社区儿童学习存在“基础薄、跟不上、学不好”等难题,致力于以巩固儿童在校学习知识为核心、以退休教师为课业辅导骨干、以家校社协同机制为纽带,打造易地搬迁社区学习课堂,让每位易地搬迁社区儿童学习“跟得上、学得好、有希望”。

3.项目目标。一方面,充分动员东川区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退休教师,更好地发挥余热,辅导TY社区儿童学习,巩固学生在校的学习知识。另一方面,建立家校社的沟通机制,在易地搬迁社区建立社工服务站,依托驻站社工和志愿者力量,沟通联系儿童所在学校和儿童家长,反馈儿童学习及生活情况,减少学校与家庭的信息差,及时解决儿童学习上面临的各种问题。

4.实施内容。根据前期沟通了解到,Y项目执行团队原本围绕TY社区各种问题设计了系统化的服务方案,但在囿于资金和人力有限,最终聚焦于易地搬迁社区儿童学习成绩的提高,实施内容围绕6-12岁小学阶段的儿童开展,学习成绩的提高一方面即是TY社区居民的诉求,也是能够促进TY社区儿童改变自身未来发展的重要路径。鉴于此,Y项目主要实施内容涉及以下方面。

(1)改造一个社区学习空间。在TY社区打造两个儿童学习课堂空间。学习空间具备两个功能——课业辅导功能和阅读功能。课程方面,主要提供小学年级的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程辅导。

(2)招募一批退休教师+社工。学习空间的教师来源,主要挖掘当地有经验的退休教师或有资质的从业人员担任,辅导课程主要是数学、语文、英语等三个科目。专业社工由承接机构根据项目服务群体及工作强度需要,至少安排一名专业社工长期驻点,负责项目推进、课堂纪律、家校沟通等工作,同时挖掘TY社区内部1-3名志愿者协助项目开展。

(3)建立一套家校社协同共育机制。Y项目从三个维度探索建立儿童家庭与入学学校的协同机制:一是建立同学校的沟通机制,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情况,根据学生实际问题和需求提供针对性支持。二是建立学生信任机制,专业社工和志愿者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状态和所思所想。三是建立与家庭的沟通机制,了解学生在家里的情况,有针对性的提供支持,每个月开展一次家庭走访,建立重点人群的成长档案。

三、Y项目服务特点分析

整体上看,Y项目具有社工服务的公益性特质,承接机构在没有政府资金支持下,依托自有资金和基金会资金提供儿童服务,为易地搬迁社区儿童提供服务均为无偿性。服务内容上看,服务是为了社区6-12岁的儿童提供学习作业辅导服务,为父母排忧解难,同时提高儿童自我学习能力。执行效果上看,TY社区居民对项目认可度相对较高,社区儿童参与积极性较好。当然Y项目执行至今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1.资金来源单一。在TY社区中落实Y项目的服务目标,取得良好的成效是建立在持续性的资金支持基础上。不过由于该类公益性服务绝大多数都是要依靠基金会资金支持,资金来源比较单一,持续性受项目周期限制,也导致服务内容容易受限。虽然社工是可以积极地链接资源自筹资金,但由于项目具有相对较强的地域性,限制了后续公益经费的投入(该项目当年度99公益日筹款不理想),同时项目的公益性也使得其无法获得自我造血,若没有资方的资金支持,项目可持续性挑战巨大。

2.服务内容缺乏创新。易地搬迁社区儿童需求具有多样化,TY社区移民期待服务能够拓展,多提供一些特色活动和服务内容,项目社工也在不断寻求创新,例如,在作业辅导的基础之上,开展了一些儿童兴趣活动和知识讲座,但总体效果看,服务活动虽然丰富了,但是专业性和创新性不足,部分儿童在其他项目和机构接触过,参与的积极性不足。

3.缺少与其他主体联动。虽然项目构建了社工、社区、学校三级联动设想,但在实际操作中面临挑战也很大,主要来自学校及老师的不认可,这种不认可原因有三:一是学校和老师对项目的公益性存在误解;二是部分老师认为作业辅导会影响其课程安排进度;三是项目社工事务性较多,未能做好项目各方的沟通对接。Y项目的落地实施体现了项目设想与实际操作的差距,社会工作在不同场域下面临不同的问题和挑战,而且问题与挑战是动态性甚至难以调和,有些困难可能伴随项目始终。

五、社会工作介入易地搬迁社区儿童发展策略

(一)加大易地搬迁社区支持力度

1.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易地搬迁社区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支持。政府应加大对社会服务的投入,加强对社会服务的管理和引导。政府在加大购买有关易地搬迁社区服务项目的同时,出台相关服务的质量标准体系,以实现对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征集、评估、监管等,项目规范化实施不仅能够为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提供指引,同时也有利于保证社会工作的专业性与独立性,发挥社会工作的角色和职能,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参与项目服务。

2.加大易地搬迁社区经费投入。推动易地搬迁社区发展需要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政府需要做好搬迁社区儿童的专项经费规划,易地搬迁社区融合发展需要强调政府主导性,发挥社会力量参与,形成政府支持资金为主,社会支持资金为辅,特别是在儿童发展及权益维护领域,建立相对完善的支持体系,以制度固化服务,切实推进易地搬迁社区儿童发展,解决地区内部儿童平等发展权问题。

3.引导外部资源的关注和输入。一方面需要政府做好易地搬迁社区居民融合发展的制度建设,从制度层面引导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参与易地搬迁社区建设,协助社区儿童争取更多保障,为其成长创造更多的公平空间。另一方面,需要倡导并整合更多的外部资源,为搬迁社区重建注入力量。以政府为主导整合当地资源,以易地搬迁社区为主要阵地,引入社会资源和专业社会工作的力量,建立儿童教育发展社会化支持网络,建构儿童关爱的长效机制,探索建立学校社会工作的机制。通过聘请专业社会服务机构的社会工作者,引入学校社会工作者作为“黏合剂”,形成社工机构与学校的有效联动。通过社工扎根于学校,深入了解易地搬迁社区儿童在校的学业、交友及心理发展的情况和需求,切实搭建起“社区-学校-家庭”三方沟通的平台。

(二)倡导社会工作理念及方法

1.进一步普及社会工作观念。社会工作虽在中国经历40余年发展历程,但在部分地区仍不被理解和重视,在社会工作开展服务过程中,社工仍需要其他部门和其他人员支持配合,这就需要进一步推进和普及社工理念,让其他主体对社会工作有所认识。同时,在社工机构参与易地搬迁社区发展过程中,需要主动及被动扩大督导对象,促进社工提升服务专业性的同时,将社工理念和方法拓展至地方社会工作服务部门和人员,做好志愿者的知识培训、能力建设、服务管理等,在推广社会工作观念中让更多主体认识到社会工作的重要性、专业性和成效。

2.强化社工对儿童的增能赋权。易地搬迁社区儿童社会融合是全面脱贫之后城乡社会发展与社会转型交织形成的社会现象,易地搬迁社区居民在内部外环境影响和制约下不可避免地陷入融合与发展困境,基于此逻辑社会工作者不应该将易地搬迁社区儿童发展和社会融合视为“问题”,需要以更加积极的历史进程去看待,以便能够挖掘社区居民和儿童“自我改变、自我赋能的特质”。因此,在面对学校不支持,老师不理解,居民不配合情况时,社会工作者能够理性看待,妥善推动。在Y项目服务推进中,社工需要进一步做好社区儿童及其家庭的潜能和优势挖掘,鼓励服务对象自我探索,提升应对能力,真正使社会工作的增能赋权落到行动中。

3.提升多元主体参与意识。易地搬迁社区仍具有传统村庄特质,自治主体村委会和村民分别存在治理方式落后和参与公共事务意识不强的问题。从构建社区共治共同体角度,需要易地搬迁社区做好:一是社会工作在介人时首先可以通过举办讲座、开展活动等形式,为易地搬迁社区传递先进的服务经验和管理方法,激发基层政权组织的自治活力。二是重视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发掘本地区优秀人才进行培养,促进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三是激发社区居民的主体意识,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应当积极运用社会工作的伦理和价值观影响村民的观念,提高其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能力。

(三)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1.加快专业化队伍建设。加快推进专业化、职业化的儿童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可从人才培养、培训转化、工作场域、岗位职责等方面进行细化。一方面在人才构成的类型上,可分为从事儿童权益保护、儿童发展研究、儿童福利保障、儿童困难救助等不同类型工作。另一方面在培养的途径上,可依托省内高校资源和社工机构资源优势,结合易地搬迁社区发展的实际需要,通过再教育、再培训、再学习等形式,促进易地搬迁社区服务的专业化和职业化。

2.优化社会工作服务理念和方法。社会工作是依托于人在情境中视角,秉承助人自助价值理念,在价值实践中遵循尊重、平等、接纳、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爱、自决等原则,与服务对象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在互动中促使服务对象认知、态度、行为等的改变。针对易地搬迁社区融合发展的综合性需求,社会工作需要在方法、理念、技巧、介入的层面等进行及时调整,以针对易地搬迁社区儿童的不同问题、不同环境开展具体有效的服务。在此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儿童福利政策、文化、社会经济等宏观共性因素有所了解,还需结合儿童身心特点、困境原因、民族地域文化等了解其问题产生的特殊性原因。

3.推动易地搬迁社区服务项目化开展。一是建立易地搬迁社区儿童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化长效机制,对机构资质、申报流程、服务标准、评估监管等进行明确,规范政府购买农村留守儿童的操作流程。二是推进易地搬迁社区儿童服务标准化建设,结合云南省易地搬迁社区儿童特征和服务经验,加强社会工作服务组织网络建设。三是采取“做大存量,做好增量”的策略,尽快落实将社会工作人才建设和社会工作服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六、结语

易地搬迁社区儿童作为全面脱贫战略实施与城镇化飞速发展背景下的特殊群体,其发展既受到国家政策颁布的影响,又和整体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政府作为宏观政策制定者,不仅要把握经济及产业发展的宏观方向,同时应当关注社会发展中的弱势群体,通过政策兜底、资源帮扶、资金支持等方式来解决易地搬迁社区儿童发展问题。近年来,虽然政府、社会组织、学界、媒体等都关注到易地搬迁社区儿童发展问题,并从不同的方向开展社会帮助,然而由于易地搬迁社区儿童基数较大、需求和问题存在差异性,实际服务效果不太理想。民政等政府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的同时,需要通过政府购买等方式加强对社工机构的支持力度,鼓励社工机构运用专业化模式有针对性地解决易地搬迁社区儿童发展问题。社会工作机构作为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发挥其链接社会资源的重要功能,运用优势视角、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等方式促进易地搬迁社区儿童构建社会支持网络,真正使易地搬迁社区儿童“难有所帮扶,情有所慰藉”。

参考文献

[1]王静,周纯.社会支持理论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应用研究——以G市某个案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76-80.

[2]宋亚娟,蓝煜昕.政社合作中社会服务组织的功能建构及其实现——以s市购买服务为例[J].中国非营利评论,2019(2):40-59.

[3]宋洁.社会工作十年发展的成效测量——基于37份2016年地方社会工作十年发展报告的文本分析[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65-70.

[4]侯伟.关于社会工作实务中伦理困境探究[J].社会观察,2017(72): 72+81.

[5]苏日娜,季丹丹.儿童社会工作的伦理困境及应对原则探析[J].学理论,2018(1):106-108.

[6]陆士桢,徐选国.适度普惠视阈下我国儿童社会福利体系构建及其实施路径[J].社会工作,2012(11):4-10.

[7]乔东平.虐待儿童:全球性问题的中国式诠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33-34页。

[8]Parton.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child protection systems.2010.In:SFI Conference 2010,7th-9th September 2010,Copenhagen,Denmark.

[9]吴伟,刘宝臣.社会支持理论下社会工作介入喘息服务的研究——以S市困境儿童家庭喘息服务项目为例[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53-61

[10]魏爽,张珈雯.返乡流动儿童抗逆力重构水平与社会工作精准干预策略[J].社会工作与管理,2022(1):15-22.

[11]张智辉,蒋国河.儿童家暴社会工作介入的伦理困境——基于深圳鹏星家庭暴力防护中心的实践[J].当代青年研究,2016(1):103-108.

[12]魏晓娟.积极青少年发展观视角下的留守儿童“问题”与出路[J].青年探索,2015(04):106-111.

[13]李迎生,袁小平.新时期儿童社会保护体系建设:背景、挑战与展望[J].社会建设,2014(1):33-46.

[14]张小屏.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工作干预机制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8(7):177-182.

[15]张钰茂.农村留守孤残儿童社会工作支持体系研究[J].城市建设,2022(20):32-33.

[16]吴帆.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发展现状与主要问题[J].中国民政,2016(12):18-20.

[17]张兴月.父母外出对留守儿童健康的影响——基于四川省J县留守儿童的考察[D].四川:西南财经大学,2019年。

[18]周宗奎,孙晓军,刘亚,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1-79.

[19]孙艳艳.政府购买孤残儿童社会工作服务的成效分析与优化策略[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48-154.

[20]张帮辉,李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其治理对策研究[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 200-206.

[21]姚进忠,巨东红.立体赋权: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网络的建构[J]. 当代青年研究, 2012(12): 25-30.

[22]樊有镇,杨梦婷.从问题到优势: 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社会工作实践[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4): 58-64.

[23]温忠麟,叶宝娟.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14(5) : 731-745.

[24]秦琴,段昱成.乡村共同体再造视角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工作介人路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81-86.

[25]赵学慧,赵川芳.社会工作介入困境儿童保护之探讨[J].社会福利:理论版,2019(12):17-21.

2024-08-22 23:33 点击量: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