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恶的“劳务派遣制度”:6000万人,在毫无保护职场“裸奔”

一直以来,劳务派遣制度都是个极具争议的话题,一提到它,大家最先想到的恐怕就是电子厂里的工人以及劳务中介。

所谓的劳务派遣制,其实就是派遣单位(中介)与劳动者介签订劳动合同,然后将劳动者安排到用工单位工作。

这种制度可以满足用工单位的灵活用工需求,大大降低了用工成本,可是,由于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的不健全,成千上万的职工往往处于弱势的地位,有时连最基本的权益都得不到保障。



一、劳务派遣制度的发展史

劳务派遣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当时,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大量外资企业涌入中国市场,与此同时,国内出现劳动力过剩的情况。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解决就业问题,一些企业开始模仿日本、美国,采取劳务派遣的方式将部分员工派遣到其他企业。

最初,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灵活调配劳动力,满足企业短期用工的需求,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劳务派遣制度逐渐演变成一种普遍存在的用工方式,政府不得不对法律进行修订。



2008年,《劳动法》修改,其中明确劳务派遣相关内容,包括劳务派遣公司的设立条件、劳务派遣员工的权利和义务等。

2013年,对《劳动合同法》进行修订,出台《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对劳务派遣公司的设立和运营作出更加明确的规定,同时也加强了对劳务派遣员工的权益保障。

根据人社部统计的数据,我国的劳务派遣工有2700万人,可根据全国总工会的调查,目前全国劳务派遣人员总数已经高达6000多万,占到国内职工总人数的20%。

庞大的数量令人大吃一惊,而且随着劳务派遣人员总数上升,其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



二、劳务派遣制度的弊端

1.削弱了劳动者的权益

由于劳务派遣工人通常缺乏正式员工的福利和保障,他们面临更大的风险,如失业、低工资、无社会保险等等。这使得他们在职场上缺乏安全感,无法享受到应有的权益。

根据相关机构的调查数据,劳务派遣工人的工资水平普遍低于正式员工,大约只有正式员工的70%。

而且,由于保障不健全,工人和派遣单位之间的劳动合同普遍短期化,双方矛盾频发,大家也经常在网上看到拖欠工资、多扣工资之类的事件。



2.加剧了社会分化和不平等

劳务派遣工人,说到底与用人单位没有多大关系,在用人单位干得再好再出色,也不会涨薪升职。

举个例子,如果你是用人单位直接招的,在干一段时间后,可能升职成为一条产线的小组长,之后也许还会升,当然,薪资待遇也会跟着提高。

倘若是劳务派遣工,不管怎么干,到最后只能是最普通的工人,这也是绝大多数劳务派遣工的最终的命运。



3.破坏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

对用人单位而言,一边是低成本的劳务派遣工,一边是高成本高的正式员工。二者干同样的活,工作效率也没有差别,还不用给派遣工缴纳社保。如果派遣工干活散漫,直接让他走人,无需进行额外赔偿。

权衡利弊之下,很多企业在底层员工的选择上会更倾向于劳务派遣工,尤其是一些中小型企业。

这样一来,就会导致一个结果,企业过度追求劳务派遣工,社会上更多的劳动者将会成为劳务派遣工,严重扰乱了就业市场。



三、如何保障劳务派遣职工的权益

有太多太多的人希望劳务派遣制度可以取消,但可惜的是,想要取消恐怕难如登天。

原因很简单,我国的劳务派遣工数量庞大,而且有太多人、太多企业从中受利,如果取消,企业用人成本直线上升,资金上要出大问题,这个问题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其实还可以换个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明确一点,高层显然知道劳务派遣制度存在的问题,否则就不会对相关法律进行修订。

既然他们知道实际情况,却没有进行取消劳务派遣的试点工作,甚至连个文件都没有,这也间接说明劳务派遣取消不了。



相比于取消,保障劳务派遣工的权益也许更适合当前的国情。

首先,应该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明确劳务派遣职工的权益和保障措施,这其中包括提高薪资水平、社保等等。

其次,用人单位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既然已经省掉了缴纳保险这个巨大支出,那就应该在薪资上尽量与正式员工持平,在其他方面也不能戴有色眼镜看劳务派遣工。



最后,政府应该加强监管和监督,确保劳务派遣制度的合法运行。对于那些违法使用劳务派遣职工,剥削劳务派遣工的黑心企业和中介,应该严格追究责任,保护劳动者的权益。

写在最后:

总而言之,劳务派遣制度存在着严重的弊端,职场上,没有足够保障的劳务派遣工跟“裸奔”又有什么区别。



为了改善这一局面,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包括完善法律法规,让用人单位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加强监管等。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更加公平和健康的劳动力市场,让每一位劳动者都能够在职场上享有应有的尊严和权益。这不仅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也有助于促进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2024-08-28 04:17 点击量:19