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朝阳”开始守护“夕阳”, 年轻人为何“进军”养老行业?
养老护理,这个在大众眼里曾是“家政阿姨”“家政大叔”的专属行业,如今却正吸引着越来越多年轻人的目光。
近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在嘉兴,一批即将毕业的“00后”准备进入养老院,从事养老护理相关工作,还有不少“90后”求职者也在“觊觎”着护理岗位。
这一现象,在改变养老护理人员“高龄化”的同时,也让记者想要追问:“90后”“00后”为什么选择进入这个行业?他们有哪些想法和期待?他们能给老年群体带来什么?社会、政府又该如何激励更多年轻人踏入这个行业?
为什么选择养老行业?
“张奶奶,感冒好些了吗?”“柯伯伯,下午的点心放在桌上,您别忘了吃呀!”昨天,刚过午休,嘉兴颐和康养中心内护理员们开始忙碌起来,楼道里,一个扎马尾穿着帆布鞋的小姑娘格外引人注意,她满脸稚嫩,动作却十分麻利。她叫白小语,是一名“00后”实习生。
在402房间,柯伯伯午休好准备起床,白小语观察老人的身体状况并登记后,缓缓将他扶起来穿上衣服鞋子。扯平床单、迅速叠好被子后,白小语走出房间,不一会儿,又端进来一份汤圆递到柯伯伯手上。
白小语出生于2005年,目前就读于嘉兴市秀水中等专业学校智能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是我爸爸帮我选的这个专业。”说起当初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白小语直言不讳,“我爸说这个养老行业未来前景好,学这个以后就业不用愁。”
聊天中,白小语话不多,但谈起近3个月的实习感受,腼腆的她依旧表露出对照顾老人的热情,“他们待我都十分亲切,这份工作也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累。我喜欢和老人交流,就像在家和自己爷爷奶奶交流一样。”
和白小语一起来实习的还有娄方鸣,两人是同班同学,同样是“00后”。娄方鸣进入养老行业的原因比较有趣。“我记得当时在刷短视频的时候,看到有很多年轻人开始‘住进养老院’,提前感受退休生活,这种打破传统的生活方式,我感觉很酷。现在我等于一边工作,一边‘退休’。”娄方鸣忍不住笑了出来。
1993年出生的高沈楼已经从业10年。大学一毕业,高沈楼就进入嘉兴市管佳现代服务有限公司工作,成了行业内为数不多的男护工。
眼前的高沈楼,忙碌操作着手上的电脑,制定工作计划、安排现场人员、撰写招标文件……从事养老护理行业这些年来,高沈楼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现在已经成为医院陪护部主管。
“我是计算机专业的,家里就我一个男孩,不希望我离家太远,所以毕业后家人让我回来工作,离家近照顾老人也方便,刚好有公司在招聘,加上我也看好养老业的前景,就进来了。”就这样,“非科班出身”的高沈楼误打误撞入了行。
起初,他对照顾老人一无所知,给老人喂饭,帮他们洗澡、如厕都显得十分生疏,好在他与老人的交流并不费劲。“我们家就我一个男孩,从小在爷爷奶奶疼爱下长大,怎么哄老人、逗他们开心我还是有一手的。”随着自己家中老人年事日高,身体也大不如前,高沈楼发现,自己在养老行业中学到的技能,可以“反哺”家里的长辈,这也成为他坚持下去的一个原因。
结婚前,家人曾劝他换一份相对轻松的工作,因为在别人眼里,护工又苦又累,还“压力山大”,但高沈楼却有自己的想法:“这份工作本身就缺男生,对我来说,有趣又有挑战性。有趣的是你可以接触到形形色色的老人,‘隔代交往’让我学到很多人生道理。挑战的就是,我一个‘大男人’也可以干别人眼里只有女生干的精细活,这种被需要的感觉,也让我在这份工作中获得满满的成就感。”
他们能为老人带来什么?
“会整活儿!”谈起“00后”来到养老院的这半年,86岁的张伯伯如此评价。
南湖区凤桥镇养老服务中心内,飘出一阵阵青团的香气,养老护理员鲍旭丽跑前跑后忙碌着,她准备好面粉、馅料,拉起横幅,放起轻音乐,和老人坐在一起做青团。
2001年出生的鲍旭丽,毕业于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校康复专业,毕业后的她毫不犹豫地选择进入养老护理行业。
在鲍旭丽的日历簿上,每一周都安排着活动,看电影、黄梅戏、剪纸、编织花……鲍旭丽笑着告诉记者,她日常除了负责老人的起居生活,还要关注老人的心理安抚和康复训练,“老人是‘老小孩’,我要带着他们玩起来!”
每天下午,是老人们的集中娱乐时间,鲍旭丽会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安排活动。“有的老人喜欢打麻将,我就帮他们搭场子。”她开玩笑说,自己以前不会打麻将,来到养老院后,快速“充电”,以备随时“登场”。
白小语正在整理床被
有一位老人喜欢看书,鲍旭丽隔三岔五就到图书馆帮他借书,“他的眼睛不太好,我每次都要记好时间,时间一到,我就到他房间提醒他休息一会儿,做做眼保健操。”
一位奶奶喜欢剪纸,做出来的手工品惟妙惟肖,鲍旭丽经常帮她“打下手”,为她裁纸张粘胶水……
讲起这些故事,鲍旭丽托着下巴,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为了让老人们满意,我必须要样样精通,才能融入这个集体。”
除了拥有“十八般武艺”,养老行业中的年轻人,还要能够快速学习并掌握新技术。如今新建的养老院越来越高端,处处都是智能化、科技化的元素,但对老人而言,“没见过”“怎么操作”是常见的问题,因此,善于“5G冲浪”的年轻人就成了“香饽饽”。
每天中午吃好饭,91岁的柯伯伯总会在康养中心四楼的电脑前“摸”会电脑,“最开始我连开机都不会,是小白教会我的,我没事就过来打打牌,脑筋要常常动起来才好哩。”柯伯伯说,时代发展快,每天都有新变化,他习惯拉着小白聊天,多了解些网络上的新鲜事。
54岁的豆瑞香是白小语的师傅,在养老服务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对于年轻人赋予行业的活力,她很是欣赏。“原先我们这一行主要是体力活,但现在智能设备越来越多,很多退休老人对精神生活的要求更高,年轻人有想法、有创意,很多老人也更乐意和他们说说笑笑。”豆瑞香表示,年轻人投身养老服务业,会给整个行业带来新气象。
在嘉兴市家庭服务业协会会长、嘉兴市管佳现代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金竹看来,除了养老护理技能、老年心理学等专业训练,年轻人还可以在工作中担任护理员、义工和志愿者等多种角色。年轻人充满青春活力,思维活跃,可以激发老年人对生命健康、幸福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其实这种‘赋予’都是相互的。”鲍旭丽接过话说,有一位老人会把饼干、水果放进“百宝箱”里藏着,等攒够了就拿出来送给她;还有一位老人一见面就会拉着她的手,关心她有没有吃早餐、有没有好好休息……
养老行业如何留住年轻人?
这两年,养老护理专业人才成了就业市场的“香饽饽”,“养老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100%”的新闻屡上热搜。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养老服务业仍存在招人难、专业人才不足等情况。嘉兴颐和康养中心院长李玲说,目前养老行业在岗的护理员仍以40岁至60岁的女性为主。
因此,如何吸引更多年轻人进入养老这个“朝阳行业”,嘉兴还在积极探索之中。
2019年开始,嘉兴市民政局与秀水中专开展多方面的养老人才培养与培训合作,设立“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专业,支持学校养老专业发展。嘉兴市民政局每年拨款补助学校养老专业学生学习与实训,助力学校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培养社会需要的养老照护人才。
“智慧养老服务专业自开设以来,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青睐,选择就读智慧养老服务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秀水中专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专业班主任赵旭峰介绍,就目前在读的学生及家长的意愿来看,愿意继续从事养老服务行业的学生占比85%以上,学校也在积极对接嘉兴各养老服务机构,让“专业的学生进入专业的岗位”。
此外,从政府到企业,正在为留住年轻人“煞费苦心”。金竹表示,为了能让年轻人进入行业后,不会因为脏、苦、累而离开,企业会首先将年轻人安排在行政管理等岗位,如果是确需在一线护理工作的,也不会安排他们照顾护理难度较高的老人。与此同时,企业内所建立的职业发展通道,首先考虑的也是年轻护理员。
“我们制定了完善的培训方案,建立培训课程清单,落实标准化服务体系内容。还通过详细的入职培训让新员工了解部门架构、工作内容,消除入职前期壁垒。”金竹介绍,单位采取竞聘上岗的模式推动人才选拔,中心主管及以上管理人员全部由护理员竞聘上岗,待遇上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让年轻人有长期从事该工作的动力。
政策加持、企业助力,但养老护理行业的发展是否如想象中顺利?
采访中,一个被频频提及的问题就是对养老护理员的社会看法。“受传统观念影响,许多人认为养老护理是一种‘伺候人’的职业,因此一些养老护理员难以获得家人的理解、社会的认同。这也就导致他们的社会价值感不足,职业荣誉感不强。”嘉兴市养老服务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指出,养老服务业是一个大有可为的产业,是一份极具专业性的工作,改变社会对这份工作的认知,是未来要继续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